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卜算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卜算子》

《卜算子》

陆游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①驿: 古代官办的交通站。②无主: 没有人去过问。

【词大意】 驿站外,断桥边,梅花寂寞开放,无人欣赏。已是黄昏,独自忧愁,更加上风雨交迫。她无意苦争春,任凭那群芳妒。她虽已凋零飘落,化为泥土,又被那车马碾为尘埃,然而仍是清香如故。

【赏析】 这是一首 “托物言志”的词,作者以梅花自喻,用梅花象征自己正直兀傲的气节。词人少时就有报国之志,好兵书,习剑术,但在仕途上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但他始终坚持抗金,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劲健的风骨。

开头两句写梅花在驿路断桥旁边“寂寞”地开放,无人欣赏。这是写梅花,也是喻自己。写自己主张抗金,遭当权的投降派打击,“半世飘然羁旅”,直到晚年被迫隐居山阴,即使有 “气吞残虏”的壮志也是无人赞赏,无人支持。词人以梅花开在“驿外断桥边”的孤寂形象,表现自己被弃置不用,是十分恰切的。“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写梅花在黄昏时刻本已十分孤寂愁苦,偏又遭急风骤雨的袭击。这里暗喻的是他自己遭受迫害的悲苦情景。“黄昏”暗示形势恶劣——金兵不时入犯,投降派又鼓噪不已,看到这形势,心怀收复大业的词人怎不 “独自愁”呢?“更着风和雨”一句突出了主战派在政治风雨侵袭下倍受打击的情景。然而恶劣的环境,更锻炼了梅花的铮铮硬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她在悬崖百丈冰的严冬傲然开放,是为报春,不是与百花争春。如果群芳要嫉妒,也只好任凭它们了。词人通过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颂,表达了自己的雄图大略与高尚志趣,既有别于那些卖国求荣的投降派,也有别于追求功名富贵的利禄之辈。“一任”两字,写出了词人敢于与世俗抗衡的坚决态度。“零落成泥碾作尘”一句,以梅花遭到风雨袭击后凋零飘落,化为泥土,又被车马碾作尘埃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了自己一生的不幸遭遇:陆游青年及第,出任镇江通判,积极赞助张浚出兵北伐,北伐失利后,他因“力说张浚出兵”的罪名罢官乡里;48岁助宣抚使王炎赴前线,本想施展抱负,结果不到一年随王炎的调走,而又报国无路了;54岁去蜀南归,先后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任职,结果又因拨义仓赈济灾民,以“擅权”罪免官还乡;62岁到京城为军器少监,又因一贯坚持抗金,并形于歌咏而被黜,这坎坷的一生,不正像梅花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吗?一个“碾”字有力地勾出了当权投降派的残酷、凶狠。虽然陆游在被贬后的20年闲居山阴,再也不能问政,也无法实现报国大志,然而他依然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的爱国思想日益深沉,直至85岁临终时还吟出《示儿》篇:“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谆谆教诲子孙不忘北定中原的大事。“只有香如故”一句就是深刻地表现了这种至死不渝的坚贞气节。

全词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上片写梅花的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借梅花形象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和炽热的爱国情感。这首词物我融合,主客观统一,通首不出现梅花字面,却恰到好处地传出了梅花之神。词中梅花,是词人“身世的缩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夏承焘语)本词语言风格晓畅平易,精练自然,实践了作者“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的文学主张。陆游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夏承焘先生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 《唐宋词欣赏》)


《卜算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 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 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长江头:长江上游,今四川一带。君:你。长江尾:长江下游,今江苏 南部一带。休:停止。已:终结。负:辜负。意:情意。

【大意】我住在浩荡东去的长江上游,你却住在宽广壮阔的长江下游。我日 日夜夜思念着你,虽然两地远隔千山万水,不能和你见面,但我们还能一 同饮用着源远流长的长江之水。日夜不息向东流去的江水,什么时候才 能停止流动?我这绵绵无尽的相思,什么时候才能终结?只希望你的心 思和我一样,一定不要辜负这一片相思的痴情。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145页.


名诗《卜算子》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卜算子》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坚贞爱情的恋歌。它的语言朴素流畅,抒情明朗而又意味深长,具有浓郁的民歌情调。正如毛晋《宋六十名家词·姑溪词跋》 所说: “ (姑溪词) 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至若 ‘我住长江头’,直是古乐府俊语矣。”

上片先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无限思念:“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里虽然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但因词人选取了悠悠的江水作为抒情的主要形象,将对爱情的执着灌注在缓缓东去的江水之中,显得情意特别悠长。前二句重点写男女恋人的相距之远,一个在长江之源,一个在长江之尾。这种以万里长江暗示两人不能相见的远隔之苦,就比说远隔千山万水更真切感人,也更富于想象,同时也为后二句作了一层铺垫,说明两人虽不能相见,而思念之情却时刻萦绕于心中。后二句构思更为精妙,不去说“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愁苦哀怨,却笔锋一宕,落在“共饮长江水”上,把长江想象为联结爱情的纽带,当作深切、长久、坚贞爱情的化身,用不露痕迹的隐喻,写出“我” 对君的相思之情,犹如悠悠无尽的长江之水,十分生动形象。

下片“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汉乐府民歌《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者都写对坚贞爱情的誓约,但品味起来,其中所表现的感情层次、情感内涵又有差别。此词先连用两个问句,重在渲染爱情的天长地久,绵绵无绝期,结二句则以委婉深情的祝愿,吐露这位女主人公的痴情,情意深挚缠绵;而《上邪》则以一连串不可能发生的事作比喻,表达自己的坚贞,说得斩钉截铁,但由于它只是一味地发表誓言,就显得缺乏丰富的层次,角度单一,韵味也远不及这一首那么丰腴深厚。不过,尽管这首词的下片在抒情上更注重缠绵深挚,但民歌风味仍然很浓。如它的换头处即用了民歌常有的接字法,并且采用了复沓的形式,与上片呼应。特别那个“定”字,按《卜算子》词牌的常格是没有的,它属于所谓衬字,就是说,完全是为了歌唱时更流利轻快而加进去的,这也使它在语言上、口吻上更有民歌情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