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以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为主的机制初步形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以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为主的机制初步形成

一、以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为主的机制初步形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变。与之相适应的价格管理体制改革,以调为主,调放结合,市场价格机制开始逐步引入到农产品价格形成中。1980年4月,安徽对物价体制进行小改小革,对部分农产品实行浮动价格管理,适当扩大生产者和经营者定价自主权,并对三类农副产品中32个品类实行议购议销,让生产者、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决定成交价格。1983年10月,制定了《安徽省农产品价格分工管理目录》,对省管品种进行了适当调整,先后放开了菜牛、菜羊和家禽等省管农产品购销价格,国家定价品种减少到174种。
1985—1991年,农产品价格改革以放为主,调放结合,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定价为指导、市场调节价为基础的价格管理体制。在农民出售农产品总额中,国家定价比重由原来的92%减少到27.2%(其中中央占26.8%),国家指导价由原来的20%减少到17.8%(其中中央占13.9%),市场调节价比重由原来的6%扩大到55%。1985年,安徽先后放开了生猪、水产品、禽蛋、苎麻、茶叶、绵羊皮、兔毛等部分农副产品购销价格。1986年6月,安徽省物价局下发了《关于农产品价格管理的若干规定》,对农产品价格管理实行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减少国家定价和国家指导价的品种,扩大市场调节价范围。农产品收购价格中国家定价的品种减少到15种,国家指导价的品种减少到10种。
1992年,按照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要求,全省价格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大面积放开价格为主要改革方式,以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为重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制定了《深化价格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十条规定》和《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十条规定》。印发了工农产品价格管理目录,农产品除中央管理的粮食、棉花、烤烟、桑蚕茧、部分中药材、松脂(松香) 6种商品价格外,其余品种价格全部放开,实行市场调节。农产品收购价格总额中,国家定价比重为16.40%(为中央定价)、国家指导价为7.5%(为中央定价)、市场调节价为76.1%。1993年4月1日,为推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全省放开粮油购销和价格。国家定价比重降到10.80%,市场调节价比重扩大到89.1%。由于粮食购销价格放开后,政府缺乏调控手段,粮食购销价格较大幅度上升,引起整个市场物价全面上升,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改革转入以调控为主。1994年,为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对合同定购的稻谷、小麦、玉米实行中央定价,大豆实行省级政府定价,油菜籽实行中央指导价。国家定价比重提高到15.7% (其中中央占14.8%),国家指导价比重提高到1.9%,市场调节价比重降到81.7%。

☚ 第三节 农产品价格   二、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
000028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