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戎》


妇人怀念征夫,并忆及军容之盛。
小戎伐收,(一) 兵车儿短小真灵巧,
五楘梁輈。(二) 花皮条交叉地把车辕绕。
游环胁驱,(三) 缰绳穿过活环控制住骖马,
阴靷鋈续。(四) 银圈儿把引车的皮条来扣牢。
文茵畅毂,(五) 虎皮毯铺在长毂的车儿上,
驾我骐馵。(六) 驾的骐纹白腿的马儿多俊爽。
言念君子,(七) 我想念的那个好人儿,
温其如玉。温和得就象玉一样。
在其板屋,(八) 他该是驻在西戎的木板屋,
乱我心曲。(九) 想念他乱得我心头直奔突。

四牡孔阜,四匹马儿多肥大,
六辔在手。六根缰绳手中拿。
骐駵是中,(十) 赤身黑鬣的两匹服马中间插,
騧骊是骖。(十一) 黄身黑嘴的两匹骖马两边夹。
龙盾之合,(十二) 画龙的盾牌双双合在车前面,
鋈以觼軜。(十三) 银环把骖马的内缰来串联。
言念君子,我想念的那个好人儿,
温其在邑。在西戎的城里多遥远。
方何为期,啥时才能回来呀,
胡然我念之? 叫我怎能不想他?

驷孔群,(十四) 薄金甲的四匹马儿多威风,
厹矛鋈錞。(十五) 三隅矛杆下装着白银鐏。
蒙伐有苑,(十六) 盾牌上画着那杂羽纹,
虎镂膺。(十七) 刻金的虎皮弓囊前面多鲜明。
交二弓,(十八) 两架弓交错地放在弓囊中,
竹闭绲縢。(十九) 竹儿撑紧它,绳儿把它捆。
言念君子,我想念的那个好人儿,
载寝载兴。早早地起来迟迟地睡。
厌厌良人,(二十) 那安安静静的人儿呀,
秩秩德音。(二十一) 那规规矩矩的品德呀。


注 释
(一)毛亨:“小戎,兵车也。,浅。收,轸也。”
阮元《揅经室集·考工记车制图解》:“舆下四面材,谓之轸,轸谓之收。”
陈奂:“车广六尺六寸,舆深四尺四寸。其四面束舆之木谓之轸。诗则谓之收。收,聚也。谓聚众材而收束之也。”
(二)阮元:“革,……在輈谓之楘。又輈者,由辕驾马者也。以其形曲,故与舟同,声曰輈。輈身通长一丈九尺余,车之材,莫大于此。”
于省吾:“按五、午古通。……《羔羊篇》‘素丝五紽’,陈奂亦读五为交午之午。……午楘梁輈,言曲辕之上交午相束,视之而历录然也。历录谓韦束交午之形。”
(三)陈奂:“游,犹流也。设环流于服马背上,是谓之游环。”郑玄:“游环在背上无常处,贯骖之外辔,以禁其出。”陈奂:“禁,即御也。盖环游于服马之背上,而骖马之外辔贯之。则骖马不得外出,故曰禁其出也。”
孔颖达:“胁驱者,以一条皮,上系于衡,后系于轸,当服马之胁,爱慎乘驾之具也。骖马欲入,则此皮约之,所以止入也。”
阮元:“輈两端木为任木,前端驾马为衡任,后端持舆为任正。”
(四)毛亨:“阴,揜轨也。”
陈奂:“轨,轼前也。軾前之版,揜于轨上,是谓之揜轨。”
陈奂:“《传》以‘引’释‘靷’。《说文》、《玉篇》并云:‘靷引轴。’案轴在舆下者谓之横任。靷引轴,则当系于横任。在阴版之后。横任两头有靷。”
郑玄:“鋈续,白金饰续靷之环。”
陈奂:“盖靷以皮为之,靷环所以系靷,是曰续。设于轴上,不设于轨前也。”
(五)毛亨:“文茵,虎皮也。畅毂,长毂也。”
(六)毛亨:“骐,文也。左足白曰馵。”
(七)郑玄:“言,我也。”
(八)毛亨:“西戎板屋。”
(九)郑玄:“心曲,心之委曲也。忧则心乱也。”
(十)朱熹:“赤马黑鬣曰駵。中,两服马也。”
(十一)朱熹:“黄马黑喙曰騧。骊,黑色也。”
(十二)朱熹:“画龙于盾,合而载之,以为车上之卫。”
(十三)毛亨:“軜,骖内辔也。”
陈奂:“其两骖内辔,从游环复贯轼前之大环,是谓之觼軜。軜之言纳也,谓纳于觼也。内辔軜于觼,故在手者止有六辔耳。鋈觼,以白金饰觼也。”
(十四)郑玄:“,浅也。谓以薄金为介之札。介,甲也。”
(十五)毛亨:“厹矛,三隅矛也。錞,鐏也。”
朱熹:“鋈鐏,以白金沃矛之下端平底者也。”
(十六)毛亨:“蒙,讨羽也。伐,中干也。苑,文貌。”
郑玄:“讨,杂也。”
朱熹:“画杂羽之文于盾上也。”
(十七)严粲:“镂饰弓室之膺。弓以后为臂,则以前为膺。故弓室之前,亦为膺耳。”
(十八)毛亨:“交,交二弓于中也。”
(十九)陈奂:“竹闭,以竹为闭也。闭亦作柲。……柲,弓檠。”
吴闿生:“绲,绳。縢,约也。”
(二十)毛亨:“厌厌,安静也。”
(二十一)朱熹:“秩秩,有序也。”

注 音
jian践 楘mu木 輈zhou舟 靷yin引 鋈wu务毂gu谷 骐qi其 馵zhu住 駵liu留 騧gua瓜 觼jue厥軜na纳 厹qiu求 錞dui对 chang畅 绲gun衮

《小戎》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小戎》

 小戎收, 兵车儿短小真灵巧,


五楘梁輈。花皮条交叉把车辕绕。


游环胁驱,缰绳穿过活环控制住骖马,


阴靷鋈续。银圈儿把引车的皮条扣牢。


文菌畅毂⑤,虎皮毯铺在长毂的车儿上,


驾我骐馵。 驾车的骐纹白腿马多俊爽。


言念君子,我想念的那个好人儿,


温其如玉。温和得就像玉一样。


在其板屋,他该是驻在西戎的木板屋,


乱我心曲。想念他乱得我心头直奔突。


四牡孔阜,四匹马儿多肥大,


六辔在手。六根缰绳手中拿。


骐骝是中,赤身黑鬣的两匹服马中间插,


䯄骊是骖。 黄身黑嘴的两匹骖马两边夹。


龙盾之合,画龙的盾牌双双合在车前面,


鋈以觼軜(11)。 银环把骖马的内缰来串联。


言念君子,我想念的那个好人儿,


温其在邑。在西戎的城里多遥远。


方何为期,啥时才能回来呀,


胡然我念之。叫我怎能不想他?



驷孔群(12), 薄金甲的四匹马儿多威风,


厹矛鋈錞(13)。三隅矛杆下装着白银鐏。


蒙伐有苑(14),盾牌上画着那杂羽纹,


虎镂膺(15)。 刻金的虎皮弓囊多鲜明。


交二弓, 两架弓交错放在弓囊中,


竹闭绲縢(16)。竹儿撑紧它,绳儿把它捆。


言念君子,我想念的好人儿,


载寝载兴。早早地起来迟迟地睡。


厌厌良人(17),那安安静静的人儿呀,


秩秩德音(18)。那规规矩矩的品德呀。


(采用金启华译诗)



[注释] ①小戎:戌是兵车,小的兵车叫小戎。②五楘梁輈:楘(mu),有花纹的皮条;梁輈、车辕。古时车辕形状弯曲,像屋梁,又像船的龙骨,所以叫梁輈。③游环胁驱:用活动的环结在服马颈套上,控制两旁的骖马。④阴靷鋈续:阴,车轼前的横板;靷(yin),引车前进的皮带,前面系在骖马脖上,后面系在阴上;鋈(wu)续,白金制的环。⑤文茵畅毂:文茵,用有花纹的虎皮制的车褥子;畅同长;毂(gu),车轮当中的木条,兵车的毂一般长三尺二寸,所以叫长毂。 ⑥骐馵:骐,青黑色相杂的马;馵(zhu),左足为白色的马。 ⑦板屋:指西戎的住房。 ⑧骝(liu):黑鬣的赤马。 ⑨䯄骊:䯄(gua),黑嘴的黄马;骊,黑马。⑩龙盾:画龙的盾牌。(11)觼軜:觼(jue),有舌的环;軜(na),骖马的内辔。(12)驷孔群:驷,披薄青铜甲的四匹马;孔群,很协调。(13)厹矛鋈錞:厹(qiu)矛,一种有三棱锋刃的长矛;錞(dui),矛柄下端的金属套。(14)蒙伐有苑:蒙,杂乱;伐,中等大小的盾牌;苑,花纹。(15)虎镂膺:虎(chang),虎皮制的弓袋;膺,弓袋的正面。(16)竹闭绲滕:竹闭,用竹子做的弓架子;绲縢(teng),用绳子捆好。(17)厌厌良人:厌厌,安静柔和的样子;良人,指丈夫。(18)秩秩:进退有礼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妻子怀念远方征夫的诗。从这位征夫的车马、器具的华贵和精美来看,大概是位随秦襄公父子征西戎的贵族。春秋时代,西北最大的边患是犬戎的入侵。《小戎》中的这位贵族,大概是秦襄公父子西征军中的一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首歌中对良人的赞颂,也带有伸张正义、反侵略的性质。


这首歌在写法上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是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对诗中的这位妇女来说,远征的丈夫是她心目中的偶像,也是她生活的精神支柱。她不像《伯兮》中的那位思妇,直接夸耀丈夫的英武,贡献的杰出,而是采取含蓄的暗示,不写人之英武杰出,却去写车马武器的考究和精良,而且铺叙得极有层次:先写车,次写马,再写兵器。写车时又先写车的外形短小灵巧,再细写车上装备的精致和华贵:它的梁輈用五根皮条箍牢,皮条上还饰有花纹;控制骖马的游环是用白金制的;车褥子是虎皮,而且虎皮的花纹与马身上青黑色相间的花纹又异常谐调。 在描写马时则强调它们的壮实和威风:“四牡孔阜”,“驷孔群”;描写兵器时则强调它们的华贵和精美:“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蒙伐有苑,虎伐镂膺”。这些都是在明写物而暗写人。轻便而华贵的战车,肥壮而威风的战马,整齐而配套的兵器,不正是在暗示着它们主人的尊贵而又威武吗?通过这番赞美讴歌,一个妻子对丈夫的依恋、挚爱和崇拜,不是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吗?


《小戎》的另一个特色就是结构上的精妙,即在整齐的章法中又有种错综之美,细致的描绘之中又加以直白的抒情。全诗三章,第一章写兵车,第二章写战马,第三章写器械,章法上显得异常整齐,但整齐之中又有错综如第一章写兵车,但其中的“驾我骐馵”却是写战马,诗人用此把一、二章沟通起来;第二章写战马,但其中的“鋈以觼軜”句是照应上章的兵车,“龙盾之合”句又启下章关于兵器的描写。第三章也是一样,主要写兵器,但首句“驷孔群”又承接上一章关于战马的描绘。这样整齐之中有穿插,既在内容上互相照应,又在形式上给人 一种错综之美。另外,每章又分上下两个层次上层写兵车、战马、军械,主要是热烈的悬想、细致的描绘,下层则是直白的抒怀、深长的思念;上层从战车、战马到兵器,内容上不断地变化,下层则用“言念君子”这种章法上的复沓来表白自己感情的执著和专一;上层极力渲染丈夫的英武、尊贵和威风,下层则又竭力强调丈夫的体贴、温柔。


《小戎》的第三个表现手法就是用美好的悬想与眼前的现实构成巨大的反差,以此来表现思妇执著的爱和深切的思。《诗经》中表现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王风》中的《君子于役》式,即通过眼前牛羊下山鸡栖于埘等黄昏暮色的渲染,来表现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惦念和暗示自己独处的孤独凄清;另一种是《周南》中的《卷耳》式,完全通过悬想远征中丈夫的种种言行——上山、过冈、马病、人疲,来表现她的惦念和担忧。这首《小戎》则把上述的两种手法结合起来,即既有对远方亲人种种行为的悬想,又有对自己眼前孤独处境、烦乱心绪的描述。悬想得愈细腻、愈具体、愈热烈,就愈反衬出现实的孤独和思念的焦渴,正是这种悬想的美好和现实的冷清构成了巨大反差,更加突出了思夫这个主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