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常引》 - 元·陈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常引》 - 元·陈孚

元·陈孚

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

彩丝堂上簇兰翘。记生母,在今朝。无地捧金蕉。奈烟水、龙沙路遥。

碧云迢递,白云何处,风急雨潇潇。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唐夜潮。

〔彩丝〕周处《风土记》载:端午索系臂一名五色丝。又有条达等组织杂物,以相赠遗。〔兰翘〕沈约《八咏·会圃临春风》诗:“想芳园兮可以游,念兰翘兮渐堪摘。”翘,本词作茂盛意。〔金蕉〕即酒杯。姜夔《石湖仙》词:“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 〔龙沙〕古代指我国西部、西北部边远山地和沙漠地区。

作寿词最难,“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词源》)。故而古代寿词以名传世者并不多。然陈孚这首祝寿词,绝去寿词中常出现的松、椿、龟、鹤等俗词滥调。抓住特定时空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回环吟咏,真挚深沉,可谓独辟蹊径、自出机杼。

词的首句以景物起兴。端午节,人们佩挂着彩丝制成的饰物,戏嬉而游。满堂人群,春兰茂盛。极写其热闹场面。故而首句不但点出了时间,也与题目暗合。景语虚引,情含景中。其情苦,而作者偏言其乐。这种景与情之间的反衬手法,达到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效果。充分表达了母诞之日不能归而祝寿的痛苦心情,亦为下文写景抒情铺陈。“记生母,在今朝。无地捧金蕉。”这一层由景物描写转入叙事。字字平易,语近情遥。把思母之情融入客观叙述之中。不著物相,贴切自然。作者原本布衣,曾为僧以避世乱。后仕礼部郎中,出使今天的岭南一带。孤身远游,冗事纷纷,本应该母诞日趋庭祝拜,举樽敬奉,但是却无法实现。下一“无”字,可见此时作者无可言状之心情。“奈烟水,龙沙路遥。”烟水相隔,路途遥遥,欲返故里,捧樽祝寿,而又难以实现,故而作者感慨顿生,思家、念母之情和盘托出。正如作者在《江州》诗中所说的:“老母越南垂白发,病妻塞北依黄昏。蛮烟瘴雨交州客,三处相思一梦魂。”

词的下阕,借景抒情。“碧云迢递,白云何处。”“迢递”,高远的样子。换头处写怅望之景,无限空间的描写,衬托了无尽思念之情。唐刘肃《大唐新语·举贤》载: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南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后人常以“白云亲舍”、“白云孤飞”来作为客中思念父母之辞。作者此处,使事用典,如盐入水,不露圭角。蓝天深远幽静,白云缓缓飘移。意境深沉,情语景语,互藏其宅。古人尚能看到双亲所居住处的白云,作者却不知“白云何处”,徒有悲伤和叹息。从语意上和上阕结处一脉贯串,互为照应。比起黄庭坚的“白云行处应垂泪,黄犬归时早寄书”,更加含蓄、深沉。“风急雨潇潇。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唐夜潮。”“钱唐夜潮”,即指钱塘江大潮。作者家居浙江临海,此暗指故里。环境的渲染,和作者思想感情和谐一致,客观景物显示出浓厚的主观色彩。风急雨骤之夜,作者本想乘如愿之梦,回到母亲的身旁,但是风声飒飒,雨声淅淅,空有思念之心,而无如愿好梦,更觉凄楚悲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身处孤馆,寂寞无聊的心绪。无梦强入梦,让美梦追随着钱塘江潮实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作品以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的潮水,来状思亲之情的强烈,一方面把抽象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另一方面也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形象,创造了祝寿词前人多未涉足的佳境。

通观全词,作品之所以能写得真切感人,这是由于特定的祝寿对象决定的。作者以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抓住母子之间“春晖”与“小草”般的感情来整合作品的抒情系统。首先是写端午节热闹的场面,以此来衬托烟水路遥而不得归的心情;登高远望,家乡杳然。不禁思从中来,思极而入梦,雨打梦惊,更觉凄楚之至;无梦而强入梦,透视出作者思亲心切。词作的抒情结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愈转而情愈切、思愈深。全篇自然通脱,无矫饰之迹,很贴切地表达了游子思念母亲的拳拳之心。


《太常引》 - 元·陈孚 - 可可诗词网

《太常引》 - 元·陈孚

元·陈孚

短衣孤剑客乾坤。奈无策,报亲恩。三载隔晨昏。更疏雨,寒灯断魂。

赤城霞外,西风鹤发,犹想倚柴门。蒲醑谩盈尊。倩谁写,青衫泪痕。

〔晨昏〕《礼曲》云:“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后来以晨昏指对父母的侍养。〔蒲醑(xu)〕以香蒲泡制的酒。蒲,草名,其中有一种为香蒲,嫩时可食用。醑,美酒。

本词为思亲之词。游子对家人的思念,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人类共同的感情,也是历代作家讴歌的主题之一。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发出过“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咏叹。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家喻户晓、传颂千古的名篇。本词也正是这类作品中的杰出词章。

词的首句,不作泛泛写景,而是由感而发,以写实笼罩全篇。从近处着笔,由自己境遇写起。从语义层次来看,前一句是因,后一句是果。既是孤旅生活的实境,又是作者寂寞心境的表白。离开养育自己的亲人,本身就是一件刻刻萦怀、梦绕神牵之事,更何况作者现在是孤剑飘零,定是别有一番滋味。远隔千里,山重水复,归家无缘,空有思念,又增一段惆怅。“奈”字下得精警贴题,表达了不能报答亲恩的痛苦心情。在特定环境规范下,作者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一泻而出。使读者心灵深处被深沉的思亲之情震撼,唤起了人们丰富的联想和真挚的回忆。“三载隔晨昏。更疏雨,寒灯断魂。”作者本应对亲人早上问安,晚间服侍就寝,而却不能尽为子之道,自责之心,思念之意,更加浓烈,窗外细雨沥沥,孤馆寒灯独挑,彻夜难眠,肝肠寸断,真一点雨声一点愁。环境的渲染,把作者十分丰富的内心世界烘托出来。情景相生,深宛之致。“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上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正是作者当时心情的写照。

换头处,一反上片从近处着墨的写法,而是从对方作笔。“赤城霞外,西风鹤发,犹想倚柴门。”本句应是“犹想赤城霞外,西风鹤发倚柴门”的倒装。“倚柴门”,《战国策·齐策》云:王孙贾母曰“女(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阊而望。”后世遂以倚门望表示慈母、长辈对子女的盼望。郭钰有“君今去去须早归,白发慈亲倚门莫。”写念人之情,往往言此而意彼,《诗经·陟岵》不写怀念父母之情,反而写父母思念之状。作者正是继承了这一传统写法。设想白发慈亲倚门盼望儿归的情景,真切感人。自己的思念之情,自在不言之中,前片写游子思念亲人,本句复想家人思游子,两地之情,一时俱极。同李群玉的“停停倚门念,瑟瑟风雨夕”意相同,而境略胜。仿佛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慈亲盼归图。“蒲醑谩盈尊”,一腔思念之情,无以表达,无处倾诉,只好借助于能使人忘忧的酒,来抚慰自己的感情。此处言“谩”,将作者内心细致、真挚的感情和盘托出。为遣思愁强饮酒,但是酒入愁肠,愁更愁,只能化着思念亲人的纷纷泪雨。又有谁能替作者写出象白居易《琵琶行》一样真挚感人的诗篇呢?惟有独处孤馆,暗暗相思罢了。

本词遵循感情的逻辑,运用不同的空间转换来组织作品结构。从本身实境,到设想虚境,再到孤馆独酌的情境,意境更迭交替,随着感情的发展组合有序。抓住游子思亲人,亲人思游子,但是现实有无法实现他们的愿望的矛盾来抒情体物,故而作品既有内心感情的细致描绘,又有作品结构上的跌宕开阖。作品还选择了一些极富表现力的意象,如“短衣孤剑”、“疏雨”、“寒灯”、“西风鹤发”都凝聚了诗人的感情,集中而强烈地体现出因思念亲人而“青衫泪湿”的中心。读完作品使人感到作者所抒发的确确实实是他所体验过的并为之激动不已的感情,不是粗疏泛乏,也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无病呻吟,无怪蒋一葵《尧山堂外记》评曰:“至今读之如见青衫泪痕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