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题山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题山水》
米友仁 霄壤千千万万山①,东南胜地熟跻攀②。 古人作语咏不得,我寓无声缣楮间③。 【注释】 ①霄壤:天与地。②跻攀:登攀。③无声:指画。缣楮:此处指作画用的绢和纸。 【评说】 本诗选自厉鹗《宋诗纪事》卷四五。 米友仁的这首诗下有自注,指明这首诗中所题画是绘于平江(今属江苏苏州)的大姚村,和他的那首《自题〈大姚村〉》一样。看来专貌江南山水的米友仁在大姚村画兴大发,画了不少关于大姚村附近山光水色的画卷。确实“霄壤千千万万山,东南胜地熟跻攀”,天地之间的山山水水何止成千上万,但“东南胜地”,也即是江南的一山一水却最能激发画家的创作热情。米友仁特别钟爱江南的湖光山色,许多地方他都曾登临、游览过,因而特别熟悉,正是在师法自然的过程中,米友仁才能自创一家,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诗的后半首体现了诗画相通的理论。历来文人吟咏江南山水的很多,他们以语言表达自己对一山一水的情感,而我却是用画来表达,载体虽不一样,但要表达的情感却是一样的,因为诗即是“有声画”,画即是“无声诗”,它们可以互为转化,互为融合。 《自题山水》
杜琼 纷纷画债未能偿①,日日挥毫不下堂。 郭外有山闲自在,也应怜我为人忙。 【注释】 ①画债:别人求画,尚未作成,有如负债,故云。本句自司空图《白菊杂书》:“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两句化出。 【评说】 本诗选自汪砢玉《珊瑚网》卷三六。 汪砢玉著录杜琼此图后,并评其人品、画品云: 杜渊孝先生明经博学,家贫道尊,贞澹醇和,粹然为丘壑之表。得朱长文乐圃东偏地,结亭聚石,号曰东原。故曰:“郭外有山”,然而云“日日挥毫”,而所存者无几,余仅有其《玄墓看梅图》,仿赵善长山水而已。 杜琼(1396—1474),明代画家,字用嘉,号鹿冠道人、东原耕者,世称东原先生,吴县(今属江苏)人。他擅画山水、人物,开吴门画派之先声。徐沁《明画录》云:“郡守况锺屡荐不赴,筑瞻绿亭于小圃,以画自给。山水宗董源,层峦秀拔。”亦善书法、诗文,沈周从其学。有《东原斋集》,今存画迹有《南湖草堂图》、《蕉园图》、《友松图》等。 杜琼这首题画诗,与众不同,既不写画面,也不写画理,却从整日忙于作画的艺术生涯立意,写出自己的深切感受和怡适情趣。画家艺名远扬,求画的人日多,整日忙于挥毫作画,诗的前二句“纷纷画债未能偿,日日挥毫不下堂”,确是画家当日真实生活的写照。据汪砢玉识语,可知第三句的山是“假山”,叠石为山。杜琼的庭院在郭外,园内的假山十分清闲自在,也应怜惜我整日为人忙碌。诗人以山之闲比照我之忙,用拟人手法,赋予假山以人的情感,既为诗篇增添了无穷的生趣,也透露出画家兼诗人的杜琼甘愿为人作画、乐此而不疲的精神和情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