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好书三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好书三病》
明·谢肇淛2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美观,牙签锦轴3,装潢衒耀,骊牝之外4,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涴灰尘5,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6。其一,博学多识,矻矻穷年7,而慧根短浅8,难以自运9,记诵如流,寸觚莫展10,视之肉食面墙11,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12。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1本文选自《五杂俎》。好(hao):爱好。2谢肇淛(zhe)(1567-1624):字在行,明代文学家、藏书家,有《谢肇淛文集》,笔记小品《五杂俎》。3牙签锦轴:古书的函套用锦缎封套,用象牙制的签子封口(一般书籍的函套均是蓝色棉布封套,兽骨制的签子)4骊牝(lipin):指外表。骊,黑色,牝,公马,语出《列子》中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九方皋选马,专注于马的体质、本领,而不注意马的外表是黑是黄是公是母。5徒:空。涴(wo):玷污。6书肆:书店。7矻矻(ku ku):勤奋不懈的样子。穷年:整年。8慧根:本佛家语,指人天赋的聪明才智。9运:运用。10寸觚(gu)莫展:意为对书中内容毫无理解及发挥。觚:本是古代写字用的木板,此指书的内容。11肉食:指愚笨,《左传》有“肉食者鄙”之语。面墙:面对墙壁,形容目视短浅。12均:形容恰当。 【析点】 苏俄文豪高尔基有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国,“开卷有益”已是人们熟知的成语(这当然均指好书,坏书不在所论之列),诚然,书籍可以开拓人的眼界,增长人的智识,陶冶人的情操,因而,是否爱书似乎成了当今判别人品位高低的标准之一。 不过,爱书也要看怎么个爱法。谢肇淛这则笔记列出了三种人“好书”的毛病。第一种人,把书籍作为一种装点高雅的饰品,用以粉饰自身,这是“好书”的最下品,不徒不读书,还媟黷了书。第两种人,广收博蓄,以多取胜,收而不读,书籍成了承接尘土的器物,这可说是“好书”的次下品吧! 第三种人不可谓不用功。“矻矻穷年”、“背诵如流”,只可惜食而不化,“寸觚莫展”,较之前两种高了几个层次,但如此“好书”,于己、于事、于时,有何裨益? 谢氏对此三种人分别称之为“无书”、“书肆”、“肉食面墙”,可谓入木三分。 谢氏以精短的篇幅层层列举,虽多用四字短句,但用语生动,描画传神,妙意丛生,令人如见。尤其是给三种人下的三个断语,更令人绝倒。第一种人意在以书炫耀,却恰恰走向反面——“无书”;第二种人貌似古雅的藏书家,却成了“书肆”,也走向了反面。第三种人即古俗语所谓“两脚书橱”,谢氏称之为“肉食面墙”,不独不落窠臼,且能去形见神,语更妙,意更深。 三层否定之中,其实已包含了作者的正面命意,故结尾处只以八字意赅言简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知而能好,好而能运”,“知书”是“好书”的基础,“能运”是“好书”的目的,精辟而深刻。 谢氏本人正是这样一位“能运”的“好书”者,他是明后期大藏书家、大学者,八个字是他读书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读书的座右铭。仅以对《金瓶梅》一书的认识,即可见其一斑。《金瓶梅》面世后,在道学文人群起而嗤之的情势下,他以《〈金瓶梅〉跋》一文,独树评赞的旗帜,这是何等的眼光!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不时看到谢氏所绘“好书三病”者的影子,这正是今天读此文的意义吧! 不过,谢氏过于强调人的“慧根”,且流露了今人不及古人的看法,却不可一概接收。 《好书三病》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①锦轴②,装潢衒曜,骊牝③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涴④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一,博学多识,矻矻⑤穷年,而慧根⑥短浅,难以自运⑦,记诵如流,寸觚⑧莫展,视之肉食面墙⑨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五杂俎》) 注释①牙签——用象牙制成的书签。②锦轴——指古书函套裱以有花纹的丝织品。③骊牝(lipin)——外表。④涴(wo)——玷污。⑤矻矻(kuku)——勤奋不懈的样子。⑥慧根——佛家语。指天赋的聪明才智。⑦运——运用。⑧觚(gu)——古代写字用的木板。寸觚莫展,是指对于学问毫无发挥。⑨面墙——面对墙壁什么也看不见。 赏析按一般常理而言,一个人不好名,不好利,唯独好书,这似乎还是有见识的。但好书竟然成病,则只有像谢肇淛这样的知名藏书家、文学家能够窥破其成病之由。虽然时过境迁,他所批评的时弊到今天仍然很有价值。 这绝非套话。记得一张小报上登载的类似笑话的一则新闻:某君新婚,室内装饰、家具都极为新潮,尤惹人注目者乃一合金钢质书柜里一列列耀眼的豪华本精装书,此君还对贺喜的诸友夸耀说,我最喜欢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莎士比亚的这一套。其不学无术、信口开河,徒为自己招耻惹笑还洋洋自得,岂不令人为之悲哀!此君之好书真可谓谢氏批评的“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的当代代表人物了。他对书的所谓爱好,不过是装点门面,借以卖弄。此种人真是“谓之无书可也”。 至于害了“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为上之病者,同样不懂得好书之真义。好藏书乃是为了多读书。就像一位名人曾说过的,如果一个人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这是表明一个人靠自己的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世界上中外古今一切有价值的好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个人都必须通过阅读来获取间接的知识,以增长见识。如果只求藏书多多益善,但一律束之高阁,并不问津,这和时下卖酒的宣传广告倒颇为合拍,所谓“醉不在酒,醉在拥有”。只要酒买得越多,不喝似乎也就醉了;同理,只要拥有的书越多,不读似乎知识也有了。这岂不真正成了“书肆”! 当然,读书不是目的,读了要消化,更要运用、发挥,所以谢氏对第三种人的批评就更深刻。这种人真好书,也真读书,且“矻矻穷年”、“记诵如流”、“博学多识”,不可谓不用心也。此种人虽和浅陋不学者有别,但不能运用,更说不上有创见,不过是记了一肚子死知识的活书柜,于世又有何补益?谢氏本人既是好书的藏书家,又是有真才实学的学问家。他于阅读中自有独特的体会。他的《<金瓶梅>跋》,其观点之新颖、论述之全面,可谓同期作家评《金瓶梅》的权威之作。道学家们都将《金瓶梅》嗤为“淫书”之时,他却称道其为“稗官之上乘,炉锤之妙手”,赞赏其对世事能“穷极境象,駴意快心”,对人物之描写则“不徒有其貌,且并其神传之”,足见其功力与胆识。谢氏一生好书,读书,著书立说,时有创见,所以他不仅能批评好书的时弊,更能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提出“知而能好,好而能运”的十分有见地的观点。 全文不到二百字,但能层层深入揭出好书之病,并提出不要死读书的精辟见解,且用词精当、生动,三种害好书病者的特征活现。这正是谢氏博览群书,功底深厚又能运用自如独抒己见的表现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