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芙蓉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芙蓉镇》 长篇小说。古华著。发表于1981年。小说以湖南山区芙蓉镇为背景,主要描写“芙蓉姐”胡玉音勤劳致富反遭不幸的曲折经历,围绕胡玉音的经历,穿插描写了胡的前夫黎桂桂、丈夫秦书田、镇党支部书记黎满庚、粮站主任谷燕山以及闻名全县的“运动女将”李国香、吊脚楼主王秋赦等一组面貌殊异的人物, “由这些人物组成一个小社会”,写他们在三年困难时期、 “四清”运动、 “文化大革命”中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四个不同年代里的曲折境遇、悲欢离合,揭露极左路线对我国农村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严重危害,展示了三中全会前后农村的巨大变化。作者立意“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要“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来写整个走动着的大的时代。”因此,被称为“浓缩型的长篇小说”,它蕴含着作者“二、三十年来对社会和人生的体察认识,爱憎情怀,泪水欢欣”。思想意义深沉,艺术表现独特,尤以多彩的风俗画面、秀美的文笔与乡土气息浓郁的语言见长。作品曾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芙蓉镇》《芙蓉镇》
长篇小说。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古华(1942~ )原名罗鸿玉,湖南省嘉禾县人,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他创作的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出版的短、中、长篇小说集近20部。《芙蓉镇》是他的长篇力作。作品围绕着被称为“芙蓉姐”的青年妇女胡玉音勤劳发家的艰难曲折的经历,描述了一群性格鲜明、各具风采的人物二、三十年来的悲欢遭际,深刻揭露了“左”倾政策的谬误,热情歌颂了山里人善良的心灵和纯真的爱情,展现了秀丽多姿、耐人寻味的农村生活图景。温柔、善良、娟好的胡玉音,安于命运嫁给屠夫桂桂,勤劳发家,夫妻恩爱。后来,她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被政治运动夺去了丈夫,被打成新富农婆,在“文革”的特殊境遇中,她与秦书田产生了奇特的恋爱,畸型的婚姻,倍受折磨,她却在磨难中坚强和觉醒起来,成为刚强女性。作者将1956年——1979年这20余年的政治风云高度浓缩,集中于富有典型意义的4年,使得作品具有历史纵深感而发人深思。作者在人物刻画上力求真实可信,贴近生活。塑造了胡玉音、秦书田、谷燕山、黎满庚、王秋赦、李国香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作者在作品的艺术结构上颇具匠心,全书写了4个年代,共分4章,每一年代成为一章,而每章中的每一节又集中写一个人物。在叙述上作者借鉴巴尔扎克的浮雕式叙述方法,起到了概述历史进程的作用。作品语言生动、自然、清丽,全篇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艺术魅力。1982年《芙蓉镇》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