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无题诗,无题是无可命题,或者是内容复杂,题不尽意,或者是涉及隐私,无法明言。李商隐的无题诗大都写艳情。本诗是一首情诗,表现男女之间相爱相知而又相离相思的复杂微妙感觉。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 是时间: 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 “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画楼西畔桂堂东” 是地点: 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 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 写相知之深: 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身无” 与 “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 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木三分。
清晨,在鼓声的催促下,诗人叹惋着,极不情愿地要去官衙应 差;他沮丧地骑着马,走在通往所供职的秘书省的路上,忽然觉得自己像 漫天飞舞的蓬草一样,漂泊无依,没有归所,且要日复一日地从事这枯燥 乏味的校书工作。面对这种无聊的薄宦生涯,诗人早已产生一种厌倦感, 宦途凄凉、长久不遇始终是诗人解不开的郁郁愁结。
他开始追忆起昨宵的愉快生活。那真是美妙的夜晚:微风袭来,满堂 洋溢着清凉舒爽的气息,漆黑的夜空洒满着忽闪忽闪的星星,那是多么的 温馨可爱。尤其那雕绘着各种美丽图案的小楼和馨香桂木构造的厅堂, 长久地定格在诗人的脑海里,迟迟不能忘怀。显而易见,这里铭刻着诗人 美好的回忆。
他突然叹了口气,暂时从记忆中游离开来,继而陷入一阵莫名的冥思 苦想。他想到了结伴成双、比翼双飞的彩凤,却又懊恼自己没有那幅美丽 的翅膀;正在悔恨间,他又似乎豁然开朗,纵使没有翅膀,但彼此只要心心 相印,也会如灵异的犀角那样有一条白线贯通。啊,原来诗人一直是为爱 情所困扰,相爱的双方未必要朝夕相守,只要彼此的感情存在,总会有心 灵的感应和契合。诗人的这句感慨,曾经感动了多少恋爱的男女,使他们 持续的获得慰藉,从而流播人口,传唱不衰,成为千古名句。
诗人的脸上渐渐洋溢出满足的笑容,他又沉湎在对昨夜游戏的回忆 中了。房间里熊熊燃烧的蜡烛,照红了大家的脸庞,桌几上端放着香气迫 人的春酒。在这暖融融的温馨环境中,人们时而隔座猜测传钩在谁的手 中,时而分队猜测巾盂里的藏物,大家玩得很投人很开心。而在这“送 钩”、“射覆”的游戏中,诗人和意中人,两两相遇,或者是眉目示意,或者是 互相协助,默默地传递着脉脉的情意。
突然,诗人从美好的回忆中惊醒,又不得不面对苦闷的现实。他开始 为爱情的阻隔而陷入深深的怅惘,忽而联想到自己飘如转蓬的凄凉身世, 那种汇聚起来的不幸感越发显得浓郁,但又看不到冲破现实的曙光,诗人 的悲观情绪可想而知。
这首诗大约写于开成四年(833)诗人在长安做秘书省校书郎的时候。对于诗的内容,历来解说纷纭,但从诗中明显描写的生活内容来看,似是诗人有所爱慕,和这个人心息相通,却不能在一起的情形。
诗的内容是追忆昨夜所参加的一次盛大的富贵人家后堂宴会。首联二句写宴会的时间、地点。起句轻笔烘染,“昨夜”重迭,句中自对,极富咏叹情调。星辰好风,渲染良夜气氛,是时间; “画楼西畔”、“桂堂”之东,乃盛宴良会之所。颔联二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设喻新颖巧妙,措辞圆转流丽,说彼此虽不能相亲相接效彩色凤凰双双飞舞,心则可以如灵犀一线,相通相应,用形象的比喻抒发了对于意中人的一往情深。灵犀,指犀牛角,传说犀牛是灵异之兽,角上有条白纹,从角端直通大脑,感应灵敏,因此称灵犀。这里借喻彼此心意相通,二句遂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颈联写宴会上的热闹场面。送钩,将钩藏于手中叫人猜的游戏。相传汉武帝的钩弋夫人,少年时两手拳曲,武帝亲自给她掰开,得一玉钩,她的手便伸展开了,从此出现了送钩的游戏。分曹,分队;射,猜。射覆,将东西放在盆下面让人猜的游戏。送钩、射覆,酒暖灯红,觥筹交错之间,双方目成心会情之可想。尾联则写晨鼓催人,不得久留,走马应官,赴职兰台,不禁有身如转蓬之叹。
这首诗分别描写两种情况,前六句写“昨夜”参加盛宴,流露出强烈的艳羡之情;末二句写拂晓听鼓应官,抒发身如转蓬、困顿失意之慨。中间二联,颔联实境虚写,颈联又虚境实写。从而,在对照与映衬之下,将自己的怅惘情怀表现得十分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