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论印绝句十二首(其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论印绝句十二首(其四)》
倪印元 米颠铁笔斫蛟鼍,画品书评一舫多。 别有异闻标赏鉴,老泉居士属东坡。 倪印元,清乾隆年间人。字首善,一字小遇,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生平事迹待考。有《西城杂记》、 《驻防杂记》等。 米颠,即米芾,见米芾《题嗣濮王芦雁图》赏析。他天资高超,性格浪漫,狂放不羁,不同流俗,自称火正后人、海岳外史、襄阳漫士……《宋史》说他“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过去的正史对他虽然只有轮廓性的概述,然而其大量的轶事趣闻却广为流传,成为米芾性格的重要补充,也是文化史上的美谈佳话。 他有洁癖、 石癖、 好古癖、 书画癖、 收藏癖。 例如: 自己的 “东西”, 决不和人家同用; 为官期间, 终日弄石, 甚至袖中藏有奇石, 见到透漏皱瘦的怪石, 就不问场合虔诚下拜, 呼之为 “石兄”或“石丈”; 他还说, “衣冠唐制度, 人物晋风流”, 身为宋人却穿唐人服装, 招摇过市, 观者如堵; 他迷恋书画, 爱好玩砚, 往往一头钻进书画室就终日不出, 而每赏名画, 如对古人, 甚至废寝辍食, 忘怀一切; 凡遇见法书名画,总极力求取,必得到方才罢休,有一次甚至以 “举袂赴清池”相要挟; 他常向人借古画临摹,可以乱真,用毕以真假两本同时归还, 让主人自选, 人们不能分辨; 他尊重个性, 才气横溢, 敢于创造, 藐视书画权威, 言辞异常偏激……因此人以为 “颠”、“狂”、 “痴”。 米颠之名即由此而来。 倪印元在诗中也习惯地称颂米芾为米颠, 并从篆刻的角度肯定其才能中被人忽视的一个侧面—— “铁笔斫蛟鼍”。 铁笔, 就是印刀。 米芾运刀的力量足以斩杀蛟龙鳄鱼。 这是艺术夸张, 但用得绝妙, 非如此不足以表现这位颠狂浪漫的艺术大师。 “画品书评一舫多”, 这是概述其书画著录、 评论方面的卓荦成就。 米芾是大鉴赏家, 所著的 《书史》 、 《画史》, 是书画鉴赏、品题真伪、考证谬讹、 记载轶闻并兼及装裱、 印章、收藏等问题的力作, 也是古代书画名迹的重要著录, 极有史料价值。 另有 《宝章待访录》, 著录时人所藏晋唐墨迹。 再以书评来说, 后人所辑的米芾 《海岳名言》,其中有不少精辟见解,为古典书学名著 (米芾的著述, 参见张丑《米庵鉴古百一诗(其六十一)》赏析)。所谓 “一舫多”, 是极言其数量之多, 分量之重,要用船来装载。这既是形象化的文学语言,又完全有事实根据。米芾在任江淮发运司属官时,将书有“米家书画船”的牌子挂于运输用的大船上,整日涵泳乎书画艺术之中。黄庭坚《戏赠米元章二首(其一)》也写道: 万里风帆水著天,麝煤鼠尾过年年。 沧江尽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 意为:万里风帆航行于连天的水中,你在笔(鼠尾毛是制笔的佳材料)墨(名墨由麝香、煤烟制成)生涯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波光嶙嶙的清江上,通宵达旦地被宝物的英光所辉映,如同虹气贯月那样,这定是装载着书画名品的米家船。从此, “书画舫”一词就流行开了。明张丑对于自己所写书画名迹的大部著录,定名为《清河书画舫》,这就取自黄庭坚的诗句,也表现了他对米芾的崇敬。 米芾过目和拥有如许书画珍品,故而倪印元在这首论印诗中,就据此自然地过渡到具体的书画鉴赏上来。 古人的书画鉴赏有种种模式:一是著录或加以品评;二是在作品末尾题跋;三是钤上收藏鉴赏的印章……用于书画的收藏鉴赏印,不见于汉魏六朝,它兴于唐而盛于宋,唐太宗的“贞观”二字连珠印,唐玄宗的“开元”二字连珠印,都是专用于御藏书画的滥觞。其后南唐李后主的“建业文房”之印,宋太祖的“秘阁图书”之印,直至宋徽宗的“宣和”诸印,金章宗的明昌七印,均为著录家所艳称。这在文人士大夫中也蔚为风尚,如宋代苏东坡的“赵郡苏轼图籍”,米芾的“米氏审定真迹”等印,不胜枚举。在宋代,收藏鉴赏印(这又可分为收藏类、 鉴赏类、 校订类) 已历史地成为印章的一个重要品种。 米芾在书画作品上钤盖收藏鉴赏印, 也有其突出的个性。他在 《画史》 中说, 自己有白文玉印六枚: “辛卯米芾”、“米芾之颖、 “米芾氏颖、 “米芾颖、 “米芾元章颖、“米芾氏”。 钤上这类印章的, 皆鉴定为绝品, 但只用于书帖。 至于自画古贤之图, 也只用玉樱 他所收藏的最上品书画, 用姓名字英 “审定真迹” 字英 “神品”字英 “平生真赏” 英 “米芾秘箧” 英 “宝晋书颖、 “米姓翰墨”印, “鉴定法书之颖、 “米姓秘玩之颖。 其他用 “米姓清玩之颖的, 都是次品, 而没有下品。 另外还有百枚字印, 只参用于上品樱 米芾这种以钤盖收藏鉴赏印作为标识品第的方法, 也是别开生面的创造, 因而为篆刻家、 鉴赏家们所喜闻乐道。 倪诗 “别有异闻标赏鉴”一句, 所咏的也是这个意思。 “老泉居士属东坡”一句, 作者自注道: 董其昌 《筠轩清閟录》、 (郎瑛) 《七修类稿》云: 尝闻 (子瞻) 有 “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八字共一印; 吾友詹二有东坡画竹, 下用 “老泉居士”朱文印章。 据此, 则老泉又是子瞻 (苏轼) 号矣。 据史籍所载, “老泉”是苏轼之父苏洵之号, 这是一致公认的。 有些人却以印章这个信物为证, 说明 “老泉”又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号。 这一新见解的提出, 虽未得到人们一致的认可,但足以说明, 印章还有其考订古代文史之类的作用。 《论印绝句十二首(其四)》
沈心 沈心,约生于1689年,1758年尚在世。清文学家、书画篆刻家。初名廷机,字房仲,号松阜,一作松皋,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雍正时诸生,清诗人查慎行婿孙、沈德潜族侄。流览既富,游历亦广,性落拓不羁。工篆刻绘画,尤精于诗,诗有查氏法,山水宗黄公望。有《孤石山房集》。 这首论印诗是咏赞南宋词人姜夔有关印章的风流佳话的。姜夔 (约1115—约1121) , 字尧章, 饶州鄱阳 (今江西波阳)人。 一生未仕, 曾到处漫游依人作客。 他喜爱风雅, 怡情山水, 多与墨客艺人交游。 沈心在诗中之所以称姜夔为 “白石郎”, 是因为姜夔寓居吴兴时, 曾与 “白石洞天”为邻, 并自号白石道人。 诗中一个“郎”字, 不但是由于诗韵的需要, 而且是为了进一步突出姜夔的多才多艺, 风流倜傥。 第一句中的 “风流”二字, 是全诗的出发点, 也是全诗的主旨和归宿, 因此, 需要重点介绍姜夔其人的才艺风流。 姜夔工诗, 初学宋黄庭坚, 后转向晚唐陆龟蒙, 有一定成就。 他尤其以词著称于世, 其词主要地继承和发展了北宋婉约派的艺术风格, 研辞炼句, 选色揣声, 格律谐美, 结构完密,极大多数为咏物纪游之作, 也偶尔流露对时事的感慨, 但更多的是慨叹身世飘零和情场失意。 其词风清空秀雅。 刘熙载 《艺概》评之为 “幽韵冷香, 令人挹之无经…”他这方面的著作有 《白石道人诗集》、 《诗说》。 姜夔又是音乐家, 词集 《白石道人歌曲》中, 其自度曲注有旁谱, 琴曲 《古怨》中并注明指法, 为现存一部词和乐谱的合集, 是研究宋代音乐的珍贵资料。 他又是音乐理论家, 庆元三年 (1197) , 上书乞正太常雅乐, 进 《大乐议》和 《琴瑟考古图》, 后又进 《圣宋铙歌鼓吹曲》, 因受人嫉妒而未获成功。 姜夔还是书法家, 其书运笔遒劲, 波澜老成。 元陶宗仪《书史会要》说: “白石书法, 迥脱脂粉, 一洗尘俗。”其书论著作有《绛帖平》、 《续书谱》, 后者意在续唐孙过庭 《书谱》, 论述书体、用笔、用墨、 临蘑 章法、气韵等甚精, 为历来书家所重。 陈郁《藏一话腴》说,姜夔“图史翰墨之藏,汗牛充栋,襟怀洒落,如晋宋间人”。他不但是收藏家,而且是印章爱好者。从历史上看,唐代很少以别号入印,此风经宋代文人倡导而流行,如苏洵、苏轼均有别号印,姜夔的“白石生”印在印史上也是很著名的。他对于印谱有倡导之功。明朱简《印经》说: “印谱自宋宣和始,其后王顺伯、颜叔夏、 杨克一、 姜夔、赵子昂、吾丘子行……为谱者十数家。”可见在宋、元时代,姜夔的《集古印谱》是有重要地位的,它在印谱发展史上是较早和较有影响的一部…… 在印章方面,这位“风流白石郎”还曾别出心裁地通过藏词的修辞手法,把姓名隐于印文的“藏词语”——“鹰扬”、“凤仪”之中。沈心在这首诗的自注中写道: “姜夔有一印云: ‘鹰扬周室,凤仪虞廷。’以隐其姓名。”这是两条具有对偶形式而内容较复杂的古典“藏词语”。分别赏析于下: “鹰扬周室”,一作“鹰扬周郊”,典出《诗·大雅·大明》,这是叙述周代开国历史的诗篇之一。诗中最精彩的片断是描颂周人取得最后胜利的一次大会战——牧野之战。诗篇在写了殷商的军旅旌旗如林之后,笔锋一转,重点描颂了周武王的一方: 矢于牧野:维予侯兴。 上帝临汝,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其大意是这样的: 武王誓师于牧野——我为伐商而兴师。 上帝监察你们, 不要有任何差失! 牧野之地广阔无边, 坚固的檀木战车辉煌耀眼, 四匹赤毛白腹的战马雄壮威严。 太师尚父辅佐着周室, 将士们十分威武如雄鹰飞扬, 督率着大军佐助武王,猛烈迅疾地征伐殷商, 在黎明时获得了全胜, 荡平了四方。——周室就这样地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在武王扬威克商、 奄有天下的过程中, 师尚父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他就是著名的姜尚, 俗称姜太公。 他本姓姜, 因其先人封于吕地, 故从其封姓。 吕尚, 字子牙, 年老隐钓于渭水,周文王遇见了把他请回去, 官至太师 (武官名) , 他又辅助武王讨伐商纣王, 使周朝统一了天下。 “鹰扬周室”, 主要是姜子牙的功劳, 姜夔印中就采撷了这个典故, 隐寓一个 “姜”字。 “凤仪虞廷”。 虞廷, 虞舜的朝廷。 此语出 《史记·夏本纪》 : 皋陶于是敬禹之德, 令民皆则禹……舜德大明。于是夔行乐……鸟兽翔舞, 《箫韶》九成, 凤凰来仪 (凤凰来舞而有容仪) , 百兽率舞。 皋陶相传曾被虞舜任为掌管刑法之官。 为了庆祝夏禹治水的胜利, 歌颂舜的贤德, 举行了盛大的集会。 虞舜把首领职位让给禹。 于是夔作乐, 鸟兽都跳起舞来, 当 《箫韶》之乐奏到第九段时, 凤凰和百兽都舞起来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