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

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后,即在蚌埠和芜湖分别设立了公营的贸易总公司,有重点地设置了分支机构。通过贸易手段,吞吐主要商品,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打击囤积居奇,平抑市场物价。从1949年至1950年上半年,新建立的国营商业以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灵活机动的商品调度,通过抛售重要物资,及时遏止了三次涨价风,于1950年6月终于制止了在旧中国持续十几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国营商业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根据政务院颁布的《关于统一全国国营贸易实施办法的决定》精神,皖北、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于1950年4—5月间,在贸易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国营专业公司,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农产品购销体制。新成立的粮食、花纱布、油脂、土产、畜产等国营专业公司,实行财务统收统支,统一管理,建立主要农副产品统一调拨制度,使市场控制权开始为国营经济所掌握。1950年秋冬,皖南合作总社和皖北合作总社相继成立,随后自上而下选举和建立了地、市、县合作总社和基层合作社。当时由于经济亟待恢复,各级领导都很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群众入社情绪高涨,合作社发展很快。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全省国营和供销社商业通过经营活动力求恢复原有的流通渠道,新建一些农村集市,利用传统庙会形式扩大商品流通。同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各类物资交流会,收购和推销农副土特产品,促进商品流通。仅1952年全省举办的各种规模的物资交流会就达345次,购销总额达1.6亿元,农副土特产品购销额占63.39%。

☚ 第一节 农产品购销体制   二、“一五”计划时期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

这一时期, 陕西农村处于自产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 农产品商品率很低, 国营商业虽处领导地位, 但组建时间不长, 经营范围正在拓展, 合作社商业作为国营商业的助手, 网点尚不健全, 私营和个体商业比重大, 农产品流通实行多渠道自由购销体制。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国家安排国营商业直接向农民收购或委托供销社开展代购, 同时也向私商收购。由于国家对国合商业从资金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 国家掌握了粮棉油流通的相当部分(粮油1/3、棉花2/3), 对稳定市场和物价, 搞好市场供应, 保证轻纺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肉禽蛋、水产品、蔬菜、烟、麻、茶、茧、干鲜果、干菜调料、土产、畜产、药材等农副土特产品国合商业所占市场份额不大, 肉食占不到一成, 烟、麻也占不到一半,水产、蔬菜国营商业未经营。

☚ 第一节 农产品购销体制   二、计划购销时期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全省各地建立了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乡村财政,并配备了专职或兼职人员办理乡村财政工作。1952年,省财政厅下发了《1952年度乡(镇)财政会计科目》和《关于1952年乡(镇)地方财政支出标准及收支概算》两个文件,统一全省乡(镇)财政会计制度。
1953年,县(市)成立一级财政之后,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将原属国家部分及原属乡(镇)地方财政部分的收支,按统一预算科目编列总预算。这实际上是取消了乡(镇)财政。1953年11月,省政府作出决定:乡村财政收入为乡村公有(山林、土改留田、学田、桥田、公渡田等)收入和省统一规定的乡自筹粮收入两项;乡村财政支出,有乡小学校舍修缮及教学设备购置费, 乡政府必要的修补费, 修路筑桥所用的材料费, 公渡经费, 乡村民校、识字班、冬校补助费, 集体文娱活动等6项。
1955年, 省财政厅提出, 财政工作要在继续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 加强预算管理, 健全县 (市) 预算及单位预算, 重点试办乡预算。省财政厅与省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重新修订的 《重点试办乡预算处理手续的规定》, 对乡 (镇) 收入项目, 分为属国家预算收入和属乡 (镇) 自筹收入两部分。从1958年起, 各县 (市) 实行了新的财政管理体制, 把一部分财权下放到乡政府管理, 并加快建立乡财政的试点工作。到1958年8月, 已有萍乡、万载、宜春、靖安、铜鼓、清江、湖口、星子、波阳、乐平、横峰、宁岗、兴国、大余、会昌、赣县、临川等17个县 (市), 637个乡 (镇) 建立了乡财政。1958年8月, 省人民委员会制定了 “关于建立乡 (镇) 一级财政的规定 (草案)”, 要求各地迅速把乡 (镇) 财政建立起来, 并相应划给乡 (镇) 一定的收支范围, 由乡(镇) 统一管理。

☚ 第七节 乡(镇)财政建设   二、人民公社时期 ☛
000325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