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五六、1997年中考成都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五六、1997年中考成都题

 [题目]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1. 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选出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
 A.
 B.
 C.
 D.
 2. 比较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去”字,选出意思相同的一组。( )
 ① 何为不去也
 ②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去死肌,杀三虫
 ③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⑤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⑥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⑤⑥ D. ③④⑤⑥
 3. 选出对下面一句话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 一项。 ( )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A. 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不比这毒蛇更厉害呢?
 B. 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C. 谁不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呢?
 D. 谁不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不比这毒蛇更厉害呢?
 4. 选出分析正确全面的一项 ( )
 A. [甲]文主旨在于揭露赋敛之毒甚于毒蛇的残酷现实;
[乙]文的主旨是反映孔子告诫弟子要行仁政而不能施行暴政。
 B. [甲]文重在说明写《捕蛇者说》一文的目的是希望统治者能知道民间疾苦;[乙]文记叙孔子过泰山侧的见闻,重在表现孔子及弟子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C. [甲]文写作者对“苛政猛于虎”的说法由“疑”而“信”,从而点出赋敛比毒蛇还毒的主旨;[乙]文则通过一妇人家中的不幸遭遇的记叙,表现“苛政猛于虎”的中心。
 D. [甲]文写作者听蒋氏诉说后始而生“悲”,继而生“疑”,终而乃“信”的思想变化过程及其感慨;[乙]文是在记叙妇人诉说之后,以画龙点睛之笔,得出“苛政猛于虎”的结论。
 [题解]
 第1题。考查词的意思或用法辨异。
 答案:A
 第2题。考查“去”的意思辨同。
 答案:B
 第3题。考查对句义理解辨正。
 答案:B
 第4题。考查比较分析辨正。
 答案: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