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桑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桑扈》


诗颂某诸侯的德行,屏障万国,并为各国诸侯榜样,自己也受福无疆。
交交桑扈,(一) 飞来飞去的白𫜫鸟,
有莺其羽。(二) 多漂亮呀那羽毛。
君子乐胥,(三) 人儿喜洋洋,
受天之祜。福呀从天降。

交交桑扈, 飞来飞去的白𫜫鸟,
有莺其领。(四) 多漂亮呀颈上毛。
君子乐胥,人儿喜洋洋,
万邦之屏。(五) 万国的屏障。

之屏之翰,(六) 这屏障,这栋梁,
百辟为宪。(七) 诸侯们将他做榜样。
不戢不难,(八) 多随和,多谨慎,
受福不那。(九) 受的福气大无疆。

兕觥其觩,(十) 弯弯的那牛角杯,
旨酒思柔。(十一) 酒儿香,酒儿美。
彼交匪敖,(十二) 不侮慢,不骄傲,
万福来求。(十三) 万般幸福聚成堆。


注 释
(一)郑玄:“交交,犹佼佼,飞往来貌。桑扈,窃脂也。”
何楷:“窃脂者,浅白色也。今二四月间采桑之时,见有小鸟,灰色,眼下正白,俗呼白𫜫鸟是也。”
(二)毛亨:“莺然有文章。”
王先谦:“有莺,犹莺莺也。莺莺,形容羽领文章之美。”
(三)朱熹:“胥,语辞。祜,福也。”
(四)毛亨:“领,颈也。”
(五)严粲:“曹氏曰:‘屏,塞门,所以蔽外也。’”
(六)朱熹:“翰,幹也。所以当墙两边障土者也。”
陈奂:“之,犹是也。之屏之翰,犹是屏是翰也。”
(七)郑玄:“辟,君也。”
朱熹:“宪,法也。言其所统之诸侯,皆以之为法也。”
(八)马瑞辰:“按戢当读为濈。《说文》:‘濈,和也。’又与辑通。……难当读为戁。《说文》:‘戁,敬也。’不戢不难,言和且敬也。两不字皆语词,戢与难,皆省借字。”
(九)马瑞辰:“按《尔雅·释诂》:‘那,多也。’……不,为语辞。”
(十)朱熹:“兕觥,爵也。觩,角上曲貌。”
(十一)陈奂:“思柔与其觩对文,则思与其,皆为语辞。”
马瑞辰:“按《说文》:‘腬,嘉善肉也。’字通作柔。……柔之义为嘉善。……思为语辞。旨酒思柔,犹云饮酒孔嘉。”
(十二)王引之:“彼亦匪也,交亦敖也。襄八年《左传》引《诗》如匪行迈谋。杜注:‘匪,彼也。’匪可训为彼,彼亦可训为匪。交之言姣也。《广雅》:‘姣,侮也。’字通作佼。……然则彼交匪敖者,匪交匪敖也。匪交匪敖者,言乐胥之君子,不侮慢、不骄傲也。”
(十三)王引之:“求与逑同。逑,聚也。言万福来聚也。”

注 音
扈hu户 莺ying英 翰han汉 辟pi譬 戢ji集 难nuo挪 那nuo傩 兕si寺 觥gong肱 觩qiu求

《桑扈》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桑扈》

 交交桑扈,小巧玲珑青雀鸟,


有莺其羽。彩色羽毛多俊俏。


君子乐胥,祝贺诸位常欢乐,


受天之祜。上天赐福运气好。



交交桑扈,小小青雀在飞翔,


有莺其领。头颈彩羽闪闪亮。


君子乐胥,祝贺诸位常欢乐,


万邦之屏。各国靠你当屏障。



之屏之翰,为国屏障为骨干,


百辟为宪。诸侯把你当典范。


不戢不难,克制自己守礼节,


受福不那。受福多得难计算。



咒觥其觩,牛角酒杯弯又弯,


旨酒思柔。美酒香甜性儿软。


彼交匪敖,不求侥幸不骄傲,


万福来求。万福齐聚遂心愿。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君子:指参与周王宴会的诸侯群臣。乐胥:即乐兮。胥,犹“兮”,语气词。②祜:福气。③之:是。④百辟:辟,是国君,指各国诸侯。宪:法。⑤难:通“傩”,谨慎之意。⑥那(nuo):多。⑦兕觥:牛角制的酒杯。觩(qiu):牛角弯曲的样子。⑧旨酒:美酒。思:语气词。柔:酒性柔和。⑨匪敖:不傲慢。⑩求:聚。



[赏析] 这是周王大宴诸侯时的祝酒诗。《诗序》中说:“《桑扈》,刺幽王也,君臣上下,动无礼文焉”。看来诗序解释此诗,算是解对了的。所说的“刺幽王”,是指此诗产生于周幽王时代。周幽王,宠褒姒,废太子,暴虐无道,骄奢淫逸,经常大宴诸侯,“君臣上下,动无礼文”,最后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而趋于灭亡。《小雅》是西周人的作品,本诗所写的情况,也只有在西周时,政治上表面稳定,尚未大坏,才能有这样的天子飨诸侯之事。若在东周“礼崩乐坏”的时期,诸侯兼并,大国争霸,像这样天子请诸侯吃酒的场面断难出现。朱熹也说:“此亦天子燕诸侯之诗。言交交桑扈,则有莺其羽矣。君子乐胥,则受天之祜矣。颂祷之辞也。”(《诗集传》)此说甚是,清楚明白地指出此诗为“朝会既毕而宴诸侯”(李光地《诗所》),因而使得“此诗词义昭然,故为天子燕诸侯之诗无疑”(方玉润《诗经原始》)。考《左传》成公十四年“卫侯飨苦成叔、宁惠子相。苦成叔傲,宁子曰:‘苦成家其亡乎? 古之为飨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也。故《诗》曰:‘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今夫子傲,取祸之道也”。此段记载,正为本诗作一注脚,说明了骄奢误国的道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我们从本诗的“觥筹交错”之中,窥见其必然趋于覆亡的命运。只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才是治国之根本,这就是从此诗背后所体会出的至理,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于“颂祷中寓箴规意”(《诗经原始》),对后世亦敲起了响亮的警钟


全诗共四章。


第一章,是写君子之才智足以受福。诗以“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兴起,而喻君子富于德才。“交交桑扈”词,与小雅中的《小宛》句同,可见此种说法,在当时颇为流行。朱熹在《诗集传》中说:“交交,飞往来之貌;桑扈,窃脂。”前人望文生义,误解为因窃人脯肉脂膏而得名。实际上窃脂为浅白色,是一种斑鸽类的鸟名。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的“桑扈”条说:“此鸟今谓之蜡嘴。性甚慧可教。色微绿,嘴似蜡,言浅有脂色也。”陈子展《诗经直解》中亦说:“桑扈虽食谷物果树嫩叶种子,而以肉食昆虫为主,故得视为益鸟焉。”此种益鸟有祥瑞之意,用以兴起喻说有才智之人,是颇为恰当的。桑扈飞翔在空中,有色彩艳丽的羽毛,而君子聚集在宴会上,也都是富有才智之辈,两相协调,互为生色,有着精微传神之妙。“君子乐胥,受天之祜”二句收束,正好是以鸟衬人,说明达官贵人们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还要举杯祝福,实在是恬不知耻。这样的寄寓,言近旨远,有令人深省的意趣。


第二章,是写君子之才智足以安邦。诗笔还是从“交交桑扈”写起,不过所写的不是莺“羽”,而是莺“领”。《诗毛氏传疏》:“《文选·潘岳〈射雉赋〉》:‘莺绮翼而𫏩挝,灼绣领而衮背。’莺绮翼即莺羽,灼绣领即莺领。 此正用诗义。”可见“羽”与“领”,都是指桑扈身上美丽的羽毛。极言羽毛之美,是为衬托君子的才智之高。然后用“君子乐胥,万邦之屏”收束,是说明其能为万邦的屏障,作捍卫国家的干城。即朱熹所说的“言其能为小国之藩卫,盖任方伯连帅之职者也”(《诗集传》)。这分明是吹捧之词,是他们在酒席桌上口吐狂言,阿谀奉承,实际上并无此本领。若真有如此本领,周王朝也不会迅速趋于覆亡的。《诗毛氏传疏》:“屏、蔽双声。《玉藻》云,诸侯之于天子,其在边邑曰某屏之臣。某屏,亦蔽也 ”看来屏又有专指边臣之意,是说好似用屏风遮蔽外来的风,其边臣负有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是坚不可摧的屏障。


第三章,是写君子因功高而能受敬。此章承接上文,说君子对外像屏风,护卫国家的领土而神圣不可侵犯,而其对内又像擎天柱,支撑着国家大厦而不会倾覆。诗中所说的“之屏之翰”,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屏,蔽也”;“翰,干也”(朱熹《诗集传》),作屏障,为干柱,都是极言重要,说明在宴会上就座的全是国家的元老重臣,他们能保卫国家安全,堪称为各国诸侯的楷模。所谓“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也是恭维的谀词,我们只有从反面去领略其意思。清人朱鹤龄在《通义》中说:“之屏之翰,百辟为宪,即维周之翰,四国于蕃;文武吉甫,万邦为宪也”总之,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国有干城负重任,自然是极为重要的,可惜这些“君子”,统是酒囊饭袋,均系无能之辈。他们的“不戢不难”(无不谨慎而又规矩),是应该剥去的伪装,而“受福不那”(尽情地享受福泽),才为真正追求的实质。


第四章,是写君子之不居傲而能成事。前面三章是祝词,均为泛说,似与宴会无关,此段收拢诗笔,再写宴会盛况。宴会上总少不了“酒”和“杯”,所以诗从这里写起。“兕觥其觩,旨酒思柔”,正是写的上述两样东西。意思是说,兕觥是那样的弯曲,甜酒是这样的柔美。姚际恒说:“兕性刚好触,故以其角制为觥饮酒,所以寓鉴戒之意,使人不敢刚而傲也。”(《诗经通论》)看来写酒杯也暗含有寓意,告戒参与宴会的人,不要居功自傲。只有这样,才能成事,否则是一切落空,化为乌有。假如不过激,不居傲,万福也就汇合而来。目的是为了享福,诗人也一针见血地将其挑开。《诗经》中有“万福攸同”、“万福既同”、“百禄是遒”、“百禄是总”等,都与本篇的“万福来求”意同。诗的最后两句是说:“交际之间,无所傲慢,则我无事于求福,而福反来求我也。”(朱熹《诗集传》)这样的解说,固然无可非议,但事实总难与之相合,诗人的曲笔正说,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厦将倾,祸在蛀虫,那些只知“受天之祜”、“受福不那”的蛀虫的存在,便是国家将亡的征兆,我们可以从灯红酒绿的宴会上,窥见树倒猢狲散的场景。


本诗貌似颂词,实则讽刺,诗笔从反面正说,让人去体会其幽微奥妙。什么“万邦之屏”、“百辟为宪”,均为反语,有着幽默之感。在幽默与热烈的幕后,隐藏着危机。那些傲慢、贪婪和愚蠢的君子,只知享受“万福来求”,根本不考虑国家安危,最后必将在“旨酒思柔”之中沉沦。面对社会的危机,诗人始终保持一种声色不变的幽默感,煞有介事地缓缓叙述,直陈其事。没有指责黑暗,但却心事沉重,使人从反面去观察问题。此外,诗句前后蝉联相接,一气贯串,形成完整的有机体。例如说了“万邦之屏”,紧接“之屏”二字,进一步又说“之屏之翰”,把诗意引向深入一层。这在修辞手法上称为顶针,“君子乐胥”两次出现,亦有反复强调,加深印象的效果,语意也是互相关联的,使人感到文气流畅。诗中所写的宴会场面,是宏伟而热闹的,但诗句却是怨而不怒,在平和冲淡之中显示情趣盎然。

古代文学作品《桑扈》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 可可诗词网

《桑扈》

《桑扈》

《诗经·小雅》篇名。《毛诗序》说:“《桑扈》,刺幽王也。君臣上下、动无礼文焉。”汉郑玄《毛诗传笺》:“动无礼文,举事而不用先王礼法威仪也。”宋朱熹《诗集传》:“此亦天子燕诸侯之诗。……颂祷之词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词义昭然,的为天子燕诸侯之诗无疑。然颂祷中寓箴规意,非上世君臣交儆,未易有此和平庄雅之音。”今人高亨《诗经今注》:“这是一首为‘君子’颂德祝福的诗。诗中所谓‘君子’.是万邦的屏翰,‘百辟’的典范,应该是周王朝的执政者。”程俊英《诗经译注》:“这是周王宴会诸侯的诗。”此说,是。本诗赋、比、兴兼用,以情写景,层次井然有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