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The FourChapters on Agriculture in Lushi Chunqiu

唯一保存至今的有关先秦农业生产的四篇论文,包括“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公元前235)组织门客集体编写的杂家著作,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吕氏春秋》全书二十六卷,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上农”等四篇是《士容论》中的后四篇。
四篇内容各有侧重,“上农”主要论述重农思想和农业政策,“任地”主要介绍土地利用的原则,“辩土”主要讲述耕作栽培的要求和方法,“审时”重点论述掌握农时的重要意义。这四篇论文在农学史上的贡献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❶指出重农可以尽地利,收到更多的农产品,又可使农民安居乐业,不思搬迁。平时易于统治,战时可得到可靠的兵源补充。
❷把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指出不仅要靠天、靠地,而且更要靠人,即把遵循自然规律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❸总结了土壤耕作的经验,提出了“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的五大耕作原则,强调耕作时应注意土壤的坚硬与粘重、休闲与使用、瘠薄与肥沃、板结与疏松、潮湿与干燥等情况,要求通过耕作,使对立的双方得到协调,奠定了中国传统耕作技术的理论基础。
❹总结了垄作法的一系列措施: 在土地利用上,根据土壤墒情,提出“上田弃亩,下田弃甽”的原则。即高燥田放弃垄面,把庄稼种在垄沟里,以利抗旱和保墒;低湿田要放弃垄沟,把作物种在垄面上,以利于排水抗涝。在甽亩修治方法上,提出“亩欲广以平,甽欲小以深”的要求,以保证能充分利用土地、阳光和水分。在栽培技术上,要求疏密适度,行垄整齐,以利于通风透光。还提出防止“三窃”——地窃、苗窃和草窃。“地窃”指垄小沟宽,土地利用率不高;“苗窃”指苗生太密,没有行列;“草窃”指杂草造成的损失。
❺从农学的角度强调掌握农时的重要性。指出“凡耕之道,厚(候)之为宝”,即“得时”是夺取丰收的关键。认为农时得失对于植株的高低、穗型的大小、籽粒的多寡、品质的优劣、抗逆性的强弱,甚至对人体的健康都有深刻的影响。
“上农”等四篇虽然不是一部独立的农书,但四篇联成一体,仍能构成比较完整的农业技术知识体系,从农业思想和农学理论方面为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传统农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四篇中不足的是没有论及当时已广泛推行的施肥和灌溉。
《吕氏春秋》文词古奥,传抄中又多讹误,更增艰读。流传版本不少,专门校释《上农》等四篇的以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和王毓瑚《先秦农家言四篇别释》(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为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