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子虚》《上林》赋的思想价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子虚》《上林》赋的思想价值

《子虚》《上林》赋的思想价值

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从汉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其核心又围绕有无讽谏意义而展开。一、肯定其有讽谏意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讽谏何异?”《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子虚》之事,《大人》赋说,靡丽多夸,然其指风谏,归于无为。”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说与此同。二、否定其有讽谏意义。扬雄《法言·吾子》云:“或问:吾子少而好赋? 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或曰:赋可以讽乎?曰: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汉书·扬雄传》曰:“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巨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赋劝而不止,明矣。”王充《论衡·定贤》云:“以敏于赋颂,为弘丽之文为贤乎,则夫司马相如扬子云是也。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辩然否之实。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民不觉知是非之分,无益于弥为崇实之化。”张衡《二京赋》云:“故相如壮《上林》之观,扬雄骋《羽猎》之辞,虽系以隤墙填堑,乱以收置解罘,卒无补于风规,祗以昭其愆尤。”三、今天的研究者往往摒除有无讽谏意义的局限,主张“不能把‘讽谕说’作为评价司马相如赋乃至整个汉赋思想价值的唯一尺度”,应从更广更深的层面上进行评判。这“已为今天多数的研究者所认同。”(毕万忱等《中国历代赋选》)

☚ “女媭”考释   【四画】 ☛
000040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