一以当百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诸将既经累捷,胆气益壮,无不一以当百。”清代昭梿《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及晨,血战于万贼中,无不一当百。”清代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夷兵再却再进,我军无不一以当百, 自辰至申,饥不得食,渴不得饮,誓死格斗。” 一以当百yī yǐ dānɡ bǎi见“一以当十”。 一以当百yīyǐdāngbǎi〔主谓〕 一人抵过百人,形容异常勇猛。语本《战国策·齐策一》:“使彼罢弊先弱守于主,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夷兵再却再进,我军无不~,自辰至申,饥不得食,渴不得饮,誓死格斗。” △ 褒义。多用于打仗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