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声甘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吴文英

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天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注释】 ①名娃:指西施。吴语美女曰娃。金屋:华美的居室。这里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筑的馆娃宫。②腻水:指女子洗过脸的含有脂粉的污水。③靸(sa洒):拖鞋。这里用作动词。双鸳:指女子的鞋子,此处指木屐。④倩:古时男子的美称。五湖倦客:指范蠡。辅佐勾践平吴后,功成身退,归隐五湖。⑤苍天:《全宋词》作“苍波”。⑥渔汀:垂钓处。

【词大意】 灵岩山高又阔大,疑是天上流星下。青山古树似幻化,华美宫室蓄娇娃,城阙巍峨称残霸。香径冷风刺眼刮,腻水污花甚腌臜。叶落空廊声沙沙,好像木屐呱哒哒。

宫里吴王被迷醉,只有范蠡醒未睡,独自隐居钓竿垂。我问苍天不回声,头发花白山青青。远水浩渺连长空,栏干高处日暮凭,目送乱鸦归巢鸣,斜阳落进钓鱼汀。连连呼唤把酒带,赶快登高上琴台,气爽秋高接云彩。

【赏析】 词题中的“庾幕”,当指掌管仓储出纳政令的官署仓部,这一机构曾一度名为司庾。吴文英自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起,在苏州仓幕供职约10年。此词即作于此时此地。“灵岩”,即灵岩山,在今江苏省吴县木渎镇西北。 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 此词所涉及的箭径(采香径)、响屟(xie泄)廊、琴台等均在此山。

陈洵《海绡说词》曾专评此词,大意是说词有的地方写得很“沉痛”,究其题旨,作者以吴王的“沉醉”讥讽两宋君臣耽于酒色,并以范蠡的“独醒”比拟作者的忧国之忱云云。这种说法对于平生未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几乎专写亡姬去妾的吴文英来说,未免求之过深。其实这是一首登灵岩山的怀古词。灵岩在苏州,苏州是春秋时吴的故都。面对吴宫旧迹,作者在描摹山容水态的同时自然会涉及到吴越春秋那部著名的兴亡史,作者不一定完全把自己摆进去。从内容上说这是一首常见的怀古词,其独特成就主要在艺术贡献方面。

首二句意谓:对于灵岩山的高耸开阔,尽管是作者亲眼四望所见,鉴于它的横空出世,便怀疑是天上落下的流星。接下去的“幻”字直贯上片之终,以幻觉笼括了嗅觉、视觉、听觉等种种所见所闻,使得青崖古树、馆娃行宫带有一种若幻若真的神秘色彩,这也就是此词乃至整个梦窗词所具有的跳跃性和朦胧美。

“残霸宫城”句有点费解。“霸”当指吴王霸业,“残霸”,一说指“霸业有始无终”,似可从。“箭径”即采香径,据《元丰九域志》卷五“苏州”条云:“响屟廊、采香径,并吴王置。”又《吴郡志》:“采香径在香山之旁,小溪也。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今自灵岩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箭泾。”为了较贴切解释“箭径”以下二句,不妨重温张炎《词源》的一段话:“贺方回、吴梦窗皆善于炼字面,多于温庭筠、李长吉诗中来。”这二句就是分别由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东关酸风射眸子”和《绿章封事》的“溪女洗花染白云”句变化而来。不仅是这两句,《梦窗词》中的那种似花非花、似人非人的幻境,也当是作者首次由李贺等人的那种奇特、夸诞、如梦如幻的诗境中引而入词的。这既是一种艺术借鉴,又是一种有益的艺术创造和奉献。

作者善于多方调动艺术感觉并能运用通感写作。如把“箭径”句的“酸风”释为冷风,那么冷感是由肌肤传至周身的、如释为带酸味的风,那就转到了与“腻水”句同样的嗅觉或味觉方面。总之当年香气四溢的“箭径”,如今变成了“酸风射眼”的荒寒污秽的去处;当年吴宫佳人泼下的含有脂粉的洗脸水,把鲜花都熏染得仿佛至今尚能闻到一股腥气味。“时靸”二句写听觉,而听到的又不是一种声响,而是两种声音的交响。“廊叶”句有一个典故,这里的廊就是指建在灵岩山上的响屟廊。相传此廊以梓板铺地,西施穿屟(木板拖鞋)走过时发出声响。眼下作者听到的自然不是这种屟响,而是秋叶沙沙作响。屟声是幻觉,风声是实感,这种熔幻真于一炉、敛古今于一瞬的方法,是此词的又一特点。这一特点有空灵潇洒的长处,也有虚幻难解的短处,也当是《梦窗词》毁誉参半的原因之一。

前文指出与陈洵的不同看法,并不是说吴文英填词只图范山模水或专发绮思。怀古词一般都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此词所涉及的吴越兴废史本身就是一种“殷鉴”。那么作者在吟诵“吴王沉醉”、“独钓醒醒”一类句子时,不管其本人是否有“沉痛”感,对于宴安东南一隅的南宋统治者不能不具有一定的讽喻性,何况“问苍天无语,华发奈山青”本身就是一种感喟。歇拍三句犹尺蠖求伸、莎鸡振羽,笔力道劲。“秋与云平”以景结情,气度不凡。不愧为虚实兼到的名篇。


《八声甘州》注释和全文翻译 - 可可诗词网

《八声甘州》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注释】潇潇:形容风雨急骤。洗:洗出。凄紧:凄凉的寒气紧紧逼人。一作“凄惨”。关河:关隘山河。残照:落日的余晖。是处:到处,处处。红衰翠减:花叶枯萎凋落。红、翠,指代花草树木。见李商隐《赠荷花》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红衰翠减愁煞人”句。苒(rǎn)苒:同“荏苒”,渐渐,慢慢,指光阴流逝。物华:美好的景物。渺邈(miǎo):同“渺渺”,遥远。归思:归家心情。难收:一作“悠悠”。淹留:久留。颙(yóng)望:抬头远望。天际识归舟:把远来的船只看做是爱人的归舟。极写思情之深。见谢脁《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争:怎。恁(nèn):如此,这样。凝愁:愁绪凝聚化解不开。

【大意】面对这潇潇暮雨洒遍江天,经过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秋天。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落萧条,落日的余晖斜照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啊,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眺远,望着那渺茫遥远的故乡,思乡之情一发而不可收。可叹啊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何苦苦地久留异乡?想起美人此时应在妆楼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天边的樯帆误认是爱人的归舟。怎么知道,我靠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字数:680

李支舜 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94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