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㛺赃四6364①形不洁净;杂乱。⑴冀鲁官话。河北滦县。清光绪二二年《滦州志》:「不洁曰~。」河北盐山。1916年《盐山新志》:「腌臜,不洁也。臜读如臧,一作~。」河北威县。⑵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昭人言物色不洁、杂乱,物形突梯、滑稽,物性卑贱曰~。」⑶吴语。浙江定海。民国刊本《定海县志》:「俗通称污秽曰~,音转为『奥糟』,或作『腌臜』,亦作『鏖糟』。」浙江象山、金华汤溪。⑷赣语。湖南常宁。清唐训方《里语徵实》:「不净曰~。㛺音『谙』,见《俗书刊误》及焦竑《俗用杂字》。」②形指品德不佳、言语荒唐等。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昭人言人品不端,语言荒唐,举止乖僻,形容卑劣,亦曰~,惟音变为『恶(读好恶之恶)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