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现代化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农业获得了生机。经过40年的建设,以农田水利、化学肥料、农用电力、人工园林牧草和科技教育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由点到面,由单项到综合配套,由初级向中高级逐步发展。
1952年开始,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并逐步扩大规模,持续不断地进行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1953年第一次推广使用化肥,并逐年扩大化肥使用量,着手进行化肥工业建设。1954年第一次使用拖拉机、农用汽车,逐步扩大使用机械化、半机械化农机具。1955年底开始建第一座农村小水电站,逐步发展到有一半以上农户使用电力。造林绿化由人工造林进一步提高到标准化、规范化人工造林。桑茶果药牧草由自生自灭,发展为人工规范栽培管理,向独立形成产业的目标发展。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体系框架初步建立起来。贵州农业在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农业兼有原始生产方式的落后基础之上,现在已在各部门、各环节初步建立起水平各异、规模不等的现代化农业雏形,取得了划时代进步意义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