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致恰达耶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致恰达耶夫》

《致恰达耶夫》

普希金



爱情、希望、平静的荣誉

都曾骗过我们一阵痴情,

去了,去了,啊,青春的欢愉,

像梦,像朝雾似的无影无踪;

然而,我们还有一个意愿

在心里燃烧: 专制的迫害

正笼罩着头顶,我们都在

迫切地倾听着祖国的呼唤。

我们不安地为希望所折磨,

切盼着神圣的自由的来临,

就像是一个年轻的恋人

等待他的真情约会的一刻。

朋友啊! 趁我们为自由沸腾,

趁这颗正直的心还在蓬勃,

让我们倾注这整个心灵,

以它美丽的火焰献给祖国!

同志啊,相信吧: 幸福的星

就要升起,放射迷人的光芒,

俄罗斯会从睡梦中跃起,

而在专制政体的废墟上

我们的名字将被人铭记!

(查良铮 译)



【注释】 本诗最初以手抄本方式流传,在十二月党人中起过鼓舞作用,是诗人最流行的作品之一。恰达耶夫:普希金的好友和作家,1821年以前任御前近卫军军官,1836年发表《哲学书简》,被沙皇尼古拉关进精神病院,是俄国19世纪初叶有进步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赏析】 这首赠诗的主题思想与《自由颂》基本相同,但在这里诗人没有申述他的观点,而是以满腔的热情去感染读者。头四行诗决不是一个成年人告别少年时代的一般感慨,而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它反映了一代进步青年的觉醒。在专制制度的压迫下,祖国处于黑暗中,人民没有自由,何来个人的幸福和前途,那不过是年少幼稚的幻想。“希望”被欺骗——是暗指沙皇亚力山大玩弄自由主义,欺骗人民。接着诗人表示: 他心中燃烧着愿望,“倾听着祖国的召唤”,要把心灵的美丽火焰献给祖国的解放事业。这是诗人代表一代进步青年所立的誓言,也是向同龄人发出的号召。最后诗人表示深信,革命必将胜利,专制制度必将覆亡。“幸福的星”是十二月党人常用来象征革命的代词。苏联学者勃拉戈依说这首诗是普希金“对祖国和革命的初恋的一种天真的表白。”

这首赠诗写得简洁朴素,抒情和昂扬的格调融成一体。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朝气,跳动着一颗火热的心,感情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对当时刚刚兴起的十二月党人的革命运动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致恰达耶夫》 - 外国文学名著 - 可可诗词网

《致恰达耶夫》

《致恰达耶夫》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作家普希金(1799—1837)的抒情诗。诗中洋溢着向往自由和反抗的激情。1812年的俄法战争使俄国的贵族青年得以呼吸到西欧先进思想的新鲜空气,他们意识到俄国专制制度的腐朽性,激发起一种反抗的情绪。普希金和恰达耶夫都属于当时这批进步青年之列。诗篇反映了他们的觉醒过程。往昔令人陶醉的爱情、荣誉都象梦和朝雾一样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苦苦的期待,期待着神圣的自由的时刻。诗人在等待中焦急地呼唤自己的朋友,把激情澎湃的灵魂献给祖国;而这献身精神是以一种信念所支持的:俄罗斯的幸福之星就要升起,我们的名字将写上专制政体的废墟!贯穿诗歌的情绪大致有四个层次:觉醒的欣慰,期待的急迫感,献身的喜悦,坚定的胜利信心。但这些情感只是在具有了一种背景的时候,才产生了感人肺腑的力量。这个背景便是诗中所讲的“在致命的压迫之下”。在压迫之下,欣慰、焦虑、喜悦、信念集中构成了内涵深厚的反抗情绪,而这种情绪最易在人的心底唤起共鸣。这正是此诗的魅力之所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