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农业互助合作时期农村经济收益分配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一、农业互助合作时期农村经济收益分配 一、农业互助合作时期农村经济收益分配1953—1957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引导农民开发互助合作运动。经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发展阶段。到1956年底, 黑龙江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95.5万户, 占农户总数的98%, 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新型的社会主义农业制度, 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增加了集体和农民的收入, 改善了农民生活。 表10-1-1 “一五” 时期农村经济收入 单位: 万元、元
1956年农村集体总收入114 514.3万元, 比1955年增加159%。其中农业收入增加150%, 多种经营收入增加250%; 社员从集体获得的纯收入64796.7万元, 比1955年增加41 158万元, 增长57.4%, 人均收入71.9元。向国家交纳税款比1955年增加1.1倍;农民储蓄也有增加, 1956年达到10万元, 比1955年增长1倍。 1957年由于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黑龙江省受灾面积142.4万公顷 (占播种面积22%), 粮食总产由1956年的792.5万吨减少到665万吨, 下降16.1%。集体经济收入减少11 333.8万元, 降幅为9.9个百分点。社员每人纯收入也由1956年的71.90元下降到53.90元, 下降25%。 农村经济支出, “一五” 时期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性开支。据统计, 1957年全省农业生产支出33 777万元, 占总收入的32.7%; 户均支出181万元, 支出的主要项目有二: ❶农业支出, 包括农户用于发展生产所购买的牲畜、生产工具以及生产资料等等, 全省共支出33 169.3万元, 占总支出的98.2%, 户均支出 178.1元; ❷管理费支出607.7万元, 占总支出的1.8%, 户均支出2.9元 (表10-1-2)。 表10-1-2 1953—1957年农村经济支出 单位: 万元、元
☚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经济收益分配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