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琵琶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琵琶行》

《琵琶行》

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白乐天去世,大中皇帝以诗吊之曰: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宋张戒《岁寒堂诗话》:“《长恨歌》,元和元年尉盩厔时作,是时年三十五。谪江州十一年,作《琵琶行》,二诗工拙,远不侔矣。如《琵琶行》虽未免于烦悉,然其语意甚当,后来作者,未易超越也。”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六》:“白乐天《琵琶行》,盖在浔阳江上为商人妇所作。而商乃买茶于浮梁,妇对客奏曲,乐天移船,夜登其舟与饮,了无所忌,岂非以其长安故倡女,不以为嫌邪?集中又有一篇题云《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又在《琵琶》之前。其词曰:‘夜泊鹦武洲,……低眉终不说。’陈鸿《长恨传序》云:‘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故所遇必寄之吟咏,非有意于渔色。’然鄂州所见,亦一女子独处,夫不在焉,瓜田李下之疑,唐人不讥也。今诗人罕谈此章,聊章表出。”同上《容斋五笔·卷七》:“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致,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谓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予窃疑之。唐世法网虽于此为宽,然乐天尝居禁密,且谪官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独处妇人船中,相从饮酒,至于极丝弹之乐,中夕方去,岂不虞商人者它日议其后乎?乐天之意,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尔。”今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既专为此长安故倡女感今伤昔而作,又连绾己身迁谪失路之怀。直将混合作此诗之人与此诗所咏之人,二者为一体。真可谓能所双亡,主宾俱化,专一而更专一,感慨复加感慨。……容斋之论,有两点可商。一为文字叙述问题,一为唐代风俗问题。洪氏谓‘乐天夜登其舟与饮,了无顾忌’及‘乘夜入独处妇人船中,相从饮酒,至于极丝弹之乐,中夕方去。’然诗云:‘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则‘移船相近邀相见’之‘船’,乃‘主人下马客在船’之‘船’,非‘去来江口守空船’之‘船’。盖江州司马移其客之船,以就浮梁茶商外妇之船,而邀此长安故倡从其所乘之船出来,进入江州司马所送客之船中,故能添酒重宴。否则江口茶商外妇之空船中,恐无如此预设之盛筵也。且乐天诗中亦未言及其何时从商妇船中出去,洪氏何故臆加‘中夕方去’之语?盖其意以为乐天贤者,既夜入商妇船中,若不中夕出去,岂非此夕迳留止于其中耶?读此诗而作此解,未免可惊可笑。此文字叙述问题也。夫此诗所叙情事,既不如洪氏之诠解,则洪氏抵触法禁之疑问可以消释,即本无其事之假设,亦为赘剩矣。然容斋所论礼法问题,实涉及吾国社会风俗古今不同之大限,故不能不置一言。考吾国社会风习,如关于男女礼法等问题,唐宋两代实有不同。此可取今日日本为例,盖日本往日虽曾效则中国无所不至,如其近世之于德国及最近及于美国者然。但其所受影响最深者,多为华夏唐代之文化。故其社会风俗,与中国今日社会风气经受宋以后文化之影响者,自有差别。斯事显浅易见,不待详论也。惟其关于乐天此诗者有二事可以注意:一即此茶商之娶此长安故倡,特不过一寻常之外妇。其关系本在可离可合之间,以今日通行语言之,直‘同居’而已。元微之于《莺莺传》极夸其自身始乱终弃之事,而不以为惭疚。其友朋亦视其为当然,而不非议。此即唐代当时士大夫风习,极轻贱社会阶级低下之女子。视其去留离合,所关至小之证。是知乐天之于此故倡,茶商之于此外妇,皆当日社会舆论所视为无足重轻,不必顾忌者也。……二即唐代自高宗、武则天以后,由文词科举进身之新兴阶级,大抵放荡而不拘守礼法,与山东旧日士族甚异。……乐天亦此新兴阶级之一人,其所为如此,固不足怪也。”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写同病相怜之意,恻恻动人。诸本‘此时无声胜有声’,既无声矣,下二语如何接出?宋本‘无声复有声’,谓住而又弹也。古本可贵如此!”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无声复有声’,语稚而意浅,并失下二句斗转之妙,沈说非是。”今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声暂歇之后,忽起‘银瓶乍破’‘铁骑突出’之声,何为不可接出?沈氏之凝滞,诚所不解。且遍考今存白集诸善本,未见有作‘此时无声复有声’者,不知沈氏所见是何古本,深可疑也。”此诗《文苑英华》作《琵琶引》。全诗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和沦落天涯的悲凉身世,表现了对琵琶女的同情,抒发了作者谪居江州后的失意之感。主要艺术特色:(一)叙事波澜曲折而又从容不迫,次序井然。写饯别,写相遇,写音乐,写身世,写感慨,结构谨严,笔墨饱蘸深情,前后照应,浑然一体。(二)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心态,突出人物形象。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实地表现了琵琶女满腹沦落之恨,不愿见人,不便明说的心理特点。(三)体物细微,写景生动,融情于景,感人肺腑。诗中关于江月的描写共有三处,或借秋江月影,烘托主客黯然伤神之情;或写曲终人静,悄怆幽邃的意境;或以孤月遥对空船之景,写商妇孤寂牢落之感,无不出神入化,情景交融。(四)对音乐的描写非常出色。首先妙用普通常见的声响作为喻体,连用比喻,形象地写出音乐的美妙,使读者通过文字领略到优美的音乐形象。其次善于选择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描写音乐,加强诗的音乐感。如“大弦嘈嘈”一段,便铿锵悦耳,琅琅爽口。再次是用环境描写,表现音乐的效果。初闻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见魅力之大;再闻琵琶声,“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写出余音袅袅,不绝于缕,令听者神醉之态;三闻琵琶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足见其撼人心弦,感人之深。清方扶南称其为“摹写声音至文”(《李长吉诗集批注》)。由于此诗“描写情事,如泣如诉”,“神气生动,字字从肺肠中流出”(明贺贻孙《诗笺》),所以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元戏曲家马致远曾据此诗写成《青衫泪》,清戏曲家蒋士铨又据此诗写出《四弦秋》;在日本,也经过改编,被搬上舞台。


名诗《琵琶行》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 可可诗词网

《琵琶行》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举酒欲饮无管弦。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醉不成欢惨将别,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忽闻水上琵琶声,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归客不发。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寻声暗问弹者谁,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欲语迟。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船相近邀相见,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千呼万唤始出来,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犹抱琵琶半遮面。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转轴拨弦三两声,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未成曲调先有情。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弦弦掩抑声声思,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眉信手续续弹,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粗弦嘈嘈,好像是急风骤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玉盘。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幽咽泉水冰下难。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冰泉冷涩弦凝绝,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子,凝绝不通声暂歇。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别有幽愁暗恨生,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银瓶乍破水浆迸,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弦一声如裂帛。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像撕裂绸帛。东船西舫悄无言,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唯见江心秋月白。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沉吟放拨插弦中,疑疑吞吞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得十分肃敬。自言“本是京城女,她诉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在虾蟆陵下住。家住在虾蟆陵附近。

十三学得琵琶成,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属教坊第一部。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曲罢曾教善才伏,弹罢曲子,曾赢得曲师的赞扬,妆成每被秋娘妒。妆梳起来,常引起秋娘的妒嫉。

五陵年少争缠头,五陵少年,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一曲红绡不知数。一只曲子,换来无数匹吴绫蜀锦。钿头银篦击节碎,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血色罗裙翻酒污。吃美酒泼脏了血色罗裙。

今年欢笑复明年,今年欢笑啊,明年欢笑,秋月春风等闲度;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弟走从军阿姨死,兄弟从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暮去朝来颜色故!无情的时光,夺去了美艳的红颜!

门前冷落车马稀,门前的车马,越来越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嫁了个商人,跟他到这里。商人重利轻别离,商人只重利,哪在乎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11)。上个月又到浮梁,去买茶做生意。

去来江口守空船,留下我在江口,独守这空荡荡的船舱,绕船月明江水寒。绕船的月光白得像霜,江水也那么寒凉。深夜忽梦少年事,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梦啼妆泪红阑干(12)。”满脸泪水,哭醒来更加悲伤……”

我闻琵琶已叹息,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13)。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歔欷。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远方,相逢何必曾相识!碰在一起啊,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

“我从去年辞帝京,“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谪居卧病浔阳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地僻无音乐,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哪有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

住近湓江地低湿,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黄芦苦竹绕宅生。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其间旦暮闻何物? 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杜鹃啼血猿哀鸣。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

春江花朝秋月夜,春江花晨和秋季的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岂无山歌与村笛?难道说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14)!呕哑嘲哳,那声音也实在难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如听仙乐耳暂明。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不要告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为君翻作《琵琶行》。”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听了我的话长久地站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又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凄凄切切,不像刚才的声音,满座重闻皆掩泣。满座的听众,都忍不住哭泣。

就中泣下谁最多?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青衫湿(15)!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

(霍松林译)



【注释】 ①浔阳江:指长江流经浔阳郡(今九江市)的一段。②瑟瑟:风吹草木发出的声音。③掩抑:形容音调压柳幽怨。④拢、捻(nian拈)、抹、挑:弹琵琶的几种指法。⑤《霓裳》、《六么》:曲调名。⑥间关:形容莺声流转、动听。滑:声圆流畅。⑦难:受阻。⑧教坊:唐代官办的教习歌舞的机构。⑨五陵年少:长安北有汉代五个皇陵,当时为豪富居住的地方。此指阔家子弟。缠头:当时习俗,用锦帛之类赏给歌舞者称缠头。⑩钿头银篦:栉发用具。击节:打拍子。(11)浮梁:地名,今江西景德镇市。(12)红阑干:女子搽胭脂,此形容哭时粉泪纵横。(13)唧唧:叹息声。(14)呕哑嘲哳(zhao zha招扎):形容声音嘈杂、繁碎。(15)青衫:唐朝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贬官任江州司马,为从九品,故穿青色官服。

【赏析】 《琵琶行》 一诗,写于元和十一年,是诗人白居易参加朝廷的政治斗争遇到迫害,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期的作品。从原本这首诗前所冠的小序中,可知此诗乃是诗人因感于一个长安倡女的可悲身世而作,同时又由这个沦落于江湖之上的倡女的身世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引出无限的感触,因此,这是一篇悲人兼自悲的充满忿懑、悲恨之情的作品。

这首长诗感人至深的地方,就是对不幸命运的倾诉。这是一首不幸者的悲歌,而在其凄苦的悲音中,却蕴含着对社会的控诉,折射着社会的罪恶。

这首抒情性的叙事诗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漂零憔悴、流落在江湖间的长安歌妓:一个是遭谗受贬、谪居远郡的朝官——诗人自己。在他们的身世遭遇中,都体现着十分深刻的社会内容。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处在被压迫的地位,而其中又以妓女的地位最为悲惨。诗中描写这个长安歌妓,年轻时曾经凭着她的才艺和美貌,轰动一时,招来那么多王孙公子们的宠幸:“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可是曾几何时,随着年老色衰而来的,则是无情的抛弃,她只不过是一群王孙公子们寻欢作乐的玩物而已。诗人以真挚的同情心,描写了这样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形象;在切切嘈嘈的琴弦上,揭露了她的痛苦的内心世界,写出了她的不平、激愤和哀怨。自古道:“红颜薄命”。这个可怜的女子“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她的泪珠里只是饱含着对自己的青春易逝、红颜不驻的感叹和对生活的今不如昔的哀怨,但从现实主义艺术形象的客观意义来看,她的身世遭遇却不能不使读者想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诗中的另一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在这篇诗中,他是作为这位长安歌妓的同情者而出现的。不仅如此,他还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失意凄苦的心情。并且更以“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作为全诗的结束,表现了十分深沉的感情。

诗人的遭遇和痛苦所昭示的是封建社会中另一种性质的悲剧。它发生在一场政治斗争当中,所表现的是当时社会中的先进人物与黑暗社会现实的冲突,具有更大的政治性和社会意义。白居易生活在历史上的中唐时代。曾经有过“盛世”之称的李唐王朝,经“安史之乱”后开始走下坡路。当时宦官专权,朝政黑暗,藩镇割据,战乱频仍,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白居易,决心改良政治。在他任朝廷谏官的时期,大胆直言,对朝政的黑暗进行揭发和抨击;他还着意写了讽谕诗一百多首,对社会的黑暗不公多有所指摘。正是这些斗争,触怒了当时的封建统治集团,招来了对他的政治迫害和打击。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远谪江州。由此可知,白居易的“青衫泪”中所闪现的乃是摧残进步政治理想和压抑才学之士的不合理封建制度的罪恶。

从诗中所写的两个人物来说,他们的社会地位,身世经历和失意的具体内容是不相同的,但他们在感情上却又是彼此相通相交的,因为他们的心灵在现实的迫害下留下了同样深痛的创伤。这发自两个不同角度的痛苦心灵的共震,给封建社会以有力的撼击。他们的怀才不遇和无辜被弃的遭遇,在当时社会是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普遍代表意义的。

《琵琶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琵琶女。诗中描写她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演奏家,因此整个诗中的思想感情,都是围绕着音乐的演奏来表现的。音乐是人物出场的引子,是倾诉衷肠的手段,又是引起另一失意者沦落之感的媒介。因此,整个诗的情节安排和进展,诗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感情的表露,都是结合着和伴随着铮铮然的乐曲进行的。浓烈的音乐气氛,对音乐的生动描写,是该诗艺术上的突出特色。

从构思上说,它的情节安排和进展,环环相扣,紧密相接。全诗从诗人“浔阳江头夜送客”发端,在秋风萧瑟的送别场面中,作者特别点出了“举酒欲饮无管弦”的遗憾。这既暗示了主人乃是一个深嗜音乐者,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铺垫。“忽闻水上琵琶声”,在“千呼万唤”的殷勤召唤下,琵琶女出场了。诗人正面描写了她弹奏乐曲的情景,用诗的语言来形容繁音促节的乐声,用乐声的疾徐起伏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她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琵琶女的乐声和凄苦的自诉深深地打动了诗人,而诗人的同情和诉说竟又反转来激起了琵琶女更为凄苦、激荡的感情。而白居易的泪湿青衫,不单是由于他的多情,更主要的还在于诗人心中有忧国忧民的政治苦闷,这种感情比起任何单纯的个人不幸来说,更为深沉、激越。

《琵琶行》的高度艺术技巧,还突出地表现在作者熟练地驾驭语言的能力上,尤其是在对音乐的描绘上。为了把无形的、动人的乐声传达给读者,诗人运用了许多新鲜、贴切的比喻来形容乐曲的声响和急缓不定的音乐旋律,从而令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特别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语,既形容了声响的轻重交错,又给人一种清脆圆润、和谐悦耳之感。除了对乐声的直接描摹,诗中还着意描写了演奏者的情态、动作,以及听乐者的感受,从而表现了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传达了乐曲的感情。而这又是直接为表现和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服务的。

《琵琶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琵琶行》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 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 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11)为贾人(12)妇。遂命酒(13),使快(14)弹数曲。 曲罢(15)悯然(16),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17)憔悴(18),转徙于 江湖(19)间。予出官(20)二年,恬然(21)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 有迁谪(22)意。因(23)(24)长句(25),歌(26)(27)赠之,凡(28)六百一十 六言(29)(30)曰《琵琶行》。

浔阳江(31)头夜送客,枫叶荻(32)花秋瑟瑟(33)。主人下马 客在船(34),举酒欲饮无管弦(35)。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 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36)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37)。移船相近邀 相见,添酒回灯38)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 遮(39)面。转轴拨弦(40)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41) 声声思(42),似诉平生(43)不得志(44)。低眉(45)信手(46)续续(47)弹,说 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48),初(49) 为《霓裳》(50)后《六 幺》(51)。大弦(52)嘈嘈(53)如急雨,小弦(54)切切(55)如私语。嘈嘈切 切错杂弹,大珠(56)小珠落玉盘。间关(57)(58)(59)花底滑(60),幽 咽(61)泉流冰下难(6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63)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64)(65)破水浆 进(66),铁骑(67)突出(68)刀枪鸣。曲终收拨(69)当心画(70),四弦一声 如裂帛(71)。东船西舫(72)悄无言(73),唯见(74)江心秋月白。

沉吟(75)放拨插弦中,整顿(76)衣裳起敛容(77)。自言本是 京城(78)女,家在虾蟆陵(79)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 坊(80)第一部(81)。曲罢曾教善才服(82),妆成(83)(84)被秋娘(85)妒。 五陵年少(86)争缠头(87),一曲红绡(88)不知数。钿头银篦(89)击节 碎(90),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91)明年,秋月春风(92)等 闲(93)度。弟(94)走从军阿姨(95)死,暮去朝来(96)颜色故(97)。门前 冷落鞍马稀,老大(98)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 浮梁(99)买茶去。去来(100)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 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101)红阑干(102)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103唧唧(104)。同是天涯(105) 沦落(106)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107),谪居卧 病(108)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109)不闻丝竹(110)声。住近 湓江地低湿,黄芦(111)苦竹(112)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113)?杜 鹃(114)啼血猿哀鸣。春江(115)花朝(116)秋月夜(117),往往取酒还(118)独 倾(119)。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120)难为听(121)。今夜闻君琵 琶语(122),如听仙乐耳暂(123)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124) 《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125)立,却坐(126)促弦(127)弦转急。凄凄(128)不似 向前(129)声,满座(130)重闻皆掩(131)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 马(132)青衫(133)湿。

 

【注释】①元和十年:815年,元和,唐宪宗年号。

②左迁:贬官,降职。

③九江郡:即江州,州治所在九江。

④司马:州刺史的副官,唐时常以谪官充之,有职无权。

⑤明年:第二年。

⑥湓(pén)浦口:湓水(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入 长江,江口称湓浦口。

⑦铮铮(zhēngzhēng):模拟琵琶清脆的声音。

⑧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⑨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⑩善才:唐代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11)委身:托身,这里是嫁的意思。

(12)贾(gǔ)人:商人。

(13)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4)快:畅快。

(15)罢:完,毕。

(16)悯(mǐn)然:忧郁的样子。

(17)漂沦:漂泊沦落。

(18)憔悴:困顿萎靡的样子。

(19)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20)出官:京官外调。

(21)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22)迁谪(zhé):贬谪,放逐。这里表示被迁谪。

(23)因:因此。

(24)为:创作。

(25)长句:指七言诗,唐人的习惯说法。

(26)歌:作歌。

(27)以:并,并且。

(28)凡:总共。

(29)言:字。

(30)命:命名,题名。

(31)浔阳江:长江流经浔阳郡境内的一段。

(32)荻:水生植物,形状像芦苇。

(33)瑟瑟:微风吹动草木之声。

(34)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意为:我和主人一同下马,然后一起上船。主 人,白居易自指。在,上。

(35)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指音乐。

(36)暗:轻声。

(37)欲语迟:想回答又有些迟疑。迟,迟疑不决。

(38)回灯:把灯芯捻大一些,使灯光更亮。

(39)半遮:即“遮半”,遮住半边。

(40)转轴拨弦:调弦校音的动作。轴,弦柱,琵琶有四根弦柱。弦,琴弦。

(41)掩抑:低沉抑郁。

(42)思:名词,思绪,愁思。

(43)平生:平素,往常。

(44)得志:得意。

(45)低眉:低头。

(46)信手:随手。

(47)续续:连续。

(48)拢、捻、抹、挑:拢,叩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以上是 弹琵琶的四种指法。

(49)初:开始。

(50)《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据说是开元时从印度传入的,原名《婆罗 门》,经唐明皇润色并改此名。作者还有《霓裳羽衣舞歌》,对此有较详细 的描写。

(51)《六幺》:琵琶曲名。也作“绿腰”,原名“录要”,以乐工进曲录其要点而 得名,是当时流行的曲调。

(52)大弦:指琵琶四弦(或五弦)中最粗的弦。

(53)嘈嘈:拟声词,形容声音的浊杂粗重。

(54)小弦:指细弦。

(55)切切:拟声词,形容轻细之音。

(56)珠:珠子,此句形容琵琶声清脆圆润。

(57)间关:拟声词,形容鸟声婉转。

(58)莺:黄莺。

(59)语:鸣声。

(60)滑:流利。

(61)幽咽(yè):低泣声,这里形容遇塞不畅的流水声。

(62)冰下难:以泉水在冰下流动受阻形容乐声艰涩低沉、呜咽断续。一作 “冰下滩”、“水下滩”。

(63)幽愁暗恨: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64)银瓶:汲水器。

(65)乍:突然。

(66)进:溅射,飞进。

(67)铁骑:带甲的骑兵。

(68)出:出击。

(69)拨:拨子,弹奏琴弦时所运用的工具。

(70)当心画:是弹琵琶到一曲终了时常用的手法。画,通“划”。

(71)帛:丝织品的总称。

(72)舫:船。

(73)言:指说话的声音。

(74)唯见:只见。

(75)沉吟:要说话又有些迟疑的样子。

(76)整顿:整理。

(77)敛容:正容,显出庄重的脸色。

(78)京城:指长安。

(79)虾蟆(háma)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的地方。旧说董 仲舒葬此,门人经过这里,都下马步行,所以叫下马陵。后人误传为虾 蟆陵。

(80)教坊:唐高祖时设置的宫内教练歌舞的机构,唐玄宗又设内教坊和左 教坊、右教坊。这位弹琵琶的娼女当是挂名教坊,临时入宫供奉的。

(81)第一部:首席乐队。

(82)服:佩服。

(83)妆成:成妆,化好妆。

(84)每:常。

(85)秋娘:当时的一位名伎,唐时歌舞伎常用此名,这里借指貌美善歌的 歌伎。

(86)五陵年少:富贵人家子弟。五陵,指汉代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 陵,都在长安城北,是汉朝王公贵族的聚居处。

(87)争缠头:争先恐后地送缠头。争,争给,争送。缠头,古代赏赠给歌伎 的丝织品。

(88)红绡(xiāo):红色绫缎。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89)钿(diàn)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钿,用金玉珠宝等制 成的花朵形的首饰。篦(bì),一种齿很密的梳子。

(90)击节碎:随着音乐打拍子敲碎了。击节,打拍子。

(91)复:又,再。

(92)秋月春风:指一秋一春,即一年。

(93)等闲:白白地,随便。

(94)弟:指小于自己的歌伎。

(95)阿姨:指歌伎院中的老鸨。

(96)暮去朝来:一天过去,也指岁月流逝。

(97)故:陈旧,衰老。

(98)老大:年纪大了。

(99)浮梁:唐天宝间改设的县,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镇北浮梁,是个茶叶贸易 中心。

(100)去来:走了以后。来,助词,无义。

(101)妆泪:脂粉和眼泪。

(102)阑干:(泪水)纵横。

(103)重(chóng):更加。

(104)唧唧:叹息声。

(105)天涯:天边,这里泛指各地。

(106)沦落:沉沦流落,遭遇坎坷,失意无欢等。

(107)帝京:皇帝居住的京都,即京城长安。

(108)卧病:抱病,带病。

(109)终岁:一年到头。

(110)丝竹: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这里指音乐。

(111)黄芦:芦苇。

(112)苦竹:竹的一种,竹干较粗,笋味苦。

(113)何物:这里指什么声音。

(114)杜鹃:又名子规,鸣声凄切。相传古蜀国的一位国君名叫杜宇,又称望 帝,死后魂化杜鹃,鸣声凄切,常常啼叫得口角流血。

(115)春江:意指春江水流。

(116)花朝(zhāo):意指花开的早晨。

(117)秋月夜:秋夜月照的意思。

(118)还:即,便。

(119)独倾:独酌。

(120)呕哑嘲哳(ōu yā zhāo zhā):形容乐声杂乱难听。

(121)难为听:叫人听不下去。

(122)琵琶语:指琵琶上弹奏的乐调。

(123)暂:顿时。

(124)翻作:按曲填写歌词。

(125)良久:很久。

(126)却坐:退回原处重新坐下。

(127)促弦:把弦拧紧。促,紧,迫。

(128)凄凄:形容琴声悲切。

(129)向前:刚才。

(130)满座:所有在座的人。

(131)掩:掩面。

(132)江州司马:作者自指。

(133)青衫:黑色单衣,青,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

【大意】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送客到湓浦 口,听到船上有人在夜里弹琵琶,听那声音,十分清脆,有京城乐曲的韵 味。询问那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年 纪大了,容貌衰老了,嫁给商人做了妻子。于是我便命人摆酒,叫她畅快 地弹几曲。曲子弹完后,她神情忧郁,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 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上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心情 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位歌女的话语打动了,今晚才感到被贬的失意。 于是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并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为《琵 琶行》。

秋夜我来到浔阳江边为客人送行,枫叶和芦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 我和客人一同下马上船,想在船上举杯饮酒,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喝 醉了,心情也并不愉快,我怀着悲伤的情绪要与朋友分别之时,只见茫茫 的江水里沉浸着一轮明月。忽然听见江上传来琵琶的声音,我忘记了回 家,客人也忘记了开船。我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 停止了,琵琶女想要答话却又有些迟疑。把船划过去,请她过来见面,添 上酒把灯光拨亮些,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 琶,羞涩地遮住半边脸庞。她拧转弦轴,拨动弦线,试弹了两三下,还没 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声声弦音低沉抑郁,充满愁思,好像在诉 说不得意的身世。她低着头连续不断地随手弹奏,用乐声诉尽无穷的心 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先弹《霓裳》,后弹《六幺》。大弦声 音浊杂粗重犹如急风骤雨,细弦声音轻细好似儿女私语。大弦小弦交错 弹奏的声音,仿佛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清脆而圆润。那声音有 时像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有时像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 艰难。如正在凝成冰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冻结了,声音也 暂时停止。这使人觉得另有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透露出来,这时 虽没声音,却胜过有声。突然弦声弹响,就像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又像 带甲的骑兵急速冲出,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一 划,四根弦线同时发出像撕裂丝绸一样的声音。这时东边西边的船上都 静悄悄地没一点声音,只见倒映在江心的秋月又白又亮。

琵琶女迟疑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出庄重 的神色。她说自己本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十三岁就学 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队里。一曲弹完,曾使教琵 琶的师傅佩服,装扮之后常引起同行歌伎的妒嫉。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 先恐后地赠送礼品,弹完一只曲子,所得的红绡不计其数。打拍子敲碎 了钿头银篦,吃完美酒泼脏了血色的罗裙。欢乐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美 好的岁月就这样随随便便地度过了。共事的姐妹嫁给了军人,老鸨辞别 了人世,随着时光的流逝容貌衰老。门前冷清,车马越来越少,年纪大了 出嫁做了商人的妻子。商人看重钱财不在乎别离,上个月去浮梁买茶做 生意。我在江口独守空船,绕船伴我的只有明亮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 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梦中哭啼,搽了胭脂的脸上流满了一 道道红色的泪痕。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深为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感叹不已。彼此同 是沦落天涯的人,偶然相逢,又何必要曾经互相认识呢! 我自从去年辞 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 到头也听不到丝竹之声。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 黄芦苦竹。早上晚间能听见什么呢?只有杜鹃悲切的啼声和猿猴凄哀 的鸣叫。每当春江花晨和秋季月夜,我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难 道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那声音单调细碎实在难听。今夜听了你用 琵琶弹奏的乐曲,如同听到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亮。你不要推辞, 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她被我 的话感动得长久地站立在那里,然后退回原处坐下,把弦拧紧,琴弦发出 的声音变得更加急促。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满座的人再听弹 奏都忍不住掩面而泣。在座的哪位眼泪流得最多?我这个江州司马的 青衫已被泪水湿透了。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87-94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