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赋》英译本
萨姆·哈米尔译,美国波特兰布赖滕布什图书公司于1987年出版。
译文共分16部份。从内容和形式上译者表示要力求忠于原作,把陆机的文学批评观,尤其是诗学观介绍给广大西方读者。
译者还在后记中称,《文赋》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作品,以介于诗文之间的赋的形式写成,行数不规则,但分段,类似美国垮掉一代代表诗人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但押韵。
陆机并不是赋的首创者,他只是把赋以新的用途,早在他之前赋已经是被用来讲述历史,赞颂军政要人的大众化文学作品了。在陆机之前唯一真正探讨语言用法的大作算是孔夫子的《大学》了。
陆机生于公元261年的长江三角洲。当时希腊化时代已经结束,而我们也不知道陆机是否知道希腊,但也一定会听说罗马帝国的,知道那里的文化发展情况的。陆机在对诗文创作论述与批评标准方面竟同前者有不约而同之处,这也算是一个陆机了解西方文明的例证。
陆机出身官宦家庭,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热爱那里的文化,这同世界其他地区文学家是一致的。
陆机在短暂一生中写下了大约300篇文章和诗歌。虽然他熟知当时的所有文人,但除了他的兄弟外没有什么知己了,这或许是因为他的批评太辛辣了的缘故吧。他怀疑时兴的风尚,本人也有很高的文学名声。他终生致力于《诗经》、《论语》、《庄子》和《老子》的研究。他生活在一个神学地位根深蒂固的社会里。虽然佛教是在公元一世纪从印度传入的,但它同儒教和道教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的长期信仰了。
陆机把表里合一,把逻辑和情感合一而使其个性得以平衡。他的诗文也体现了这样的平衡。孔夫子的方法学深深扎根于西方人称之为苏格拉底式的中国传统之中。陆机一些诗文虽押韵,但篇幅和韵律都不规则,这就是为什么用西方“韵文”一词来表示中国“赋”的原因。
陆机诗文属骈文体,对偶诗体,但其意难以捉摸,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汉语作品。
陆机时代,中国在三大教支配下已历经二百年。佛教在一世纪刚被引进中国,虽然是三大教中真正唯一的宗教,但还并非是最重要的。道教如同儒教一样也是一种哲学。当儒教被社会传统和政府内的激烈权力斗争所腐蚀时,道教已受到了官僚政治和算命卜卦等封建迷信的侵蚀,但陆机从三大教中吸取了有生命力的东西,并将其直接用于文学创作之中。
陆机在中国科学文化史上的地位同于西方的亚里斯多德,但一个最大为不同的地方是: 自第四世纪初以来,每位中国诗人都一丝不苟地研究《文赋》,大多数人都能将此铭记在心。
《文赋》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它全面论述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后世,特别对刘勰的文论诗论的形成有深刻影响。
翻译和研究《文赋》的西方学者必能从陆机的论述中得到创作和批评的启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