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牡》

《四牡》

《诗经·小雅》篇名。《毛诗序》说:“《四牡》,劳使臣之来也。有功而见知,则说矣。”宋朱熹《诗集传》:“此劳使臣之诗也。……臣劳于事而不自言,君探其情而代之言,上下之间可谓各尽其道矣。”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使臣自咏之诗,王者采之,后或因以为劳使臣之诗焉。……小序便据《左传》谓‘劳使臣’之来。后之解诗者,因作‘君探其情而代之言’。试将此诗平心读去,作使臣自咏极顺,作代使臣咏极不顺。解诗何不取顺而偏取逆乎?”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自述出使思归之词耳。”高亨《诗经今注》:“这首诗描述为统治者在外服役的人的辛勤与思家情绪。”此说是。本诗兴中含比,情、景结合,“岂不怀归”一句,画龙点睛,振摄全篇。


诗经《四牡》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四牡》


小官吏苦于行役,叹息他不能回乡,奉养父母。
四牡騑騑,(一) 四匹马儿匆匆忙忙,
周道倭迟。(二) 大路弯弯大路长。
岂不怀归? 我难道不想回家乡?
王事靡盬,(三) 官家的差遣没收场,
我心伤悲。我的心里真悲伤。

四牡騑騑,四匹马儿匆匆忙忙,
啴啴骆马。(四) 黑鬣的白马喘得把口张。
岂不怀归? 我难道不想回家乡?
王事靡盬,官家的差遣没收场,
不遑启处。(五) 哪有空儿着席上。

翩翩者,(六) 勃姑鸟翩翩地飞翔,
载飞载下,飞上去,飞下来,
集于苞栩。(七) 歇在密茂的栎树上。
王事靡盬,官家的差遣没收场,
不遑将父。(八) 哪有空儿把父亲来奉养。

翩翩者, 勃姑鸟翩翩地飞翔,
载飞载止,飞上去,停下来,
集于苞杞。(九) 歇在密茂的杞树上。
王事靡盬,官家的差遣没收场,
不遑将母。哪有空儿把母亲来奉养。

驾彼四骆,驾起那四匹黑鬣的白马,
载骤駸駸。(十) 搭搭搭地赶前方。
岂不怀归? 我难道不想回家乡?
是用作歌,这儿编支歌来唱,
将母来谂。(十一) 母亲啊,使我多怀想。


注 释
(一)毛亨:“騑騑,行不止之貌。”
(二)朱熹:“周道,大路也。倭迟,回远之貌。”
(三)王引之:“盬者,息也。王事靡盬者,王事靡有止息也。……《尔雅》曰:‘栖迟、憩、休、苦,息也。苦读与靡盬之盬同。’”
(四)毛亨:“啴啴,喘息之貌。马劳则喘息。”
(五)马瑞辰:“《传》:‘遑,暇。启,跪。处,居也。’瑞辰按:‘《尔雅》,偟即遑之别体。《尔雅》:‘启,跪也。’郭注:小跽。李巡云:小跪也。启当为跽之假借。……而跽与跪,又微有别。系于拜曰跪。故《说文》曰:‘跪,拜也。’不系于拜曰跽。跪为两膝据地有危象。跽则半跪有安象,故为小跪,又曰小跽。……居当为尻之假借。《说文》:‘尻,处也。’从尸几。尸得几而止也。凡人闲居之时,皆凭几而坐。”
严粲:“项氏曰:‘古者席地,故有跪有坐。跪即起身,居则坐也。’”
(六)朱熹:“,夫不也,今鹁鸠也。”
马瑞辰:“鹁鸠即鸠。是今俗名勃姑之证。”
俞樾《群经平议·毛诗》:“是夫不乃孝鸟,其载飞载下,或以恋其父母使然。故诗因不遑将父、不遑将母,而有感于翩翩之也。”
(七)严粲:“栩,柞也栎也杼也。……或飞或下,集止于丛生之栩木。”
(八)毛亨:“将,养也。”
(九)王先谦:“案:杞,枸檵。《释文》郭注:‘今枸杞也。’”
(十)严粲:“走马曰驰,不驰而步疾曰骤。钱氏曰:‘駸駸,马前进貌。’”
(十一)马瑞辰:“《传》:‘谂,念也。’……又按王尚书曰:‘来,词之是也。’将母来谂,言我惟养母是念。”

注 音
騑fei非 倭wei威 靡mi弭 盬gu古 啴tan滩骆luo洛 翩pian篇 zhui锥 栩xu许 杞qi起駸qin侵 谂shen审

《四牡》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四牡》

 四牡騑騑,四匹公马奔驰忙,


周道倭迟。大道迂回远又长。


岂不怀归? 难道不想返家乡?


王事靡盬,王家差事尚未了,


我心伤悲! 我的心里多悲伤!



四牡騑騑,四匹公马奔驰急,


啴啴骆马。骆马累得直喘气。


岂不怀归? 难道不想归故里?


王事靡盬,王家差事尚未了,


不遑启处。哪有余闲去休息。


翩翩者, 翩翩飞翔是鹁鸪,


载飞载下,忽上忽下多悠闲,


集于苞栩。纷纷停聚柞树颠。


王事靡盬,王家差事尚未了,


不遑将父。奉养老父没时间。



翩翩者, 鹁鸪翩翩在翱翔,


载飞载止,飞飞停停戏闹忙,


集于苞杞。纷纷栖息杞树上。


王事靡盬,王家差事尚未了,


不遑将母。难以回乡把母养。


驾彼四骆,四马驾车排成行,


载骤骎骎。奔驰不息往前方。


岂不怀归? 难道不想返故乡?


是用作歌(11),因而写下这首歌,


将母来谂(12)。深深怀念我亲娘。



[注释] ①騑(fei)騑:奔跑不息而呈现出疲劳的样子。②周道:大路。倭迟(yi):道路迂回长远的样子。③靡盬(gu):没完没了。盬,停息。④啴(tan)啴:喘息的样子。骆:有黑色鬃毛的白马。⑤不遑:没有闲暇。 启处:安居休息。 ⑥(zhui):鸟名。也称鹁鸠、鹁鸪。 ⑦苞:茂盛。栩:柞树。⑧将:养、侍奉。⑨杞:枸杞。⑩骎(qin)骎:马快速奔跑的样子。(11)是用:所以。(12)谂(shen):思念、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首句中的偏正词组“四牡”名篇,《诗序》以为是慰劳使臣之作,《左传》的说法与此相同(由于《诗序》后出于《左传》,所以它的说法可能是来源于《左传》)。朱熹《诗集传》认为《诗序》之说“颇协诗意”,但据《仪礼》记载,此诗也用于燕(宴)礼或乡饮酒礼,所以朱熹又说:“疑亦本为劳使臣而作,其后乃移以它用耳。”也就是说,在被周朝统治者改编成正式乐歌以后,它的使用范围,随历史的发展,是有所变化、扩大的。详味诗意,此诗的原作者当是周朝的一位使臣,诗中主要描写出使官员的辛劳,抒发了因“王事靡盬”而长期奔波在外,不能返归家乡的悲怆之情。


全诗五章,其中一、五章采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直叙其事和直抒其情的色彩较浓。是一首以第一人称口吻写成的记叙性的抒情诗。首章先写诗人(使臣)视野所见,然后写其内心感受。“四牡騑騑,周道倭迟”,诗人眼中,首先见到的是四匹公马的高速奔驰,但同时也看到前方道路的遥远;“岂不怀归”这个反问句,表现了诗人主观意念中对家乡的怀念是那样强烈,但是“王事靡盬”,现实生活却迫使诗人还要长期奔波于道途之中,难以返归日夜思念的家乡。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叙写自己内心的悲伤之情。


二、三、四章,分别叙述诗人对家乡思念之情的具体内涵和“我心伤悲”的原因。第二章和首章相比,写法相同,但在内容上作了两处调整:一是通过写驾车的骆马累得直喘气的情景,来表现“我”在马车上已经历了长途的颠簸。这和首章的“周道倭迟”相对照,道出了已经驶过和将要奔波的路途都是如此遥远。这样,也就渲染、突出了此时“我”心理上的一种渺茫感。二是写为王事辛劳,没有时间安居休息(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正常的爱情生活),这也是回应上章,说明“不遑启处”是引起内心“伤悲”的原因之一。三、四两章,采用兴的写法。 以“翩翩者”的或上或下、时飞时止和栖息树上起兴。诗人触景生情,联想自己,长期劳苦于外,而不能返乡安居乐业,反不如鹁鸪的自由行止,真是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千。据《左传》昭公十七年《正义》引樊光注,可知(鹁鸠、鹁鸪)乃是一种孝鸟,诗人又由此想到自己因王家差事缠身,不能归家奉养父母,因而内心深感不安和痛苦。所以,“不遑将父”“不遑将母”是“我心伤悲”的原因之二。


末章,诗人又把视线移到车上。“驾彼四骆,载骤骎骎”,骆马又驾车疾奔向前,而前面依然是走不完的路程。言外之意即归家的希望依然渺茫。因而借歌言怀,写下了这篇诗,以抒写自己对乡土、对父母的深刻怀念之情。末句“将母来谂”,所言怀念的对象,实兼父母而言,而句中独用“母”字,一来是因为紧承上章之文,二来可能是为了乐歌节奏上的要求,保持每句字数的一致,因而省去了“父”字。


这首诗抒发的感情虽然是悲怆的,但诗人写来显得较为平和,以至显示出“悲情中有愿意”(王质《诗总闻》),所以在当时被认为是格调高的作品。这与《唐风·鸨羽》(抒情主人公也因“王事靡盬”而无法奉养父母)中诗人怨极呼天的激烈之情相比,确实又是有区别的。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两诗作者的身份、个性也是有着较大差异的。诗中交互运用了赋、兴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定的意境,使人宛如看到了一幅官员出使远方,风尘仆仆奔走于途的画图。通过直接披露自我心态的方式,这位使臣的情感,也直接呈示给了读者。这首诗在修辞方面,还运用了反问(“岂不怀归”)、叠字(“骎骎”“翩翩”),引用(“王事靡盬”“集于苞栩”)等方法,以加深诗中思想感情的表达和加强语气、增进诗句声调的和谐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