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核枇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无核枇杷》秀水朱某与某道士善①。观中有枇杷二株②,熟时,每饷朱③,俱无核。朱诘其故④,道士以“仙种”对⑤。朱终不信。 道士素善啖⑥,尤嗜蒸豚⑦。一日,朱邀之,命仆市一豚肩而归⑧,故令道士见。不逾晷⑨,即出以佐餐,融熟甘美,饱啖而罢。因问朱以速化之法⑩。朱曰:“果有小术,欲以易枇杷种耳(11)。”道士曰:“此无他,于始花时,镊去其中心一须耳。”朱曰:“然则吾之馔(12),乃昨所烹者也。”各抚掌而散(13)。 (《秋灯丛话》) 注释①秀水——今浙江嘉兴县。善,友善,交好。②观(guan)——道教庙宇。③饷(xiang)——同“飨”。用食物款待人。④诘——追问。⑤对——应答。⑥素——向来。啖(dan),吃。⑦豚(tun)——本义为小猪,此处指下文“豚肩”,即猪肘。⑧市——用作动词,买。⑨不逾晷(gui)——指片刻时间。晷,日影,引申为时间。⑩化——指蒸烂做熟。(11)易——交换。(12)馔zhuan)——饮食,指猪肘。(13)抚掌——谓喜而拍手。 赏析这篇故事小品,140来字,可谓小而又小。但它却写出了完整的故事,生动的细节,性格鲜明的人物。读了,叫人想起《世说新语》中记叙人物轶闻琐事的某些篇章,我们无妨把它看作一篇短而精的笔记小说。 本文的长处主要表现在刻画人物的技巧上。作者善于抓住不同人物具有特征性的言谈动作,用质朴无华的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字,写出他们各自的心理和性格。对朱某,作者着力写他的深沉而机敏。你看他,虽“不信”道士的“仙种”之说,却丝毫不露声色,随即又不慌不忙地暗设骗局,诱使对方入彀,当道士中计说出无核枇杷的奥秘时,他仍然慢条斯理,以得意和调侃的语气说道:“然则吾之馔,乃昨所烹者也。”对道士,则着力表现他由于嘴馋,显得颇为愚拙而轻信。你看他,一见“融熟甘美”的猪肘,就“饱啖而罢”,旋又迫不及待地“问朱以速化之法”,当朱某要以其法换仙种时,他竟丝毫不防其诈,脱口说出:“此无他,于始花时,镊去其中心一须耳。”就这样,两个各具心性的人物,便被活脱脱地描画了出来。作者以如许短小的篇幅,却能把事情交代得清清楚楚,人物写得鲜鲜活活,让人读来饶有趣味,实在是一种值得借镜的能耐。 《无核枇杷》
清·王椷1 秀水朱某与某道士善2,观中有枇杷二株3,熟时,每饷朱4。俱无核,朱诘其故,道士以“仙种”对,朱终不信。 道士素善啖5,尤嗜蒸豚6。一日,朱邀之,命仆市一豚肩而归7,故令道士见。不逾晷8,即出以佐餐,融熟甘美。饱啖而罢,因问朱以速化之法。朱曰:“果有小术,欲以易枇杷种耳9。”道士曰:“此无他,于始花时,镊去其中心一须耳。”朱曰:“然吾之馔10,乃昨所烹者也。”各抚掌11而笑。 1王椷(jian):生卒年不详,清代文人,有《秋灯丛话》。2秀水:今浙江嘉兴。3观(guan):道教庙宇。4每:每每,时常。饷(xiang):通“飨”,以食品待人。5啖:(dan)吃。6豚(tun):小猪,此处指豚肩,即猪肘。7市:买。8逾晷(gui):片刻。逾,超过。晷,日影。9易:交换。10馔(zhuan ):食品。11抚掌:拍手。 【析点】 这则趣闻表现的是朋友间的友谊,机智狡黠而又诙谐。 某道士常用观中枇杷树结的无核枇杷招待朱某。朱某问道士枇杷无核的原因,道士故意卖关子,说是“仙种”。这里表现道士的狡黠。但 “朱终不信”。这是故事发展的关键。 朱某抓住道士“善啖,尤嗜蒸豚”的嗜好,采取措施,一定要得到枇杷无核的秘密。一天,朱某请道士吃饭,让仆人去买一个猪肘,回来故意让道士看见。没过片刻就把猪肘端来“佐餐”,猪肘“融熟甘美”。嗜蒸豚的道士急切地问迅速做熟的方法,朱某说:“果有小术,欲以易枇杷种耳。”道士为得到烹饪猪肘的方法,只好把枇杷无核的秘密说出来,“此无他,于始花时,镊去其中心一须耳。”朱某也说了“然吾之馔,乃昨所烹者也。”这里表现了朱某的机智与狡黠。两人都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但道士所献是“秘方”,朱某呢,不过是和道士开了个玩笑。 道士虽狡黠,但朱某的机智却高他一筹。机智也好,狡黠也好,都是以友情为基础的,所以最后二人才能以抚掌大笑作为结束。这则短文,抓住关键,叙事简净,生动活泼,诙谐幽默自在其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