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机构、队伍
1949年前,广东没有独立的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机构大部分附设在中山大学及岭南大学,科研工作由教学人员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全省已基本建成按行政区域或专业特点设置的省、市两级农、林、牧、渔及水利水电、热带作物科研体系。至1989年,全省有农、林、牧、渔及水利等的独立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3个,科研人员和职工8 834人。分布在全省农业战线上的农业技术人员20 296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1 893人,并涌现出几十位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农业科学家。如著名农学家丁颖、植物学家陈焕镛、蒋英、土壤学家邓植仪、林学家朱志淞、水利学家麦蕴瑜、昆虫学家蒲蛰龙、赵善欢、水稻育种学家黄耀祥、鱼类学家钟麟、水产专家蒙钊美、海洋生物学家费鸿年等。
广东省的农业科研机构,主要由省政府各部门所属科研单位(含市、县)、中央驻粤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等三个部分组成。省政府各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是广东省农业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基本力量。现按专业性质将各类科研机构的情况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