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閟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閟宫》


诗赞美僖公,从其远祖姜嫄、后稷、大王、文、武、周公的功绩写起,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叙僖公之功业,则以祀、戎二事为重点描绘。突出其伐淮夷之功,也能从大处着眼。文多溢美,诗为最长。
閟宫有侐,(一) 庙宫关着多清静,
实实枚枚。(二) 稳稳的、密密的。
赫赫姜嫄,(三) 姜嫄这人多光彩,
其德不回。(四) 她的品质真不坏。
上帝是依,(五) 上帝对她来关怀,
无灾无害。没灾没难没祸害。
弥月不迟,(六) 满了月呀不拖挨,
是生后稷,生出这个小后稷,
降之百福。降下百样福气来。
黍稷重穋,(七) 黍米、高粱先后都成熟,
稙穉菽麦。(八) 豆儿、麦儿依次种下来。
奄有下国,(九) 庇荫这下面的国家,
俾民稼穑。人民知道了种庄稼。
有稷有黍,有高粱、有黍米,
有稻有秬。(十) 有水稻、有黑黍。
奄有下土,(十一) 庇荫这下面的土地,
纘禹之绪。(十二) 把禹王事业来承继。
后稷之孙,后稷他的子孙,
实维大王。就是这个大王。
居岐之阳,住在那岐山之阳,
实始翦商。(十三) 开始踏进商朝的地方。
至于文武,到了文王和武王,
缵大王之绪,继承大王事业在发扬,
致天之届,(十四) 执行上天的讨伐,
于牧之野。在那牧野的地方。
无贰无虞,(十五) 莫犯过、莫欺诳,
上帝临女。上帝监视在你的头上。
敦商之旅,(十六) 俘虏了殷商的队伍,
克咸厥功。(十七) 大功告成多威武。
王曰:叔父,(十八) 周王说:叔父,
建尔元子,(十九) 立下你的长子,
俾侯于鲁。封他为侯在鲁。
大启尔宇,(二十) 大大开拓你的居处,
为周室辅。为我周家的佐辅。

乃命鲁公,这就命令鲁公,
俾侯于东。封他为侯在东。
锡之山川,(二十一) 赐他那儿山川、土田,
土田附庸。附近的小国亦在其中。
周公之孙,他是周公的远孙,
庄公之子,他是庄公的儿子,
龙旂承祀,(二十二) 打着交龙的旗帜来视事,
六辔耳耳。(二十三) 六根缰绳多美丽。
春秋匪解,(二十四) 春呀秋呀不懈怠,
享祀不忒。祭祀礼品真不坏。
皇皇后帝,(二十五) 皇皇的上帝,
皇祖后稷,皇祖呀后稷,
享以騂牺,(二十六) 奉上一头红色牛,
是飨是宜,(二十七) 请光顾,请享受,
降福既多。福儿禄儿降不休。
周公皇祖,(二十八) 那个皇祖周公,
亦其福女。亦来把你保佑。

秋而载尝,(二十九) 秋天呀,秋祭在举行,
夏而楅衡,夏天呀,绑根横木在牛角上,
白牡騂刚。(三十) 白牛、红牛毛色分明。
牺尊将将,(三十一) 画牛的酒樽聚一方,
毛炰胾羹,(三十二) 爆猪、烧肉、大菜汤,
𥳤豆大房。(三十三) 摆的餐具各式各样。
万舞洋洋,(三十四) 文舞武舞大排场,
孝孙有庆。孝顺的儿孙有吉祥。
俾尔炽而昌,(三十五) 使你兴旺又昌盛,
俾尔寿而臧。使你长寿又健康。
保彼东方,(三十六) 保有那边的东方,
鲁邦是常。鲁国一切多正常。
不亏不崩,(三十七) 不亏损呀不崩溃,
不震不腾。(三十八) 不震动呀不摇荡。
三寿作朋,(三十九) 和三类老人寿一样,
如冈如陵。象山陵、象山冈。

公车千乘,公的兵车有千乘,
朱英绿滕,(四十) 健儿们持着一对红缨矛,
二矛重弓。还有两架绿绳捆着的弓。
公徒三万,公的战士有三万,
贝胄朱綅,(四十一) 红线穿贝,装饰在头盔上,
烝徒增增。(四十二) 大军滔滔地前行。
戎狄是膺,(四十三) 西戎北狄这就被击破,
荆舒是惩,(四十四) 楚国舒国这就被惩创,
则莫我敢承。(四十五) 这就没谁敢把我来抵抗。
俾尔昌而炽,使你昌盛又兴旺,
俾尔寿而富。使你富有而寿长。
黄发台背,(四十六) 黄头发,鲐皮背,
寿胥与试。(四十七) 高寿和这些都相当。
俾尔昌而大,使你光大而兴旺,
傅尔耆而艾。(四十八) 使你年高而寿长。
万有千岁,活到一万又千岁,
眉寿无有害。(四十九) 秀眉大寿,无灾无害。

泰山岩岩,泰山高高大大,
鲁邦所詹。(五十) 鲁国在这儿伸张。
奄有龟蒙,(五十一) 有那龟山蒙山,
遂荒大东,(五十二) 直到极东地方,
至于海邦,直到海滨之邦,
淮夷来同。(五十三) 淮夷来这朝会。
莫不率从,(五十四) 大家莫不顺从,
鲁侯之功。这是鲁侯之功。

保有鳧绎,(五十五) 保有凫山、绎山,
遂荒徐宅,(五十六) 开辟徐州地方,
至于海邦。直到海滨之邦。
淮夷蛮貊,(五十七) 淮夷南蛮东貊,
及彼南夷。和那南夷各国。
莫不率从,没谁不来顺从,
莫敢不诺,(五十八) 没谁不来答应,
鲁侯是若。(五十九) 听从鲁侯命令。

天锡公纯嘏,(六十) 上天赐公大福,
眉寿保鲁。长寿而保有鲁。
居常与许,(六十一) 住在常邑和许邑,
复周公之字。(六十二) 恢复周公的疆土。
鲁侯燕喜,(六十三) 鲁侯饮宴多欢欣,
令妻寿母,爱妻子,敬母亲,
宜大夫庶士,(六十四) 优待那些官吏们,
邦国是有。国家因而得保存。
既多受祉,受的福呀多又多,
黄发儿齿。(六十五) 头发黄来齿重生。

徂徠之松,(六十六) 徂徠山上的松,
新甫之柏,新甫山上的柏,
是断是度,(六十七) 砍它呀,劈它呀,
是寻是尺。(六十八) 量它呀,算它呀。
松桷有舄,(六十九) 松木的椽子直而长,
路寝孔硕,(七十) 正寝的房屋多宽敞,
新庙奕奕。(七十一) 新的庙房漂漂亮亮。
奚斯所作,(七十二) 奚斯写下这诗章,
孔曼且硕,(七十三) 美呀美、长呀长,
万民是若。(七十四) 万民对他都赞赏。


注 释
(一)毛亨:“閟,闭也。先妣姜嫄之庙,在周常闭而无事。侐,清净也。”
王先谦:“宫与庙通。《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又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
(二)朱熹:“实实,巩固也。”
毛亨:“枚枚,砻密也。”
(三)郑玄:“赫赫乎显著姜嫄也。”
(四)陈奂:“《大明》,《传》:‘回,违也。’”
(五)朱熹:“依,犹眷顾也。”
(六)郑玄:“弥,终也。……终人道十月而生子。不迟晚。”
(七)孔颖达:“《七月》,《传》曰:‘后热曰重,先熟曰穋。’”
严粲:“重字亦作穜,穋字亦作稑。”
(八)孔颖达:“重穋植徲,生熟早晚之异称耳,非谷名。先种曰植,后种曰穉。当谓先种先熟,后种后熟。”
(九)郑玄:“奄,犹覆也。”
朱熹:“奄有下国,封于邰也。”
(十)郑玄:“秬,黑黍也。”
(十一)严粲:“刘氏曰:奄有下国,《书》言后稷建邦启土。是也。夫如是,则民附之,而无此疆尔界矣,故能奄有下土也。《语》言后稷躬稼而有天下。是也。奄有下国,所以原其始。奄有下土,所以要其终。”
(十二)毛亨:“绪,业也。”
严粲:“钱氏曰:至武王遂能奄有天下,继禹之业。”
(十三)马瑞辰:“按翦与践古同音通用。《玉藻》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郑注:践读作翦。是翦可借作践矣。窃谓践亦可借作翦。此诗翦商,当读为践履之践。周自不窋窜居戎狄之间,及公刘迁豳,皆近戎狄。至大王迁岐,始内践商家之地。故曰实始翦商。翦商,即践商也。……实始翦商,正承上居岐之阳,故知其为践商也。”
(十四)孔颖达:“届,极。……《释言》又云:极,诛也。然则此极又转为诛。纣为无道,天欲诛之。武王奉行天意,故云致天之届。”
(十五)毛亨:“虞,误也。”
马瑞辰:“按虞与误古同音通用。……《广雅·释詁》:‘虞,欺也。’误亦欺也。无贰无虞,皆无欺误之义。”
(十六)马瑞辰:“按《常武》,《笺》:敦当作屯。《文选·甘泉赋》注:敦与屯同。此诗敦亦当读屯。屯,聚也。敦商之旅,犹《商颂》:裒荆之旅。裒亦聚也。盖自聚其师旅为聚,俘虏敌之士众,亦为屯聚之也。”
(十七)马瑞辰:“《方言》:‘备、该,咸也。’《广雅》:‘备、賅,咸也。’是咸与备可互训。……《广雅》:‘备,成也。’克咸厥功,犹云克备厥功,亦即克成厥功也。”
(十八)毛亨:“王,成王也。”
郑玄:“叔父,谓周公也。”
(十九)朱熹:“元子,鲁公伯禽也。”
郑玄:“我立女首子,使为君于鲁。”
(二十)毛亨:“宇,居也。”
郑玄:“大开女居,以为我周家之辅。”
(二十一)郑玄:“加赐之以山川、土田及附庸。”
朱熹:“附庸,犹属城也。小国不能自达于天子,而附于大国也。”
(二十二)郑玄:“交龙为旂。承祀,谓视祭事也。”
(二十三)马瑞辰:“按耳耳即尔尔之假借。《说文》:尔,丽尔,犹靡丽也。单言尔亦为盛。”
(二十四)严粲:“春秋四时,非有懈怠。献享祭祀,无有差忒。”
(二十五)郑玄:“皇皇后帝,谓天也。成王以周公功大,命鲁郊祭天,亦配以君主后稷。”
(二十六)毛亨:“騂,赤。牺,纯也。”
郑玄:“其牲用赤牛纯色。”
(二十七)马瑞辰:“按宜本祭祀之名。《尔雅·释天》:‘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孙炎注:‘宜,求见福佑也。’是也。凡神歆其祀,通谓之宜。……《尔雅》:‘宜,事也。’《凫鹥》,《传》:‘宜,宜其事。’”
(二十八)戴震:“按皇祖周公,倒句以就韵。”
(二十九)郑玄:“载,始也。秋将尝祭,于夏则养牲,楅衡其牛角,为其触觝人也。”
陈奂:“衡,古横字。楅衡者,谓以横木逼束之。”
(三十)马瑞辰:“刚者,犅之假借。《说文》:‘犅,特也。’特,牛父也。是犅与牡名异而实同。騂犅犹云騂牡,特变文以与牡相对耳。”
姚际恒:“见周亦不专用騂,言其无不备也。”
(三十一)朱熹:“牺尊,画牛于尊腹也。或曰尊作牛形,凿其背以受酒也。”
于省吾:“按近世出土之尊,其体制象物形者,有牺尊、象尊……等。”
陈奂:“《执竞》,《传》云:‘将将,集也。’集犹合作也。……始祭而合作之将将然也。”
(三十二)毛亨:“毛炰,豚也。胾,肉也。羹,大羹铏羹也。”
孔颖达:“毛炰,豚者。《地官》封人祭祀,有毛炰之豚。故知毛炰是豚,彼注云:烂去其毛而炰之也。胾谓切肉。《曲礼》注云:胾,切肉。是也。大羹铏羹者,以《特牲》士之祭祀,尚有大羹铏羹,故以此羹,兼二羹也。《特牲》注:大羹渚,煮肉汁不和,贵其质也。铏羹,肉味之有菜和者也。”
(三十三)孔颖达:“其食器有竹笾木豆,又有大房之俎。”
毛亨:“大房,半体之俎也。”
朱熹:“大房,半体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三十四)严粲:“《诗记》以万舞为二舞之总名。”
陈奂《毛诗后笺》:“万舞,有干有羽也。”
(三十五)孔颖达:“使汝得福炽盛而昌大,使汝年命长寿而臧善。”
(三十六)郑玄:“保,安。常,守也。”
(三十七)郑玄:“亏、崩,皆谓毁坏也。”
(三十八)严粲:“曹氏曰:不震,则如地之常静,不腾,则如水之常平。”
(三十九)王夫之:“三寿者,寿之三等也。《养生经》曰: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三寿作朋者,合并三寿,祝孝孙以无疆之寿也。”
(四十)毛亨:“朱英,矛饰也。縢,绳也。”
严粲:“公之兵车,有大国千乘之赋矣。每一车上,皆有三人。右人持矛,其矛有朱色之色饰。左人持弓,其弓有绿色之绳滕约之。此朱英绿滕者,是二矛重弓也。必二必重者,备折坏也。”
(四十一)毛亨:“贝胄,贝饰也。朱綅,以朱綅缀之。”
孔颖达:“胄谓兜鍪。贝非为胄之物,故知以贝为饰。”
马瑞辰:“按朱綅承贝胄言。段玉裁言毛意谓以朱线缀贝于胄,是也。”
(四十二)毛亨:“增增,众也。”
(四十三)马瑞辰:“赵注《孟子》曰:‘膺,击也。’”
朱熹:“戎,西戎。狄,北狄。”
(四十四)郑玄:“惩,艾也。”
孔颖达:“惩、艾皆创,故为艾也。”
朱熹:“荆,楚之别号。舒,其与国也。”
(四十五)毛亨:“承,止也。”
郑玄:“天下莫敢御也。”
(四十六)严粲:“曹氏曰:老人发白而更黄,背皱如鲐鱼皮。”
郑玄:“黄发台背,皆寿征也。”
(四十七)郑玄:“胥,相也。”
马瑞辰:“按试犹式也。字通作视。《吕氏春秋》式夷,《汉书·古今人表》作视夷。《广雅》:‘视,比也。’比之言比拟也。寿胥与试,承黄发台背言,犹云寿相与比耳。”
(四十八)严粲:“使汝耆寿而且老艾。”
(四十九)郑玄:“眉寿,秀眉。亦寿征。”
(五十)王夫之:“毛《传》曰:‘詹,至也。’盖与六日不詹之詹意近。至者,疆界所抵也。”
(五十一)毛亨:“龟,山也。蒙山也。”
王应麟:“《郡国志》:‘泰山博县有龟山。’《郡县志》:‘在兖州泗水县东北七十五里。’《地理志》:‘蒙山在泰山蒙阴县西南’。”
郑玄:“奄,覆也。”
(五十二)毛亨:“荒,有也。”
郑玄:“大东,极东。海邦,近海之国也。”
(五十三)马瑞辰:“按《说文》:‘同,会合也。’朝与会同,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诸侯殷见天子曰同,小国会朝大国亦曰同。……来,语词。”
(五十四)严粲:“莫不相率而顺从。”
(五十五)毛亨:“凫,山也。绎,山也。”
王先谦:“《鲁》绎作峄。”
王应麟:“《郡县志》:‘凫山在兖州邹县东南三十八里。峄山一名邹山,在邹县南二十二里’。”
(五十六)毛亨:“宅,居也。”
严粲:“曹氏曰:禹贡徐州之地,而鲁宅之,故曰徐宅。”
(五十七)严粲:“若淮夷也,南夷之蛮也,东夷之貊也,又及彼南方之夷荆楚也。”
(五十八)郑玄:“诺,应辞也。”
(五十九)毛亨:“若,顺也。”
严粲:“唯鲁侯僖公之是顺。”
(六十)郑玄:“纯,大也。受福曰嘏。”
(六十一)毛亨:“常、许,鲁南鄙、西鄙。”
郑玄:“许,许田也。鲁朝宿之邑也。常或作尝,在薛之旁。”
(六十二)陈奂:“《绵》,《传》云:‘宇,居也。’”
严粲:“以复周公之故居。”
(六十三)郑玄:“燕,燕饮也。令,善也。僖公燕饮于内寝,则善其妻,寿其母,谓为之祝庆也。”
(六十四)郑玄:“与群臣燕,则欲与之相宜,亦祝庆也。是有,犹常有也。”
(六十五)朱熹:“儿齿,齿落更生细者。亦寿征也。”
(六十六)毛亨:“徂徠,山也。新甫,山也。”
王应麟:“《郡县志》:‘徂来山,……在兖州乾封县’。……《后魏志》:‘鲁郡汶阳县有新甫山。’”
(六十七)马瑞辰:“按度者,剫之渚借。《说文》:“剫,判也。’《广雅》:‘剫,分也。’……是剫与断义近。故诗以断、度并举。”
(六十八)严粲:“于是用八尺之寻、十寸之尺以量之。”
(六十九)毛亨:“桷,也。舄,大貌。”
(七十)毛亨:“路寝,正寝也。”
方玉润:“黄氏佐曰:路寝在庙之后,所以藏衣冠。”
郑玄:“孔,甚。硕,大也。”
(七十一)郑玄:“奕奕,姣美也。……修旧曰新。新者,姜嫄庙也。”
(七十二)马瑞辰:“奚斯所作,当属下孔曼且硕读之,不当属上新庙奕奕读。孔曼且硕,犹《嵩高》诗,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也。”
(七十三)毛亨:“曼,长也。”
(七十四)马瑞辰:“《尔雅·释诂》:‘若,善也。’……此承上奚斯作诗言之,则宜训善,谓善其作是诗也。”

注 音
閟bi秘 恤xu洫 嫄yuan元 𥣞lu路 稙zhi直 穉zhi雉 秬ju巨 女ru汝 敦dui堆 解(懈)xie蟹 忒te特 騂xin辛 炰pao咆 胾zi事 庆qiang羌 炽chi翅 滕teng滕 綅qin侵 凫fu扶 绎yi峄 貊mo末 嘏gu古 桷jue觉 舄xi戏

《閟宫》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閟宫》

 閟宫有侐,庙堂肃穆静无声,


实实枚枚。殿宇高大装饰精。


赫赫姜嫄,先祖姜嫄多显赫,


其德不回。存心善良品德正。


上帝是依,依靠上帝受福佑,


无灾无害。无灾无害多吉庆。


弥月不迟,怀胎十月生贵子,


是生后稷,生出后稷显神通,


降之百福。上帝降福真聪明。


黍稷重穋,黍子高粱先后熟,


植穉菽麦。豆类小麦都会种。


奄有下国,从而后稷有天下,


俾民稼穑。务农本领教百姓。


有稷有黍,高粱小米获丰收,


有稻有秬。稻谷黑黍都茂盛。


奄有下土,后稷从此享天下,


缵禹之绪。惠民好比续禹功。



后稷之孙,后稷子孙代代强,


实维大王。古公亶父称太王。


居岐之阳,率众迁到岐山阳,


实始翦商。准备实力灭大商。


至于文武,传至文王与武王,


缵大王之绪。建功立业继太王


致天之届,执行天罚诛无道,


于牧之野。会战牧野殷商亡。


无贰无虞,同心同德知戒惧,


上帝临女。上帝监护降吉祥。


敦商之旅,敦促战败商军队,


克咸厥功。同心协力功辉煌。


王曰叔父,成王尊敬叫叔父,


建尔元子,立你长子去守土,


俾侯于鲁。分封鲁国做侯王。


大启尔宇,开阔疆土立功业,


为周室辅。辅佐周室万年长。


乃命鲁公,成王下令给鲁公,


俾侯于东。分封为侯守于东。


锡之山川,赐他山川土地广,


土田附庸。周围小国作附庸。


周公之孙,周公子孙多英明,


庄公之子。庄公有子立大功。


龙旂承祀,祭礼龙旗迎风展,


六辔耳耳。乘车六辔好威风。


春秋匪解,春祭秋祀不延误,


享祀不忒。祀品丰盛心恭敬


皇皇后帝,皇皇上帝降神灵,


皇祖后稷。皇祖后稷同享用。


享以骍牺,红色牺牲做祭品,


是飨是宜,神灵安享心高兴,


降福既多。多多赐福国兴盛。


周公皇祖,皇祖周公显神通,


亦其福女。也将赐福你僖公



秋而载尝,秋天丰收行尝礼,


夏而楅衡(11)。夏天养牛在栏里。


白牡骍刚(12),白红牲畜做祭礼,


牺尊将将。牛形酒杯𪡀𪡀响。


毛炰胾羹(13),烧猪肉汤齐献上,


笾豆大房(14)。各种石器满满装。


万舞洋洋(15),万舞场面真排场,


孝孙有庆。孝顺子孙享吉祥。


俾尔炽而昌(16),使你国运永恒昌,


俾尔寿而臧。使你人寿又安康


保彼东方,保你国威震东方,


鲁邦是常。鲁国永固万年长。


不亏不崩,好似高山不崩陷,


不震不腾。好似水流不震荡。


三寿作朋(17),身享高寿体健康,


如冈如陵。如山如岭永健壮。



公车千乘,鲁国兵车有千乘,


朱英绿縢,弓缠绿绳矛飘缨,


二矛重弓。弓矛齐备武器精。


公徒三万,鲁公步卒有三万,


贝胄朱綅,头盔镶贝系红绳,


烝徒增增(18)。甲士队队又层层。


戎狄是膺,北伐狄族西击戎,


荆舒是惩(19),楚舒二国遭严惩,


则我莫敢承! 众敌谁敢犯我锋!


俾尔昌而炽,使你国运繁荣又昌盛,


俾尔寿而富,使你人寿又年丰,


黄发台背,直到发黄背弓年岁老,


寿胥与试。才干不减老运通。


俾而昌而大,使你太昌盛,


俾尔耆而艾,使你寿无穷,


万有千岁,千秋万岁身长在,


眉寿无有害。寿高体健无病痛。



泰山岩岩,巍巍泰山有高峰,


鲁邦所詹。矗立鲁境展雄风。


奄有龟蒙,龟山蒙山归我有,


遂荒大东。东方疆土远无穷。


至于海邦,沿海小国都归附,


淮夷来同。淮夷相率来朝贡。


莫不率从,谁人胆敢不服从,


鲁侯之功。鲁侯大才建奇功。



保有凫绎(20),鲁有凫山和绎山,


遂荒徐宅(21)。徐地也都归我管。


至于海邦,东方边境到海边,


淮夷蛮貊(22),淮夷蛮貊都畏服,


及彼南夷,国境南与楚相连,


莫不率从。谁人胆敢不服从


莫敢不诺,说话谁敢不应承,


鲁侯是若。鲁侯命令都顺从。



天锡公纯嘏(23),天赐洪福给鲁侯,


眉寿保鲁。鲁国巩固人长寿。


居常与许(24),常邑许国都占领,


复周公之宇。周公旧土都恢复。


鲁侯燕喜,鲁侯庆功摆喜宴,


令妻寿母。母亲大寿妻子贤。


宜大夫庶士,大夫庶士受款待,


邦国是有。长保国泰又民安。


既多受祉,老天降福人受领,


黄发儿齿(25)。老年容貌变年轻。



徂来之松(26),徂徕山上伐松木,


新甫之柏(27)。新甫运来大柏树。


是断是度(28)。锯树成材仔细量,


是寻是尺(29)。按照长短派用场。


松桷有舄(30),松木做椽大又牢,


路寝孔硕(31),殿堂宽敞屋顶高,


新庙奕奕。好座雄伟新祖庙。


奚斯所作(32),奚斯作颂才学高,


孔曼且硕,诗长词美写得好,


万民是若。万民称颂庆功劳。



[注释] ①閟(bi):深闭。宗庙是供神的地方,深邃闭锁,肃穆清静,故称閟宫。侐(xu):清静。②枚枚:细密的样子,指殿堂各种彩绘雕饰。③回:邪僻。④重:先种后熟的农作物。穋(lu):后种先熟,生长期短的农作物。⑤大王:即太王,文王祖父古公亶父。⑥届:同“殛”字,诛灭。⑦叔父:指周公旦。⑧庄公之子:指鲁僖公。⑨骍:赤色。⑩尝:尝祭,秋天举行。秋收新粮,先祭祖尝新,故称尝祭。(11)楅(bi)衡:牛栏。(12)刚:“”的假借字,公牛。(13)毛炰(pao):带毛烧熟的猪。 胾(zi)羹:肉汤。(14)笾豆大房:均古食器,形状不同。(15)万舞:古代一种舞蹈名。(16)尔:指鲁僖公。(17)三寿:古代以九十岁为上寿,八十岁为中寿,七十岁为下寿。(18)烝:众,此指士兵。(19)荆舒:楚国、舒国。舒国在今安徽境内。(20)绎山:又称峄山,在今山东邹县东南。(21)徐宅:古徐国旧土,在今安徽泗县境内。(22)蛮貊(mo):古称南方异族为蛮,北方异族为貊。(23)纯嘏:大福。嘏,借为祜。(24)常:地名。(25)儿齿:指老人牙齿落后又新生的齿。(26)徂来:即徂徕,山名。(27)新甫:山名。(28)度:察看丈量。(29)寻:八尺。(30)桷(jue):方形木椽子。舄:粗大。(31)路寝:指庙堂正殿。(32)奚斯所作:奚斯为鲁大夫,亦名公子鱼。所作,有两说,一说指由他主持建庙,一说指作此颂诗。



[赏析] 这是鲁僖公时代,修建新庙初成,由鲁臣贵族诗人奚斯撰写的一首颂歌。鲁姬姓,是周的后裔,封地在今山东南部。朱熹《诗集传》:“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故赐伯禽(周公之长子,始封于鲁)以天子礼乐,鲁于是乎有颂,以为庙乐。其后又自作诗以美其君,亦谓之颂。”古制,天子备礼乐,有宗庙乐歌,称之为《颂》。鲁因是大功臣周公后代,曾赐以庙乐。而鲁国后代之君,为了美化自己的功业,也擅作颂诗。这首诗就是伯禽十九世孙鲁僖公为了表彰夸耀自己的功业,而由鲁臣奚斯撰写的一篇颂歌。全诗九章,一百 二十句,据说其中第四章还有脱文,实属《诗经》中最长的 一篇诗了。按其内容来说,无非是歌功颂德之词,特别是赞颂鲁僖公的部分,更多溢美。故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曾说:“愚谓此诗褒美失实,制作又无关紧要,原不足存。其所以存考,以备体耳。”从诗的性质和内容说,这首诗的价值确实不大的。其实《诗经》中的颂诗,大都如此,而方氏特对此诗发此激烈之词,是因为从传统观念来看,鲁国“又自作诗以美其君”,是一种违反古礼的僭越行为,所以不能允许。从我们今天来看,这首诗洋洋巨篇,而章法严饬,井然有序,叙事亦有某些生动处,如果作者没有较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也是写不出来的。


诗第 一章,首先追溯周始祖姜嫄因上帝而生后稷的神奇事迹,意在说明鲁乃与周王室同宗共祖。此章取材于西周初年的史诗《大雅·生民》,但概括得十分简明。第二章历叙周王族的先祖和文王、武王开基建国的大业,而落到鲁侯的分封,是鲁国的开国史。第三章,又从鲁侯受封之始写到鲁僖公,并特别写到鲁因系姬周大功臣之后裔,特许用天子礼乐以郊天,是无限的光荣。第四章至第八章,依次写鲁国江山的稳固,鲁僖公战功的显赫,疆域的广大,国势的强盛,以及举国的多福。最后一章则说明修建庙堂工程的经过和作诗以颂的缘由。


这首诗比起其他颂诗,其主要艺术特点是善于铺陈。如对祭祀场面的描写,对赫赫战功的赞颂,对鲁之山川的铺叙,皆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一般说来,颂诗往往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缺乏生活气息,因而显得枯燥乏味但这首诗的第五章写鲁国出兵伐戎狄,击荆(楚)舒的一段,第六、七章写鲁国开拓疆域,诸国归附的部分,虽不无虚美夸饰,但均极有气势。从全诗看来,章法脉络清晰,词汇丰富,结构宏肆。从文学史上说,它对后世汉赋产生是有影响的。这正如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论:“盖《颂》中变格,早开西汉扬(扬雄)、马(司马相如)先声,固知其非全无关系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