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编修考曹家琪撰。发表于 《文史》第5辑(1978年12月)。《通鉴》从编修至全书完成,历时十九年,且编修人手多,人事屡次更动,故非有精密纲领统辖则不能。现存《稽古录》 中的《历年图》 乃为 《通鉴》编修提纲。证据一,《历年图》排列了全部与《通鉴》相同的年代,有事目。证据二,《历年图》与《通志》、《通鉴》的编修目的一致。证据三,《历年图》与《通鉴》的起讫年代完全一致,特别是上限的确定更具有特殊意义。关于编修诸人的分工,不应只考虑他们所担任的时代段落,宜应从编修的过程说明。据此,刘攽、刘恕、范祖禹的主要工作是分段进行资料整理,初步决定取舍,司马光在此基础上与他们商榷共同定稿。对《通鉴》的贡献,首功司马光,其次,刘恕;再次范祖禹,刘攽第四。此外,作者对《通鉴》的编写程序及修书书局作了考订。认为从长编到定稿之间尚有一个“粗成编”的半成品过程。“广本”即“粗成编”的半成品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