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樛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樛木》南有樛木,(一) 南山弯弯的树呀, 葛藟累之。(二) 野葡萄儿缠着它。 乐只君子,(三) 快乐的人儿呀, 福履绥之。(四) 幸福降给了他。 南有樛木,南山弯弯的树呀, 葛藟荒之。(五) 野葡萄儿蒙着它。 乐只君子,快乐的人儿呀, 福履将之。(六) 幸福添给了他。 南有樛木,南山弯弯的树呀, 葛藟萦之。(七) 野葡萄儿绕着它。 乐只君子,快乐的人儿呀, 福履成之。(八) 幸福全给了他。 注 释 (一)朱熹:“南,南山也。木下曲曰樛。” (二)马瑞辰:“窃疑葛藟为藟之别名,以其似葛,故称葛藟。……此诗疏引陆玑云:‘藟,一名巨苽,似燕薁。《易释文》引草木疏作葛藟,一名巨荒。以葛藟二字连读。……’宋开宝《本草》注云:“蘡薁是山葡萄。’则葛藟,盖亦野葡萄之类。” (三)陈奂:“只,词也。……凡只,或在句中,或在句末,皆为语词。” (四)毛亨:“履,禄。绥,安也。” 马瑞辰:“《释诂》:‘履,禄同训。’《大雅》:‘天被尔禄。’《传》:‘禄,福也。’是福与禄,对文则异,散文则通。” (五)毛亨:“荒,奄也。” 陈奂:“奄与掩通。” (六)毛亨:“将,大也。” (七)朱熹:“萦,旋也。” (八)毛亨:“成,就也。” 陈奂:“《尔雅》:‘就,成也。’成就二字互训。……凡成皆有义也。” 注 音 樛jiu鸠 藟lei垒 累lei雷 乐luo洛 《樛木》葛藟累之②; 葛藤缠着它; 乐只君子③,快乐的人儿, 福履绥之④。幸福降临他。 南有樛木,南边弯弯树, 葛藟荒之⑤; 葛藤荫盖它; 乐只君子,快乐的人儿, 福履将之⑥。幸福佑护他。 南有樛木,南边弯弯树, 葛藟萦之; 葛藤围绕它; 乐只君子,快乐的人儿, 福履成之⑦。幸福陪随他。 [注释] ①樛(jiu)木:树干弯曲的树。②葛藟(lei):葛和藟是两种草本蔓生攀援植物。一说是一种草,状如葛藤,故称“葛藟”,亦可通。累:缠绕。③只:语助词。④福履:福禄,幸福。绥:通“妥”,下降的意思。《礼记·曲礼》“大夫则绥之”句,“疏”曰:“绥,下也。” ⑤荒:掩蔽。⑥将:扶助,帮衬。⑦成:与“就”互训,“就”是接近的意思,有主动来亲近的涵义,如“就近”、“移樽就教”之“就”。 [赏析] 这是祝贺新婚男子的赞歌,三章反复回环,不仅体式、句法完全相同,而且每章只在二、四两句各换了一个字,略加变化,诗意集中,节律整齐统一。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子出嫁后依附丈夫,有如藤萝之依附树木,因此古代常连类设比。同时,藤和树的缠绕也可象征关系的亲密无间。《文选》潘岳《寡妇赋》有“顾葛藟之蔓延兮,托微茎于樛木”一句,李善注道:“言 二草之托樛木,喻妇人之托夫家也。”李注正是用这首诗来解释潘赋的。传统的解释说这首诗是姬妾赞美后妃,称颂她能宽容和庇护下人,而没有嫉妒之心,《诗序》和朱熹的《诗集传》都是如此。朱熹还因诗中“乐只君子”一句分明是指男子,特意曲解为“君子,自众妾而指后妃,犹言‘小君内子’也”,为之穿凿弥缝。直到清人戴震,虽然不同意《诗序》和朱说,但仍认为是“下美上之诗”。崔述《读风偶识》又据此揣测为“或为群臣颂祷其君亦未可知”。如果要依此来穿凿解释,那么这首诗应该是一首明里称颂暗中讽刺的诗,因为“樛木”是下端弯曲的恶木,把君王形容成樛木,不是讽刺是什么! 因为曲解为姬妾称颂后妃或下美上之诗,所以各章第四句的“绥”、“将”、“成”等字,也就只好释义为“安”、“扶助”、“成就”以配合之,将朴素的民歌解释得格外深曲。 如果不受传统附会的束缚,直接从诗的本意求之,就一点也没有什么高深费解之处。诗的比兴也是当时最习惯的手法,例如“南有樛木”两句在《小雅·南有嘉鱼》一首中,也出现过“南有樛木,甘瓠纍之”这样相同的句子,和后妃、上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