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长歌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长歌行》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属乐府诗《相和歌·平调曲》,共三首,这是第一首。惜时,尤是珍惜少年时光,是人们早已认识到并广为宣传的真理。这首诗,就是激励人们重视少年立志、惜时的好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以葵起兴,讲茁壮生长的园中葵,早晨吸取的露水到日盛时就会干了。葵上着的露不会久留,这里已喻时之匆匆。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世上万物在阳春时节倍受阳光雨露的恩惠,呈现生机勃勃、光辉灿烂的景象。怕只怕时至秋末,花落叶枯日益衰败。诗从园葵的生长想到万物由繁茂转到衰微,自然联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想到百川东流,难再复归!这百川之流,象征时间的推移,正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逝的时光,一去不复反!由此感叹人生,失去的年华,永远失去了。因而劝戒世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指出人在少年时光不努力奋斗,到了老年也只能白白地悔恨!这句诗是人类历史的总结,前人的教训,过来人的亲身体会。这句是金玉良言,字字玑珠。这千古绝句,成为历代相传的警句,无数父母师长以它作为教育后代的格言,无数青少年把它当作座右铭,牢记在心,激励自己少年立志,惜时惜力,勤奋一生。最后,确有不少人在它的影响下终成大业。

这首诗用喻较多,以葵及万物着朝露、阳春喻少壮时节,以秋节至,华叶衰喻老之将至,以百川入海难复归喻时间的流逝,这些比喻运用自然,妥贴,生动,值得后人学习。


《长歌行》鉴赏、赏析和解读 - 可可诗词网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平调曲》

《乐府诗集》载有《长歌行》古辞共三首,本诗是第一首。此首歌辞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文选》第二十七卷。有关“长歌行”的题义,崔豹《古今注》说:“‘长歌’、 ‘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李善《文选注》加以反驳: “古诗曰‘长歌正激烈’,魏文帝《燕歌行》日‘短歌微吟不能长’,晋·敷玄《艳歌行》日‘咄来长歌续短歌’。然行声有长短,非言寿命也。”李善之说在理, “长”、 “短”是就音节曲调而说,与年寿无关。

本篇是一首用比喻象征手法阐明人生短促、应及时努力的哲理诗。诗共十句,前八句都是比,结尾两句点题。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干)。”诗人刻画了自然界的两种形象:枝叶青青的向日葵树以及附丽在葵叶上的露珠。生机勃勃的葵树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而人的青春却似那葵叶上的朝露,它的晶莹明洁是那样的短暂,只等朝日一出便全都干涸无痕了。 “朝露易晞”的取譬形象贴切,引起了无数敏感诗人的共鸣:“感朝露,悲人生,逝者若斯安得停?”(陆机《顺东西门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枯黄色)华叶衰。”这四句,诗人依然描绘两种自然景象:春光哺育下花红叶茂的璀璨风光,和秋气肃瑟叶落花谢的衰枯境界。草木由盛到衰,喻拟人生的由黑发变白头,其趋势如百川东流不可抗拒。“何时复西归”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感叹。

通过上述色彩纷呈、动静各异的一组自然景象的绘写,寄寓了诗人生命短暂盛年难再的人生慨叹。然而浩叹年华流逝不是诗人的宗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奋发有为,这才是诗人感悟到的人生追求。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思立业也。传曰: ‘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盖欲及时也。”(朱止谿语。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及时立业”,这就是诗人从一系列景象引发的联想中,所归结到的理性认识。

本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深邃的人生哲理寓涵于鲜明的形象之中;绘景、抒情、述理三者的有机结合,使这首哲理诗既发人深思又不枯燥抽象,有着耐人寻味的艺术力量。


《长歌行》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长歌行》

陆 游

人生不作安期生, 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 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 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 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 哦诗长作寒螀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 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 如钜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 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 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 三更雪压飞狐城!

此诗一起直抒壮怀,“辞气踔厉”,有如长江出峡,涛翻浪涌,不可阻遏。前四句诗实际上不是各自独立的四句诗,而是以“人生”为共同主语,所以必须一口气读到底,从而显示其奔腾前进、骏迈无比的气势。

这个长句的意思是: 人生如果不能做一个像安期生那样的仙人,醉骑长鲸,在汪洋大海里纵横驰骋,就应当作一个像李西平那样的名将,消灭逆贼,收复旧京,使天下清平。李西平,指唐德宗时平服朱泚之乱、收复西京的名将李晟,因功封为西平郡王。故称为李西平。赵翼曾说陆游“使事必切”;又说陆游“才气豪健,议论开辟,引用书卷,皆驱使出之,而非徒以数典为能事,意在笔先,力透纸背”(《瓯北诗话》卷六),这可以说相当准确地概括了陆游使事极切极活的特点。就这个长句而言,用李西平的史实确切地抒发了自己的抱负,用事实际上起了比喻的作用。不难看出,“手枭逆贼”中的“逆贼”是以朱泚比喻女真统治者,“清旧京”中的“旧京”是以朱泚占据的唐京长安比喻入于女真统治者之手的宋京开封。北中国被占,南宋偏安一隅的历史形势,不都表现得一清二楚吗?

文须蓄势,诗亦宜然。此诗突然而起,二十八字的长句有如长风鼓浪,奔腾前进,但当其全力贯注于“手枭逆贼清旧京”之后,即不复继续前进,来了个“逆折”,折向相反的方面:“金印煌煌未入手”,壮志难酬,不胜愤懑!忽顺忽逆,忽扬忽抑,形成了第一个波澜。乍看变幻莫测,细玩脉络分明。李西平之所以能“手枭逆贼清旧京”,他的爱国心,他的将才等等,当然都起了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他得到执政者的重用,肘悬煌煌金印。自己呢,虽有将才和爱国心,而未能如李西平那样掌握兵权,“手枭逆贼清旧京”的壮志又怎能实现?

“金印煌煌未入手”一句连“折”带“抑”,“白发种种来无情”一句再“抑”,“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两句更“抑”,直把起头用二十八字长句所抒发的一往无前的壮志豪情“抑”向低潮。“金印煌煌”,目前虽“未入手”,但如果是壮盛之年,来日方长,还可以等待时机。可是呢,无情白发,已如此种种(《左传·昭公三年》:“余发如此种种。”杜注曰:“种种,短也。”)!来日无多,何能久等呢?“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既补写出作者投闲置散,独居古寺僧寮的寂寞处境,又抒发了眼看岁月流逝、时不我与的焦灼心情。就一生说,已经白发种种,年过半百;就一年说,已到晚秋,岁聿其暮;就一日说,日已西落,黑夜将至。真所谓“志士愁日短”!而易逝的时光,就在这“古寺”中白白消磨,这对于一个渴望“手枭逆贼清旧京”的爱国志士来说,怎能不焦灼,怎能不痛心!

一“抑”再“抑”之后,忽然用一个反诘句平空提起:“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螀鸣?”形成又一波澜。这两句诗从语法结构上看,不是两句,而是一句,即所谓“十四字句”。意思是: 难道我这个马上破贼的英雄,就只能无尽无休地像寒蝉悲鸣般哦诗吗?平空提起,出人意外;然而细按脉理,仍从“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而来。穷极变化而不离法度。

接下去,通过描写“剧饮”抒发“手枭逆贼清旧京”的理想无由实现的悲愤:“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钜野受黄河倾。”真有“长鲸吸百川”的气概。但一味夸张地描写“剧饮”,难免给人以“酒徒”酗酒的错觉,因而用“平时一滴不入口”陡转,用“意气顿使千人惊”拍合,形成第三个波澜。接下去,波澜迭起,淋漓酣纵:“国仇未报壮士老”一句,正面点明“剧饮”之故,感慨万端,颇含失望之情;“匣中宝剑夜有声”一句,侧面烘托誓报国仇的决心,又燃起希望之火,从而引出结句:“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结句从古寺“剧饮”生发,又遥应首句,而境界更为阔大。“飞狐城”指飞狐口,在今河北涞源县北,古代为河北平原与北方边郡间的咽喉。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掌握兵权,在收复北宋旧京之后继续挥师前进,尽复北方边郡,在飞狐城上大宴胜利归来的将士,痛饮狂欢,直至三更;大雪纷飞,也不觉寒冷。读诗至此,才意识到前面写“剧饮”排闷,正是为结句写凯旋欢宴作铺垫。而“三更雪压飞狐城”一句,又是以荒寒寂寥的环境,反衬欢乐热闹的场面。

赵翼说陆游的诗“炼在句前”,主要指在命意、谋篇方面的艰苦构思。这首《长歌行》写于淳熙元年(1174),当时诗人已五十岁,离蜀州通判任,寓居成都安福院僧寮。他不从几年来的经历和当前的处境写起,却先写报国宏愿及其无由实现的愤懑,直写到“白发种种来无情”,才用“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点明了当前的处境。然而这两句诗由于紧承上文而来,其作用又不仅是点处境。于此可见,作者很重视“句前”的“炼”。就这两句诗本身而言,在炼字炼句炼意方面也独具匠心。一个念念不忘“手枭逆贼清旧京”的志士竟然在古寺里闲住,直住到“秋晚”,其心绪如何,不难想见。他珍惜光阴,不愿日落,而日已西落;日已西落,不看见也罢了,而“落日”却“偏傍僧窗明”,硬是要让“窗”内人看见。这样的诗句,不经过锤炼能够写得出来吗?

陆游的诗,起势雄迈骏伟者很不少;结句有兴会、有意味,而无鼓衰力竭之态者尤其多。但首尾皆工,通体完美的作品在全集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太大。这首《长歌行》,则是首尾皆工、通体完美的代表作之一,方东树说它是陆游诗的“压卷”(《昭昧詹言》卷十二),确有见地。


《长歌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睎。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长歌行:汉代乐府的曲牌名。葵:菜名,嫩叶可吃。朝(zhāo)露:早晨的露珠。晞(xī):干。阳春:春天。布:散布。光辉:光泽。焜(kūn)黄:枯黄,颜色衰败的样子。华:通“花”。衰(cuī):枯萎。百川:所有的河流湖泊。徒:白白地。

【大意】园中的葵菜长得青翠碧绿,叶上的露珠儿待到日出就会被晒干。温暖的春天散布着它的恩泽,大地万物生机勃勃。时常担心秋天来到,万物枯败花叶衰败。所有的河水都向东流到大海,什么时候能再次向西流回?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了只能白白地悲伤叹气了。

字数:332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11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