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易元吉獐猿图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易元吉獐猿图歌》
秦观 参天古木相缪枝①,嵌空怪石衔清漪。 两猿上下一旁挂,两猿熟视苍蛙疑。 萧萧丛竹山风吹,海棠杜宇相因依。 下有两獐从两儿,花餐草啮含春嬉。 易老笔精湖海推,画意忘形形更奇。 解衣一扫神扶持②,他日自见犹嗟咨。 金钱百万酒千鸱③,荆南将军欣得之。 老禅豪取橐为垂,白昼掩门初许窥。 房栊炯炯明冬曦④,榛丛羽革分毫厘。 残编未终且归读,岁暮有闲重借披。 【注释】 ①相缪枝:树枝互相绞结。②解衣:形容画家作画时的状态,语出《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图画,众史皆至。……公使人觇之,则解衣般礴,赢。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③鸱(chi):盛酒器皿。④橐(tuo):盛物袋子。⑤炯炯:明亮。 【评说】 本诗选自厉鹗《宋诗纪事》卷二六。 秦观(1049—1100),宋代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苏轼学生,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神宗元丰八年(1036)进士及第,苏轼以贤良方正荐除秘书省正字,历仕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杭州通判。绍圣初,坐党籍,徙郴州、雷州。徽宗朝赦回,卒于藤州。工诗词,尤以能词称,清丽和婉,深有情致。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易元吉,宋代画家,字庆之,长沙(今属湖南)人。天资颖异,擅四季花鸟,獐猿孔雀等。受赵昌“写生”的影响,他寻访名山胜川,细心观察自然景物和野兽生活习性;还在家里营造园圃,开凿池沼,种植花草树木,驯养水禽山兽,以便观察它们的生态。他所画动植物“如生”(汤垕《画鉴》)富有天趣。米芾评他的花鸟画“徐熙后一人而已”(《画史》)。治平元年(1064),召入宫廷,画花石、珍禽、猿獐,奉诏画《百猿图》。据米芾《画史》记载,说他遭到其他画家嫉妒,“竟为鸠死”,死于非命。传世作品有《聚猿图》、《猴猫图》等。 这首题画诗分四层写。前八句为第一层,表现画面景物。易元吉常将獐猿等动物放在山石树竹的优美环境中加以描画,所以,这八句诗,两句写植物,两句写动物,交互推进,使动、植物相得益彰。四句先写猿。画面上有四只猿,两猿倒挂在树枝间,两猿定睛观看山蛙,它们生活在古木参天、怪石嵌空、清水涟漪的环境里。四句再写獐。画面上有四只獐,两只小獐随从两只大獐,啮草餐花,在春光中尽情嬉戏,它们生活在山风吹竹萧萧作响,海棠杜鹃烂漫开放的环境里。诗句准确地传达出易元吉画面上猿獐的生态和神情。 “易老笔精湖海推”以下四句为第二层,赞美易元吉的画艺。易元吉笔墨精妙,为天下人推重。他作画注重写生,也重视“画意”。一旦“画意忘形”时,想象更为奇特,笔下便出现“形更奇”的效果。作画时,易元吉解下衣服,不拘形迹,挥洒笔墨,像有神灵扶持;异日自己重新看到这些画,也为之嗟叹不已。历来画论家都肯定易元吉在写生方面的成就,如邓椿《画继》说:“多游山林,窥猿獐禽鸟之乐,图其天趣。”秦观却进而指出易元吉既重形又重意、既重形似又重神似的创作实践和艺术观念,是难能可贵的。 “金钱百万酒千鸱”以下四句为第三层,记述易元吉《獐猿图》的流传过程。先是“荆南将军”用金钱和美酒欣然获得这幅画;后是“老禅”用下垂的钱袋换取此图,视为至宝,白天关了门才肯展画观看。这四句诗从易元吉画价重的角度,衡量《獐猿图》的艺术价值,这种表现手法,与王安石用“华堂岂惜万黄金”形容惠崇画艺术价值的手法相仿。 最后四句为第四层,描写观画感受。冬日晴天,在画主人家明亮的房栊里观画,画上树木的枝叶、禽兽身上的羽毛和皮毛,都看得清清楚楚。结尾二句,是说自己不能久留,还得回家读书,因此提出了到年终有空闲时再来披图展玩的愿望。诗人用“看不足”,观画意犹未足的艺术意想,赞颂易元吉《獐猿图》之精妙,与上面诗意遥相呼应,起着收结全篇的艺术作用。秦观在再现画面景物以后,紧接着赞扬画家的艺术造诣,阐发形意相生的画理,叙写此画的流传过程,最后抒写观感,层层铺叙,不断拓展诗思,使本诗成为一篇结构非常完整,含蕴量非常丰富、“神王气完”的长篇题画诗。 《易元吉獐猿图歌》
秦观 参天古木相缪枝,嵌空怪石衔清漪。 两猿上下一旁挂,两猿熟视苍蛙疑。 萧萧丛竹吹山风,海棠杜宇相因依。 下有两獐从两儿,花餐草啮含春嬉。 易老笔精湖海推,画意忘形形更奇。 解衣一扫神扶持,他日自见犹嗟咨。 金钱百万酒千鸱,荆南将军欣得之。 老禅豪取橐为垂,白昼掩门初许窥。 房栊炯炯明冬曦,榛丛羽革分毫厘。 残编未终且归读,岁暮有闲重借披。 秦观(1049—1100),宋代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除蔡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杭州通判。绍圣初,坐党籍,削秩,监处州酒税。徙彬州、雷州。徽宗朝赦还,至藤州,卒。他工诗善词,尤以能词称,词作多写男女情爱,也有感伤不遇之作,清丽和婉,深有情致。有《淮海集》、 《淮海居士长短句》。 易元吉,宋代画家。字庆之,长沙(今属湖南)人。初专攻花鸟,后来看到赵昌画,深为叹服,因游荆湖间(今湖北、湖南一带),寻访名山胜川,细心观察自然景物和野兽的生活习性。他还在自己家里,营造园圃,开凿池沼,种植花草树木,驯养水禽山兽,伺机观察它们的动静游息之态。他善于写生,所画动植物“如生” (汤垕《画鉴》),富有天趣。米芾评他“徐熙后一人而已” (《画史》),《宣和画谱》说他“写动植之状,无出其右者。”治平元年(1064),召入宫廷,画花石、珍禽、猿獐,奉诏画《百猿图》。画院中的其他画家嫉妒他的才能, “竟为人鸩” (米芾《画史》),死于非命。传世作品有《聚猿》、 《猴猫》等图。 秦观的这首题画诗,从画面落笔。 前八句表现画面景物。易元吉的画,常将獐猿等形象放在山石树竹的优美景物中描画,秦观正是窥得易元吉构图的特征,因此诗意也便两句、两句地交互推进,动、植物相得益彰。先写猿。“参天古木相缪枝,嵌空怪石衔清漪”两句,描写群猿生活在古木参天、怪石嵌空、清水涟漪的环境里, “两猿上下一旁挂,两猿熟视苍蛙疑”两句,描写猿猴两两为伴,或则“上下一旁挂”,倒挂在树枝间,或则“熟视苍蛙疑”,定眼观看青黑色的山蛙。如果不是经过画家的精心观察,是无法将群猿的生态如此传神地描画出来的。参看北宋诗人刘挚的《易元吉画猿》: “枝间倒挂秋山猿”、 “老猿顾子稍留滞,小猿引臂劳攀援。”范成大《题易元吉〈獐猿〉两图》: “猿啼雨动叶,机熟两忘情。”我们真为易元吉的精细观察力和惊人的表现力,赞叹不已。后四句写獐。 “萧萧丛竹山风吹,海棠杜宇相因依”两句,描写群獐生活在山风吹竹萧萧作响、海棠杜鹃烂漫开放的环境里。杜宇,即杜鹃,花名,又名映山红。 “下有两獐从两儿,花餐啮草含春嬉”两句,极意形容群獐的生活情态,它们啮草、餐花,在春光中尽情嬉戏,富有真趣。范成大《题易元吉〈獐猿〉两图》: “择食麕相唤,无人意不惊”,其意境与本诗十分相似,都能准确地传达出易元吉画面上獐子的神情。 “易老笔精湖海推”以下四句,赞易元吉画艺。易元吉画笔精妙,为天下人推重。他作画强调写生,注重艺术真实,但也重视“画意”。因为他对獐猿作过深入的观察,熟谙它们的生活习性,一旦“画意忘形”的时候,深厚的生活基础为他的艺术想象增添了飞翔的翅膀,落想更为奇特,如像“神扶持”,像有神灵扶持,笔下出现了“形更奇”的艺术形象,异日自己看到这些画,也会嗟叹不已。秦观的艺术见解,极为精辟。历来画论家都褒奖他在“写生”方面的成就,邓椿说他:“多游山林,窥猿獐禽鸟之乐,图其天趣”。 (《画继》)徐沁《明画录》指出明代“写生有两大派,大都右徐熙、易元吉”。秦观却更深一层地评论了易元吉既重形似又重神似,形意相生的艺术观念和创作实践,可见易元吉在北宋花鸟画改革的浪潮里所作的贡献,决不局限于“写生”一端。 “金钱百万酒千鸱”以下四句,用诗的语言记述易元吉这幅《獐猿图》的流传过程。先是“荆南将军”用金钱和酒欣然获得这幅画。鸱(chi),盛酒器。后是“老禅”用“橐为垂”的钱财豪取得画,视为至宝,白天关了门才许展画观看。橐(tuo),盛物袋子。橐为垂,表示钱财又多又重。这四句诗,从易元吉画价重的角度,形容《獐猿图》的艺术成就,这与王安石用“华堂岂惜万黄金”形容惠崇画的价值,使用了相同的手法。 “房栊炯炯明冬曦”以下四句,描写观画的感受。冬日晴天,秦观在画主人家明亮的房栊里观画,画上树木的枝叶,禽兽身上的羽毛和皮毛,都分辨得清清楚楚。结尾两句诗,是说诗人鉴赏、赞叹易画之后,意犹未足,可是还须归家读书,不能久留,因此提出了到年终有空闲时再来披图展玩的愿望。尾句与以上各层诗意,遥相呼应,起着总收全篇的艺术功能。 这首诗运用七言长篇歌行的样式写成,以常见的题画诗的写法结构全篇,在再现画面内容后,紧接着赞扬画家的艺术造诣,顺带阐发画理,叙写此画传流过程,抒写观画感受,层层铺叙,不断拓展诗思,使本诗成为含蕴量非常丰富的长篇题画诗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