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紫骝马歌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紫骝马歌辞》紫骝马歌辞
(其二)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南朝民歌多抒写男女之情,北朝民歌更注重表现社会生活。除少量情歌外,游牧生活、北国风光、战争灾难、民生疾苦、尚武精神,都是歌手们吟咏的对象。 西晋末年到北周,两百多年间,北方民族的奴隶主或封建贵族,为争夺统治权,连年混战,使人民陷入深重苦难。各族百姓纷纷破产,被迫离开本土,集结流亡。这首民歌反映了流民群的流亡生涯和怀土思乡情感。 开头两句描写树叶被风吹落的情状,以此比喻流民离乡背井,四处飘荡。这个比喻十分熨贴。风吹平地之树,叶子散落不远,若以此比喻流亡,则一般化。而高高山上之树,叶子被风吹落,从山上飘到山下,吹到远远的地方,这就跟流民转徙道路,飘泊远方,极为相似。故点出“高高山上树”,十分必要。这里,运用了民歌中传统的比兴手法,以物喻人,真切、生动。 “一去数千里”以夸张手法,写出流民远离家园的情形,末句直陈其回归的急切心情与强烈愿望。隐约透露渴望祖国统一富强,以便他们重建和平生活的要求。但这种要求何时能实现呢?那是十分渺茫的事!……因此,此歌流露出一种绝望的悲哀与愤激,不同于一般的游子思乡之作。 此歌在刚健、雄浑、质朴、爽朗的风格中,揉进了深沉的忧愤,显得沉郁悲凉。它同南朝民歌的清丽、委婉、含蓄、隽永迥然不同。 《紫骝马歌辞》紫骝马歌辞
(其一) 烧火烧野田,野鸭飞上天。 童男娶寡妇,壮女笑杀人。 《紫骝马歌辞》共六篇。这是第一篇。表现当时北方民族童男娶寡妇的社会现象。 北朝时期,战患频仍,丁壮大批死亡,留下了许多寡妇。东魏时,高欢兽“请释芒山俘桎梏,配以人间寡妇。”(见《北史》卷六)可见,寡妇之多,造成了社会问题。此歌中所描述的“童男娶寡妇”的状况正是这一严重社会问题在艺术中的反映。寡妇长年不嫁,其身心、灵肉、生理、心理受到双重煎熬。一旦嫁给男子,其欢欣雀跃,可想而知。而嫁与的竟是童男,则狂喜过望。这本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但作者略去了寡妇娶童男时的欢乐一面,却写出旁人对此事的观感,写出了寡妇再醮惹人取笑的情景。寡妇肥壮,那模样儿十分可笑。表现了歌手对寡妇嫁童男这一不正常现象的揶揄、嘲弄。其针砭现实的意义相当深刻。 这首歌词除了写童男娶寡妇外,还描写了劳动场景:烧野田时,惊动野鸭乱飞。一篇之中,既写生产劳动,又写社会现实。不过,这两句不单纯在描写劳动场面,而是以比兴手法,勾起对寡妇嫁童男现象的描述。烧火,不料却烧了野田,野鸭本来只会低飞,不料却飞上了天。这就象童男娶了寡妇,肥壮的模样,令人发笑。这里,是兴。可是兴中有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