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围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围城》

《围城》

钱钟书(1910~ )著,1947年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8年再版,1949年三版,香港曾出过“盗印”本。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并于1981年、1982年、1984年、1991年4次重版。初版较为草率,不少字句和标点脱误。重版时钱钟书自己校看并“有节制地修改了一些字句。”初版《序》被删去一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撰文高度评价《围城》,由此引起西方学者的广泛注意,该书被译为英文、日文、俄文、法文、德文。成为在西方最受称道的中国小说之一,认为《围城》不止是写战争围困的中国,也是写被现代文明包围的古老文明的中国。主人公方鸿渐孤寂的困境不止是个人的,也是人类普遍的,“小说写出了现代人的悲剧感”(新加坡学者王润华)。《围城》刻画了一批独特的知识分子形象,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角色当然是虚构的,但有考据癖的人也当然不肯错过索隐的机会,放弃附会的权利的。”近年来掀起《围城》热,也不乏钱钟书预言的“考据癖”,但多数学者为《围城》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广博的文学、哲学、历史、宗教,法律等学科的知识所倾倒,为《围城》的细腻的心理描写,语言丰富机智的艺术魅力所征服,誉《围城》为“新《儒林外史》”。


《围城》 - 中外文学著作 - 可可诗词网

《围城》

 长篇小说。钱钟书著。1947年出版。作品主要描写留法学生方鸿渐回国后从觅职、恋爱到失业、婚变的经历,表现出抗战爆发前后部分中上层知识分子所处的精神困境;从剖析这些知识分子个性与道德方面的弱点入手,针砭现实社会和人生的弊病,从中映现出一个行将崩溃的病态社会的真相,并表达作者对整个旧时代生活的讽刺和感伤。作者这种“忧世伤生”之情首先见于对主人公方鸿渐生活遭遇及其个性弱点的描述中。他看不起西洋文化,又屈从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买了张假文凭回国;他不爱留法归来的女“博士”苏文纨,真心喜欢苏的表妹唐晓芙,但由于生性怯懦而身陷窘境,终于失恋离沪;在所谓“三闾大学”里,他受到排挤中伤,孤独气恼中轻率地与孙柔嘉结婚,婚后便陷于无穷无尽的争吵,终至身心麻木、痛苦不堪。作者更通过方鸿渐从上海到湖南内地的经历,刻画了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生动群像。这里有所谓西方文明的产物——一帮徒有虚名甚至招摇撞骗的欧美留学生;也有一群貌似学者、教授的丑类,如贪吝无耻的“国立三闾大学”训导长李梅亭,依仗亲属关系当上文学系系主任的贪官汪处厚,专靠假博士头衔讹取名利的韩学愈,卖弄虚荣、搬弄是非的能手陆子潇等等。作者以机警而无微不至的讽刺笔法,剖析他们卑污空虚的灵魂;同时顺手勾连,巧妙地揭露、鞭挞了旧中国社会生活的种种污浊。作者学识渊博、文思敏捷,行文中常常纵贯古今,妙语连珠;更兼善于化用中外文化、历史典故,引类取譬,新颖丰富。透过细腻委婉的叙述和不露锋芒的笑谈,显示出机警、洒脱和充满隽智的讽刺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