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墓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墓门》《墓门》
《诗经·陈风》篇名。《毛诗序》说:“《墓门》,刺陈佗也。陈佗无良师傅,以至于不义,恶加于万民焉。”宋朱熹《诗集传》:“言墓门有棘,则斧以斯之矣。此人不良,则国人知之矣。国人知之犹不自改,则自畴昔而已,然非一日之积矣。所谓不良之人亦不知其何所指也。”清李光地《诗所》:“此相警之诗。其为朋友、夫妻,皆不可知也。”庄有可《毛诗说》:“《墓门》,刺大夫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刺桓公不能早去佗也。”牟庭《诗切》:“刺仪行父也。”近人闻一多《风诗类抄》:“刺夫有秽行也。”今人高亨《诗经今注》:“这是陈国人民讽刺一个品行恶劣的统治者的诗。”方玉润之说符合诗义。诗以恶树棘和凶鸟鸮起兴,与刺恶人的诗义,显得相当和谐;同时,兴中含比,用棘、鸮比恶人,再恰切不过。全诗语词犀利,意旨鲜明。 《墓门》墓门有棘,(一) 墓门有棵荆树呀, 斧以斯之。拿起斧子劈开它。 夫也不良,那个人呀心肠坏, 国人知之。大伙儿都知道他。 知而不已,知道他呀,他不改, 谁昔然矣! (二) 昨儿还是这样哪! 墓门有梅,墓门有棵梅树呀, 有鸮萃止。(三) 猫头鹰都聚在那。 夫也不良,那个人呀心肠坏, 歌以讯之。(四) 唱个歌来劝告他。 讯予不顾,(五) 劝告他呀,他不睬, 颠倒思予! (六) 他哪能够分好歹! 注 释 (一)毛亨:“墓门,墓道之门。斯,析也。” (二)朱熹:“谁昔,昔也。犹言畴昔也。” (三)毛亨:“鴞,恶声之鸟也。萃,集也。” 毛奇龄:“其鸟状如母鸡,猫首而凫趾。” (四)毛亨:“讯,告也。” (五)朱熹:“或曰:讯予之‘予’,疑当依前章作‘而’字。” (六)余冠英:“颠倒思予,犹颠倒思而,言其思想颠倒黑白,不辨好歹。” 注 音 鴞xiao嚣 萃cui瘁 讯xun训 《墓门》斧以斯之②。掌着斧子劈掉它。 夫也不良③,那人不是善良辈, 国人知之。国人早已知道他。 知而不已,虽为人知恶习不改, 谁昔然矣④。近日还是旧姿态。 墓门有梅 墓门有棵酸梅树, 有鸮萃止⑤。猫头鹰儿栖树上。 夫也不良,那人不是善良辈, 歌以讯之⑥。编支歌儿数他罪。 讯予不顾,数他罪啊无人管, 颠倒思予⑦。狼狈时思及忠言时已晚。 [注释] ①棘:荆棘。②斯:碎裂。③夫也:那个人,指所讽刺之人。④谁昔:畴昔,过去。⑤鸮:即猫头鹰,为恶声之鸟。萃:止息。⑥讯:又作谇,数说责问之意。⑦颠倒思予:朱注:“颠倒,狼狈之状……讯之而不予顾,至于颠倒,然后思予,则岂有所及哉。”思予,思我之言。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称此诗为陈国的“诗史”。《诗序》认为是骂陈文公之子陈佗的诗。方玉润不完全同意此说,他以史证诗说:“案《左传》:……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代之,于是陈乱。《序》因以此诗为‘刺佗’,谓其无良师傅,以至于不义。虽无实据,而诗与事合,固自可信。然诗非刺佗无良师傅,乃刺桓公不能去佗耳。苏氏辙曰:‘桓公之世,陈人知佗之不臣矣,而桓公不去,以及于乱。是以国人追咎桓公,以为桓公之智不能及其后,故以《墓门》刺焉。‘夫’指佗也。佗之不良,国人莫不知之者,知而不之去,昔者谁为此乎?’案,此乃释首章;次章‘歌以讯之’等句,则必有忠言直谏,早悟桓公,奈公迷而不悟,以至乱作乃思良言,夫何益哉? 二章皆刺桓公,始不知人,次又拒谏,无所谓不置良师傅意。”方氏细审诗意,不为无得,驳《诗序》所谓“不置良师傅意”,可谓读诗有得。但“夫也不良”之“夫”既指陈佗,“刺佗”的主题尚不可否定,刺佗与刺桓公不能早去佗,两者可以沟通,谓刺佗而兼及刺陈桓公不能早为民除害可矣。刺佗与刺桓公,尚有主副之分。不应偏执一端。 全诗分两章,每章六句。首二句为兴,言墓门之前,多生荆棘,当及时用斧子砍掉它,接着引起下文:“夫也不良,国人知之。”“夫”指所刺之人,指陈佗。此言像陈佗这样的坏家伙,其恶迹国人早已知道,后两句言,国人知之而陈佗仍不改其恶,依然故我,恶习不改,还是昔日的老样子,这不是一日所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次章首二句仍以兴作起。言墓门前有棵酸梅树,猫头鹰常栖集树上。以恶声之鸟象喻恶人,引出“夫也不良,歌以讯之”二句。“歌以讯之”指数说责问恶人过失。但在上者对国人的责问闻而不顾,以致酿成大乱,直到狼狈不堪之时,才想起国人的忠言直谏来。末两句似为刺陈桓公而发。恶人形迹已露,国人早已觉察,在上者不思及时锄恶,以致酿成祸基,其责任自不可推卸。 此诗凝聚着对恶人的仇恨,对陈桓公的官僚主义亦有所不满。首章次章的起兴,兴中有比,墓门的荆棘,酸梅树上的鸮鸟,象喻着恶人当道,恶声喧嚣。国人认为当道的荆棘应当用斧子砍掉它,对恶人之恨,溢于言表,如杜甫诗所云:“恶竹应须斩万竿”。“斧以斯之”一句,可见对恶人陈佗之流的深恶痛绝。此诗以比兴见义,对讽刺对象以直斥和规劝相结合,对“不良”之人和未能早除不良之人(指桓公),能区别对象,一怒一怨,颇见风人之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