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虾球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虾球传》《虾球传》
黄谷柳(1908~1977)著。长篇小说,1947年10月连载于香港《华商报》。分为《春风秋雨》、《白云珠海》和《山长水远》3部。1、2两部于1948年在香港出版单行本。1979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虾球传》。 作品以流浪儿童虾球的经历为主线,展示香港、国统区和游击区的生活画卷,暴露出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反映出广东人民的苦难和他们的反抗斗争。作品充满了童话般的绚丽色彩,富有浓烈的地方特色,文字朴素、通俗,大量采用广东口语方言,是一部相当大众化的作品,很受市民阶层的欢迎。夏衍认为作品“善于吸取传统和外国的经验。”茅盾称赞《虾球传》是“从城市现实生活的表现中激发了读者的不满、反抗与追求新的前途的情绪”,而且在风格上“打破了‘五四’传统形式的限制而力求向民族形式与大众化的方向发展”。“1984年,在华南最受读者欢迎的小说,恐怕第一要数《虾球传》的第一、二部了”。《虾球传》是“五四”以来同类题材的作品中独辟蹊径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位置。黄谷柳也因《虾球传》而蜚声文坛。 《虾球传》 长篇小说。黄谷柳著。1947年至1948年间连载于香港《华商报》,随后分《春风秋雨》、《白云珠海》、《山长水远》三部出版单行本。小说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从流浪少年成长为革命战士的虾球的形象。虾球原是香港丝厂小工,因工厂停产,当小贩又无法谋生而离家流浪。他当过流氓的“马仔”,又被流氓土匪头目鳄鱼头所收用,曾参与“爆仓”抢劫,进过监狱,参加过扒手集因,甚至亲手偷了父亲在海外做十五年苦工所积下的血汗钱,终于痛苦醒悟,决心回大陆寻找游击队员丁大哥。在途中,他被抓做壮丁,逃出后饥寒交迫,万般无奈中拿性命去赌博,并再次上过鳄鱼头的当,差点丢了命。经历千难万险,虾球终于参加了游击队,后打入鳄鱼头部队,为分化、击溃这支土匪武装立下功劳。通过虾球的经历,作品揭示了半殖民地化的南中国糜烂、腐朽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现了共产党领导下华南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从而形象地显示了一个真理:城市底层的劳苦群众只有走革命的道路才能清除旧社会的污垢,获取自由的新生。整部小说既有章回小说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的特点,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南国的地方色彩;作者运用广东和香港的方言,对港澳、广州等地的都市生活和市民阶层风俗人情作了传神的描绘,在现代文学创作中别开生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