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章》作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章》作期 《九章》作期《九章》的写作时期,历代多有争议,但可归纳为两种:一、襄王时所作。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班固。他说:“襄王复用谗言,逐屈原,在野又作《九章》赋以风谏。”(《离骚赞序》)王逸继而提出:“屈原放于江南之野,思君念国,忧心罔极,故复作《九章》。”(《楚辞章句》)朱熹也认为《九章》是作于“屈原既放”之后(《楚辞集注》),洪兴祖明指:“《九章》之作,在顷襄时也。”(《楚辞补注》)二、分两期,即怀王和顷襄王时两部分。此种意见又可分为三类:1.林云铭《楚辞灯》认为,《惜诵》、《思美人》、《抽思》三篇为怀王朝所作,其余为顷襄王朝所作,按时间顺序依次是《涉江》、《橘颂》、《悲回风》、《惜往日》、《哀郢》、《怀沙》。此说得到屈復《楚辞新注》、夏大霖《屈骚心印》的赞同。蒋骥虽同意这两期的划分,但对作品排列顺序作了变更,认为怀王时所作三篇依次是《惜诵》、《抽思》、《思美人》,顷襄王时顺序为《哀郢》、《涉江》、《怀沙》、《橘颂》、《悲回风》、《惜往日》。今人姜亮夫赞同此说,见《屈原赋校注》。2.游国恩认为,《九章》中只有《惜诵》“不是放逐时所作的”,“《抽思》是屈原初放于汉北时所作,那时在楚怀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思美人》、《哀郢》和《悲回风》三篇,都是屈原在顷襄时再放江南所作的。”“《涉江》是顷襄王二十一年以后,屈原溯江而上,入于湖湘时作。”“《橘颂》写作的时代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很可能是再放时所作。”“《怀沙》和《惜往日》两篇,都是屈原在自沉之前不远所作的,时间大约在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夏历四月中。”(《楚辞论文集》)3.虽同意两期分法,但将《橘颂》视为怀王时所作,是屈原年轻时的作品。如陆侃如《屈原评传》、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郭沫若《屈原研究》、陈子展《楚辞直解》等。 ☚ 《九章》作地 《九章》“后四篇”真伪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