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二八事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侵略军分数路由租界向闸北进攻。中国驻军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影响下,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日厂工人举行罢工,动员各界群众参加义勇军、敢死队、运输队、救护队等,大力支援十九路军的抗战。由于上海军民的英勇战斗,淞沪抗战坚持了一个多月,日本侵略军死伤万余,三易主帅而不能推进。但蒋介石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破坏淞沪抗战。3月1日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次日十九路军被迫撤离上海。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

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借口日本“和尚”被殴,向上海闸北区进攻。第十九路军违反国民党政府命令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被迫三易主帅,伤亡近万人。后在南京政府的压制下十九路军于3月1日撤出阵地。国民党政府于5月5日和日本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一二八事变

092 一二八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上海的事件。“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帝国主义野心不死,企图侵占上海,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晚11时许,日本第一舰队司令提出中国驻军必须撤出闸北的无理要求。与此同时,日军分数路由租界向闸北开始进攻。驻在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开始了淞沪抗战。战争开始,敌军6000人分路向闸北进攻,十九路军分途应战。上海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激战两昼夜,将日军分别逐退。上海总工会发布举行抗日总同盟罢工的命令,左翼作家成立了著作者抗日会,向全市人民进行了广泛的抗日宣传。淞沪抗战在上海军民的英勇斗争下坚持了一个多月,使日本帝国主义受到沉重打击,死伤万余人,四度更换司令官。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十九路军被迫撤离上海。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双方于3月3日宣布停战。24日开始谈判,至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 《淞沪停战协定》。

☚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
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Yierba shibian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蓄意挑起的武装冲突事件。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沧陷后,日本侵略军又企图占领上海,以作为进攻中国内地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夜间,日军由租界向闸北、吴淞一带进攻。驻守上海的蔡廷锴、蒋光率领的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和支持下,奋起抵抗,开始了淞沪抗战。随后增援参战的有张治中率领的第五军。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日本工厂的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并动员各界群众大力支持十九路军。上海各界人士组织抗日救国会,纷纷参加抗日义勇军、运输队、救护队等,积极支援前线。淞沪抗战在上海军民的英勇斗争下,坚持了一个多月,使日本侵略军受到沉重打击,死伤万余人,三次更换指挥官。但国民党政府却坚持不抵抗政策,拒绝援助抗日将士,扣压各地捐献的物资。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十九路军腹背受敌,被迫撤出上海。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中日双方于3月3日宣布停战,24日开始谈判。5月5日,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了卖国的《淞泸停战协定》。《协定》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驻军,而日本则可以在上海驻扎军队。

☚ 不抵抗主义   伍豪事件 ☛

一二八事变

又称“淞沪抗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犯上海的事件。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部和上海人民一起奋起抵抗。2月中旬,张治中率第五军部分部队到上海增援,坚持抗战月余,予敌军以沉重打击。5月5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这次抗战终因被破坏而失败了。

一二八事变

亦称“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然向闸北、江湾、吴淞等地大举进攻。驻上海的第19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进行了英勇抵抗。中国守军坚持抗战月余,毙伤日军逾万。由于蒋介石消极退让,中国守军陷入孤立无援、腹背受敌的困境,被迫退守嘉定、太仓一线。3月2日淞沪陷落。5月5日,国民党政府当局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