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供销合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供销合作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供销合作

浙江早期的合作事业,主要是由进步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推进的。1930年,以马寅初先生为首的16位知识分子组成合作事业讨论会,进行了合作经济理论的研究。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唐巽泽、陈仲明等先生先后在浙江省政府建设厅合作事业管理处担任过领导工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以知识分子和社会进步青年为主,组建了“浙江省合作事业促进会”,创办了《合作前锋》、《合工十日》等进步刊物,发动民众,宣传合作。许涤新、薛暮桥、孙冶方、沙千里、唐巽泽、华夫、石础、合丰等浙江合作社事业的先行者在这些刊物上经常发表文章,宣传合作事业及其理论。但由于合作社对政权的依附性,民间的合作运动建树甚微,企图以合作推进社会变革的愿望终成空想。
民国政府为了把合作运动纳入“三民主义”的轨道,提出了“一保一社,一户一社员”的建社原则,以“全民入社”借以控制民间经济。1928年,萧山县成立了东乡蚕丝合作社、浦萝运销合作社、义桥运销合作社。这是浙江省最早出现的运销合作社。到1941年,全省已有各类合作社5 300余个。
1940—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江革命根据地,对发展合作社的方针、政策、办法等作出一系列规定。经中共中央华中局批准的浙东地区施政纲领中,提出了“实行民办公助、发展合作事业”的方针,在浙东、浙南、浙西各抗日根据地,领导发动群众组建各种合作社,从事调剂消费品、推销山货、发放贷款和生产服装、鞋袜、子弹袋等军用物资。浙东革命根据地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将“发展人民的合作事业,协助山货推销”,纳入了施政纲领。1944年9月间,四明特派员办事处在姚南里袁马(现属余姚市)召开五个县20多名代表参加的合作社联席会议,结合浙东实际,推广边区人民办合作社的经验。谭启龙、何克希等领导人在多次会议讲话时,强调发展各种合作社,并提出奖励合作社经营的方针。在1940—1945年期间,各革命根据地创办了粮食运销合作社、山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食盐产销合作社等43个合作社,对改善人民生活,支援革命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浙江省政府一面接收浙江境内原日伪中国合作社的分、支社,一面着手整理并推进收复地区的合作社组织,在油、茶、丝、棉、食盐、鱼产品等产区组织特产专营合作社。到1948年底,全省共有基层合作社9 428个,其中专营合作社1 339个,兼营合作社8 089个 (乡镇社1 452个,保社6637个)。

☚ 第五节 农村供销合作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供销合作 ☛
000232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