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乐》舞
唐代最著名的一支舞蹈。原是唐太宗李世民军中的歌谣,名《秦王破陈乐》。贞观七年(633),在李世民的亲自指导下改制为大型舞蹈。舞队四头八尾,呈战阵之形,120名舞蹈者皆披甲执戟,作战斗击刺之状。歌词有七首,故又名《七德舞》。当时曾奏入十部乐。此后多次改制:高宗显庆元年(656)改名为《神功破阵乐》,修入雅乐;玄宗时编入坐、立二部伎,分别名为《小破阵乐》和《破阵乐》;文宗太和三年(829)编入凯乐,唱五言四句的歌辞。流传到日本后,又名《皇帝破阵乐》。后世词调中的《破阵子》,即是从《破阵乐》中摘遍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