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子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子衿》

《子衿》

《诗经·郑风》篇名。《毛诗序》说:“《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毛传》说青衿是“学子之所服”,后世因以“青衿”代指学校或读书人。宋朱熹《诗集传》说:“此亦淫奔之诗。”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疑亦思友之诗,玩‘纵我不往’之言,当是师之于弟子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伤学校废也。”牟庭《诗切》:“寄衣也。”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盖严师益友相责相勉之诗。”这是一首少女在约会地点焦急地等待她的情人的诗。诗借“衿”、“佩”代指女子所思念的男子,亲切而极富情趣;“纵我……子宁……”句,嗔怨之中更见情笃意挚;诗尾二句,以夸张抒浩叹,极写少女热切之情。


《子衿》鉴赏、赏析和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

这是一首恋歌,抒写了女子对情人爱怨交织的复杂心情。曹操名作《短歌行》曾一字不改地袭用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诗句,以表达他对天下贤士的渴求,这显然是断章取义,与本诗主题无关,然而却与前儒的诗解有涉。《毛诗序》:“《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郑笺》:“学子俱在学校中,己留彼去,故思之。”把诗旨理解为师长对学子的思念,是背离了本诗的实际内容的。

全诗共三章,前两章的内容基本相同。姑娘深深地思恋着一位穿青领服装、佩青色玉带的少年学士(“青衿”即青领,古代为学子所穿),然而,他们闹了别扭彼此不来往了。深深的爱引发了悄悄的怨:“纵然我没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捎封信儿(“嗣音”,寄音信)?纵然我没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找我来? ”羞涩和自尊使少女强压着爱的欲望,在内心中期待着对方的到来。时光就在这爱怨交织的等待中流逝了。终于,她再也克制不住爱的追求,勇敢地冲破了世俗观念的束缚,果断地走出闺房来到城门角楼约会她的男友。

如果说,一二章中姑娘的心潮还是微波涟漪,那么在第三章里就是涛浪起伏了。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挑达”是双声连绵词,它生动地描绘了姑娘因焦灼不安而急剧来回走动的孤单身影。而结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则是一个极度夸张的比喻,突出了姑娘相思之情的深挚浓烈,可谓字字千斤。

作为抒情关键的第三章,它的风韵也大不同于前两章。前两章的八句诗,上下相对、回环婉曲,这第三章的语势则如江流直泻,汩汩迫促;一章之中“兮”字四现,清晰地传递出了少女心底沉重的声声叹息,从而使这首小诗在缠绵委婉之中,别有一种沉郁的美趣。


《子衿》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 四书五经名篇 - 可可诗词网

《子衿》

(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二)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三)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衿(jīn):衣领。 嗣音:寄音讯。 挑:挑逗。达:放恣不羁。 城阙:城楼。

〔鉴赏〕 古往今来,一个“情”字,多少人拿得起,却放不下,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几多风流佳话;多少青春女子,为一个“情”字,在史书上谱写了几多刚烈多情的篇章。《子衿》出自《郑风》,诗中表达的正是多情少女对恋人的深深思念。所以朱熹这位老学究看不惯,斥之为“淫奔之诗”。在他看来,似乎女人要自由表达自己的爱情,就是神经不正常,不过这从反面承认了诗中女子所具有的大胆、泼辣,远远超出了一般男子的想像。对这首诗,《毛诗序》还有不同的说法,认为这首诗是“刺学校废也”。另外《诗经正义》也记载说“郑国衰乱不修,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者去者之辞”。但联系诗句中流露出的热烈情感,应该说这首诗更应当是表达爱情的作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第一句就点明了诗的主旨。“悠悠我心”即“我心悠悠”,“悠悠”,“思之长也”,用白话说就是牵肠挂肚。牵挂的人是谁呢?“青青子衿”作了巧妙的交代。“青青”,“纯绿之色”,“衿”,衣领,诗人以纯绿衣领借代书生,四个字不但告诉了她所牵挂的对象,而且也说明了人物的身份。在古代,穿什么衣服,衣服什么颜色,都有严格的规定。不但皇亲国戚如此,大小官员如此,三教九流,凭衣着大致也可以作出判断。“我”牵挂这青年书生,而此时此刻他却不在我身边,难道是他把我忘了?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涌起阵阵惆怅和埋怨:“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人家女孩子害羞,不好意思亲自去找你,你呢?亏你还是读书人,识字明礼、处事练达,连个音讯也不给人家。这几句诗,把一个感情细腻而又多情的热恋中少女的心理写活了。第二章,这种缠绵的思念与愁怨更加深沉与热烈,少女不再羞涩地掩饰这种心理,一句“悠悠我思”,换用现在的流行歌曲,就是“我真的很想很想你”,可是“子宁不来”?!“你为什么不来看望我?!”或者“你却不来看望我!?”少女满腹愁怨,习惯性地慢慢走向与意中人经常相会的城楼旁。看到城楼,万般思念在心头,往日的嬉笑玩耍与山盟海誓仿佛就在眼前。可是心中的那个他在哪儿呢?你何时才来与我相会?这漫长的等待何时才是尽头?“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把这种思念之情推到了极致。

这种把人物的内心世界活生生地剖开给读者、听众看,在《诗经》中是不多见的,我们似乎也希望诗中少女期待的心中的那个他快些与之相会。这就是此诗最大的特色,即采用赋的写法,毫无虚饰,极有层次地展现了热恋中的少女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开始是盼望他的音讯;时间长一分,思念之情就增强一分,然后是希冀心中的读书郎能来与自己会面;最后终于忍不住,不由自主去城楼与他相会。这种直接解剖人物心理的写法,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可以说是比较早地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诗歌创作的成功典范。其次,本诗句短情长,委婉隽永,这是与诗人善用问句、叠字分不开的。尤其是一些看似平淡的经典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运用,可谓画龙点睛的妙笔,今天人们常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是化用于此。千百年来,人们还是不断地袭用它表达对情人、对恋人、乃至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子衿》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子衿》

 青青子衿,你衣服纯青的士子呀,


悠悠我心。我无日无夜都在思念你。


纵我不往,我就不能到你那里去,


子宁不嗣音? 你怎不肯和我再通消息?



青青子佩,你佩玉纯青的士子呀,


悠悠我思。我无日无夜都在思念你。


纵我不往,我就不能到你那里去,


子宁不来? 你怎不肯到我这儿来?



挑兮达兮,我一人孤孤单单地,


在城阙兮。在这城阁上来往。


一日不见,我一天不见了你,


如三月兮! 就像隔了三月一样!


(采用郭沫若译诗)



[注释] ①子:古时对男子的美称,这里是诗中女主人公对她情人的称谓。衿(jin):衣领。青衿,古代学生穿的服装。②悠悠:忧思的样子。形容相思之情不绝。③纵:纵然。④宁不:何不,为何。嗣(si):寄或给的意思。音:音信。⑤佩:指佩玉用的绶带。⑥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挑兮达兮:形容往来走动,心神不安的样子。⑦城阙:城门两侧的角楼,此指男女幽会的场所。



[赏析] 《子衿》是一首情诗,写 一个多情女子在城阙等候情人。她望眼欲穿,就是不见情人的踪影,她着急地来回走动,不但埋怨情人不赴约会,更埋怨他连音信也不捎来,唱出了对情人无限怀恋的心声。


《子衿》全诗三章。首章前两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明诗中女子深深地爱上了 一位年轻的学子。“青青子衿”,作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衣着——青衿,勾画出她的情人的身份和形象,“悠悠我心”表达了女子对情人思念的悠深绵长。那个穿着青色衣衿的年轻学子是这样令她相思不已,此时此刻,她多么希望得到他的音信。三、四两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是诗中女主人公继续诉说对情人的怀念之情。“纵然我没有去看望你,你难道就不能给我捎个信吗?”她期望,她艾怨,从这艾怨之情中,更表达了她热恋情人的缠绵之情。


二章与首章大体相同。“青春子佩”,作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饰物,进 一步描绘出她情人的身份和形象。“悠悠我思”那个穿着青领服装,佩戴青色玉带的年轻学子,是这样地让她刻骨铭心地思念。爱之愈深,思之愈切,此时此刻,她多么希望情人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三、四两句:“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她盼望,她责备,责备情人不来看看自己。这责备比艾怨更进一层,感情更为真挚热烈。二章比首章稍稍改动几个字,感情上比首章更为强烈。


末章一二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是写女主人公既接不到情人的音信,又看不到情人的身影,她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相思的折磨,便到城门旁边的角楼上,那儿地处偏隅,是恋人们幽会的好地方。她等呵,盼呵,从城楼的这头走到那头,踮起脚尖朝远处看,那个穿着青领服装,佩着青色玉带的心上人,怎么还不出现呢? 她心烦意乱,望眼欲穿,觉得时光特别难挨,特别漫长。三四两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将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推向了高潮。这两句把多情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比首章二章所表达的感情更丰富,更强烈,更感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平平八字,令人回味无穷。后人常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可见这个创造性的比喻影响之深。


《子衿》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章法,表达了一个多情女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首章写她盼望情人的音信;二章写她渴望情人前来见面,末章写她主动前去城楼等候情人。章法多变,层次清晰。另外诗中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与动作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热烈追求爱情、一片痴心的青年女子的形象。这个形象既不同于《风雨》中的女子,也不同于《晨风》中的女子,更不同于《将仲子》中的女子,她具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子衿》在句法和语言运用上也很讲究。前两章八句,都运用了上下句相对举的手法,“青青子衿”。“青青子佩”都是写“子”;“悠悠我心”、“悠悠我思”都是写“我”。“纵我不住”两句是先写“我”;“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两句都是后写“子”。这样不但错落有致,而且造成了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叠词的运用,也给诗篇增添了艺术特色。如“青青”、“悠悠”,上下搭配,相互映衬,表达了主人公感情上的绵延不绝,足见作者的推敲功夫。

诗经《子衿》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子衿》


女子焦灼地等待情人,在城楼上走来走去,一天不见,就象三个月了。
青青子衿,(一) 青青的是你那衣领,
悠悠我心。常常萦绕在我的心。
纵我不往,纵然我没有去找你,
子宁不嗣音? (二) 你怎么能够不来信?

青青子佩,(三) 青青的你那佩玉带,
悠悠我思。常常萦绕在我心怀。
纵我不往,纵然我没有去找你,
子宁不来? 你怎么能够就不来?

挑兮达兮,(四) 闪来呀,闪去呀,
在城阙兮! (五) 在城门两边的楼上呀。
一日不见,一天不见他,
如三月兮! 好象隔了三月啦!


注 释
(一)毛亨:“青衿,青领也。”
(二)朱熹:“嗣音,继续其声问也。”
(三)朱熹:“青青,组绶之色。佩,佩玉也。”
(四)闻一多《风诗类钞》:“挑达,(双声连语)往来轻疾貌。”
(五)闻一多《诗经通义》:“盖城墙当门两旁筑台,台上设楼,是谓观,亦谓之阙。……城阙,为城正面夹门两旁之楼。”

注 音
达ta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