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楚人谚》 - 汉·司马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楚人谚》 - 汉·司马迁

[汉]司马迁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季布,楚人,司马迁《史记·季布列传》说他以“为气任侠,有名于楚”。曾追随项羽,与刘邦争天下。汉文帝时,官河东太守。

秦末汉初,我国的商品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贵金属黄金登上了货币的宝座。凭借货币的魔力,一定量的黄金可以直接看成任何价值相当的商品。黄金百斤,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价值量。这里的“百”,并非确数100,而是一个极大的概数,因此,后代把这个谚语概括成成语时,是“千金一诺”或“一诺千金”。这样一来,“得黄金百斤”,本身就意味着得到大量的商品,能极大地满足得到它的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幸福,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在楚人的心目中,得到季布的一句应答、一个承诺,远比得黄金百斤要珍贵得多。事情十分明显,能够用黄金购得的只是商品,季布的一诺却是任何数量的黄金都买不到的,是无价之宝,因为它不是商品。季布的一诺,体现的是当时社会伦理道德中的一种值得人人称颂的规范。

司马迁在《季布列传》中说季布“为气任侠,有名于楚”,不为权势所屈,济困扶危,说得到,做得到,所谓“言必信,行必果”,口心一致,言行一致。这是一种真诚的交友之道,季布具有这种品格,因而博得了楚人毫无保留的信赖。“一诺”只是季布真诚的交友之道的外部表现形式。

从创造谚语的楚人的角度看问题,这种真诚的交友之道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行为规范,不仅黄金百斤不能与它等价,就是千金也买不到。季布在跟随项羽的时候,曾多次弄得刘邦狼狈不堪。刘邦当上皇帝以后,下令以千金的重价购求季布,并以“罪及三族”的严惩吓唬藏匿季布者,但是楚人藏匿了他,鲁人朱家为他当说客,通过滕公说服刘邦赦免了他。这些人置千金和“罪及三族”于不顾,说明了在他们看来,季布所具有的品格是千金买不到,“罪及三族”换不来的。这样一来,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个谚语,表述了一种社会思想:以金钱作为维系朋友关系的纽带是不可取的,唯有一颗真诚的心,才能赢得信赖,使友谊长存。


《楚人谚》 - 汉·司马迁 - 哲理诗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楚人谚》 - 汉·司马迁

[汉]司马迁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季布,楚人,司马迁《史记·季布列传》说他以“为气任侠,有名于楚”。曾追随项羽,与刘邦争天下。汉文帝时,官河东太守。

秦末汉初,我国的商品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贵金属黄金登上了货币的宝座。凭借货币的魔力,一定量的黄金可以直接看成任何价值相当的商品。黄金百斤,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价值量。这里的“百”,并非确数100,而是一个极大的概数,因此,后代把这个谚语概括成成语时,是“千金一诺”或“一诺千金”。这样一来,“得黄金百斤”,本身就意味着得到大量的商品,能极大地满足得到它的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幸福,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在楚人的心目中,得到季布的一句应答、一个承诺,远比得黄金百斤要珍贵得多。事情十分明显,能够用黄金购得的只是商品,季布的一诺却是任何数量的黄金都买不到的,是无价之宝,因为它不是商品。季布的一诺,体现的是当时社会伦理道德中的一种值得人人称颂的规范。

司马迁在《季布列传》中说季布“为气任侠,有名于楚”,不为权势所屈,济困扶危,说得到,做得到,所谓“言必信,行必果”,口心一致,言行一致。这是一种真诚的交友之道,季布具有这种品格,因而博得了楚人毫无保留的信赖。“一诺”只是季布真诚的交友之道的外部表现形式。

从创造谚语的楚人的角度看问题,这种真诚的交友之道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行为规范,不仅黄金百斤不能与它等价,就是千金也买不到。季布在跟随项羽的时候,曾多次弄得刘邦狼狈不堪。刘邦当上皇帝以后,下令以千金的重价购求季布,并以“罪及三族”的严惩吓唬藏匿季布者,但是楚人藏匿了他,鲁人朱家为他当说客,通过滕公说服刘邦赦免了他。这些人置千金和“罪及三族”于不顾,说明了在他们看来,季布所具有的品格是千金买不到,“罪及三族”换不来的。这样一来,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个谚语,表述了一种社会思想:以金钱作为维系朋友关系的纽带是不可取的,唯有一颗真诚的心,才能赢得信赖,使友谊长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