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蜨蝶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蜨蝶行》

蜨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接我苜蓿间。

持[之]我入紫深宫中,行缠[之]傅欂栌间。

雀来燕。

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杂曲歌辞》

这首民歌构思奇特,通过蝴蝶遭紫燕捕捉喂养乳燕的自诉,写出了春光明媚中一场点缀春景的生物之战。

“蜨(“蝶”之本字)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同“猝”,突然)逢三月养子燕(哺雏的母燕),接(追逐)我苜蓿(俗称金花菜)间。”这起始三句诗,实是描绘了一派蝶舞东园、燕飞三月的阳春景色。 “遨游”一词表现了蝴蝶的怡然自得; “奈何”二字标志诗意的顿挫转折,有悯惜和嗟叹,却很轻微;虽有一场燕逐蝶飞的紧张追啄演出于花草之间,却无碍于大天气象的欢乐融和。

“持[之]我入紫深宫中,行缠[之]傅欂栌间。”这二句是说,蝴蝶被劫持到深宫梁檐下的燕子窠前。帝王宫禁称“紫宫”; “缠傅”,围绕、迫近; “欂栌( bo lu )”,上承屋梁的柱上斗形方木,又叫斗拱。 “雀来燕”句,语义不详。

值得玩味的是诗歌结尾:“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高抬的样子)。”并不叙写蝴蝶的临终悲鸣,而是描绘了雏燕见母燕衔食来喂,一个个摇头鼓翅雀跃争食的极为生动有趣的景象。可见诗人所关注的并不是蝴蝶遭遇的“悲惨”。诗人选取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把春光的描叙与生物兢争关联起来,从而使本诗跃动着一股鲜活的生命之力。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句读难定的篇章之一,这里据余冠英《乐府诗选》标点断句。余先生认为,本篇中的三个“之”字和末句的“奴”字,似乎都是与文义无关的表声字。


《蜨蝶行》作者、赏析、鉴赏和解读 - 汉魏六朝诗歌 - 可可诗词网

《蜨蝶行》

蜨蝶行

蜨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接我苜蓿间。持之我入紫深宫中,行缠之傅欂栌间。雀来燕。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

《蜨蝶行》是《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的一首乐府古辞。全篇以蝴蝶的口吻,讲述了她在春日被老燕捉去喂哺乳燕的悲惨遭遇。

诗的首句先以喜景开端。春天的东园之中,有一个小小蝴蝶在花丛中上下翻飞。 “遨游”一词在叙写的同时,也刻画出了蝴蝶那轻松自在、无忧无虑的可爱神态。蝴蝶只知在明媚的春景中尽情嬉戏,却不意会有可怕的强敌来临。 “奈何”二句明接暗转,叙述了悲剧的发生:在苜蓿丛中,蝴蝶突然遭遇到为子寻食的老燕。 “卒逢”既是陈述之词,也是蝴蝶叹嗟之语。突遇强敌,蝴蝶猝不及防。它毫无抵抗的能力,又断无逃生的可能。一个“接”字就活现出老燕捕食的强悍迅猛。可怜小小蝴蝶注定要成为老燕的口中之物。此时蝴蝶的心情从刚才的欢娱陡然堕入恐惧悲哀之中。 “奈何”正是她发出的深重的怨尤和哀叹!以下三句统以蝴蝶的口吻,述说自己被持往燕巢的经过。老燕口衔蝴蝶飞入深宫之中,把她缠绑在雕梁之上。 “持”和“缠傅”初看只是摹写了老燕的蛮横有力,但稍加揣摩之后,便可体味出这里也暗露着蝴蝶自叹自怜、无可奈何的悲哀心情。老燕的强悍更显出蝴蝶的弱小,它怎能逃脱掉毁灭的结局呢?最后二句就截取刻画了蝴蝶行将葬身燕腹所见之情景。雏燕们看到老燕衔回的食物,都迫不及待地昂头纵身,鼓动翅膀,竞相争食。这里明写雏燕嗷嗷待哺的急切神态,暗里传达蝴蝶内心极度恐惧和绝望之情。从而预示了蝴蝶束手待毙的最终命运。诗歌至此结束。蝴蝶那葬身燕腹的情景留待读者去想象体会,富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乐府诗的《杂曲歌辞》大多产生于民间。 《宋书·乐志》曰:“杂曲者,历代有之,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可见这些诗多有寓意寄托。这首诗通过弱小蝴蝶对自身瞬息之间即遭毁灭的悲叹,反映了人们在动荡黑暗的社会中性命浅危、朝不保夕的生活境遇,揭露了当时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诗歌以寓言故事的形式来表现严肃深刻的主题,显示出民间诗歌题材的多样性和表现手法的丰富多采。全诗都通过蝴蝶的眼中意中写景叙事,以蝴蝶的口吻写出,构思非常巧妙奇特。表达上也极为生动别致,特别是对蝴蝶及燕子的动作和神态的刻画尤为传神,具有新鲜感人的艺术魅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