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明镜》周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明镜》周刊 《明镜》周刊Der Spiegel德国唯一的一家政治性新闻周刊,1946年英国占领军几名军官在汉诺威创办,原名为《本星期》。1947年周刊易主,由德国人奥格斯坦继续创办。1952年,周刊编辑部迁往汉堡。早在1949年,《明镜》周刊的创办者就把这份出版物从内容到形式都确立了下来,并制定了“明镜章程”。这规定:“《明镜》是一份新闻杂志”。章程要求《明镜》富有现实意义;集中格调较高的新闻;富有趣味性。它的发行人鲁道夫·奥格斯坦被看作是德国新闻界“民主主义冲锋大炮上的高射炮手”。他和他的编辑部同仁为办好这份杂志,四十多年一直努力探索,致力于克服周刊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幼稚病,在新闻报道领域形成了著名的“明镜风格”:首先,这家周刊的特点是时事性和政治性。它以刊载严肃的政治新闻和社会新闻为主,及时地报道世界上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追踪报道世界重要事件时,往往能及时发现事件的最新动向,并给读者有益的启示。其次,这家周刊善于利用丰富的背景材料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挖掘工作,不断探索对事件本质意义的认识,采集各种观点对事件进行补充的解释和说明,常常对问题的实质提出全新意义的观察和讨论。每一期《明镜》周刊,都有吸引读者的富有创见和独到之处的新内容。另外,这家周刊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富有批评精神和战斗性,把探讨社会弊端,揭露社会阴暗面作为自己的宗旨。这些揭露性报道往往引起社会震动,也常常成为德国人每周的热门话题。但那些无情的揭露和犀利的措词经常招致非议,也使这家周刊树敌过多。其消息中的夸大失实也给它带来一些不良名声。在文风方面,《明镜》周刊的特点是“朴素、简洁、明了”。发行人鲁道夫·奥格斯坦认为,繁琐的文风只能吓退读者。《明镜》周刊的用词,应是德国人惯用的日常用语,力求直观明了,简洁易懂,力避各种陈词滥调,废话空话及廉价的公式化文风,使读者看到《明镜》的文章就爱不释手,立即愉快地、轻松地通览全篇。由于《明镜》周刊编辑部的种种努力,这家周刊已经成为著名的德文杂志。它在德国政界,尤其在知识界、新闻界影响极大,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舆论领袖的角色。根据调查,有82%的德国新闻工作者经常阅读《明镜》周刊,以期从中推断出舆论导向供其它新闻媒介借鉴。自1968年来,《明镜》周刊发行量为90~100万份之间。 ☚ 明星 明镜事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