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画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画梅》

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

【注释】

①初消:刚刚开始融化。月半池:月影照满了半个池塘。②天心:天意。

【评说】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八三。

这首题画诗写梅,既状其形象,更赞其风神品格;赞其风神品格,又似乎暗喻着自己的人品与处世态度。诗歌前两句,通过写景,写出梅花清高脱俗的品格。古代诗文历来以夜月、清影来烘托,使之更富有幽情雅韵,如柳宗元《早梅》:“朔风飘衣香,繁霜滋晓白。”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冕《题墨梅图》:“长林大谷月色新,枝南枝北清无尘。”虽然这么两三枝疏影傍倚篱边,但有了皎洁的月光、皑皑的白雪烘托,那静谧的意境,朦胧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确实令人陶醉,而梅花“清无尘”的品格也就更加令人瞩目了。诗歌的后两句转而写梅花之清香,但它并没有如常规一般:“素彩风前艳,韶光雪后催。蕊香沾紫陌,柳亚拂春苔。”(唐·郑述诚《华林园早梅》)“风送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唐·释齐己《早梅》)“清香散作天下春,草木无名藉光彩。”(王冕《题墨梅图》)而是反其道行之,诗人认为梅花的清香能传到天空中,因为其中寄托着崇高的“天意”,地上的一般寻常草木是绝对不会知晓理解的。这样,“老梅心自常”(王冕《题墨梅图》),不为外物所动的凛凛贞姿,更加突出了。全诗以梅花自比,从而寄托了作者孤洁高傲的思想情感,内蕴丰富,启人遐思。


《画梅》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 历代题画诗 - 可可诗词网

《画梅》

金农

东邻满座管弦闹,西舍终朝车马喧

只有老夫贪午睡,梅花开后不开门。

【注释】

①舍:邻舍。终朝:整日。

【评说】

本诗选自金农《冬心画梅题记》。

扬州古城,历来就以多富商巨贾、珠翠珍异,而号天下繁侈。郑板桥有一首七律《扬州》,就描述了扬州当时歌舞繁华的景象,不妨一看:“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金农晚年寄寓扬州,以卖画为生,对扬州的繁华也应有如此的印象,他在诗中就以自己的左邻右舍为例来说明这一切。东邻日日是宾客逢迎,高朋满座,丝竹管弦不绝于耳;西舍每天门庭若市,车马熙熙,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在画家的眼中,这些毫不足挂齿,丝竹乱耳,车马嘈杂喧闹,更是乱人心神。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就是“老夫”我的寒舍,在富家大户的左右比衬下,显得孤寂冷落,甚至有些荒凉,而我却并不以为意,只当它不存在。“身外无求睡最安”(苏州耦园对联),还是贪睡午觉,以求得内心的平静。庭中梅花冰花累累,生机勃勃,如此好花,即便园门常开,也无人欣赏,倒不如干脆闭门谢客,自我沉浸于这一片宁静之中。

在看似平和冲淡之中,其实孕育着冬心先生无尽的孤寂和愤懑。在一幅《马图》上,他曾以千里马自喻,个人郁郁不得志的愤懑溢于言表:“今予画马,苍苍凉凉,自顾影酸嘶自怜之态,其悲跋涉之劳乎?世无伯乐,即遇其人,亦云暮矣!吾不欲求知于风尘漠野之间也。”他的一生,流寓飘泊,穷愁潦倒,自然更比常人能够体会人间的炎凉甘苦,尝味仰人鼻息的痛苦,他的《寄人篱下图》(画藏浙江省博物馆)就寄寓了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可视作本诗的形象图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