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位于淡水路66弄4号(原淡水路朱衣里4号)。一幢单开间石库门房屋,坐北朝南,面积61平方米。二楼客堂和亭子间是编辑部办公地方,三楼小阁楼作印刷间用。现大门左方有一大理石长方形石碑,镌刻“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青年》,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继《先驱》以后的机关刊物。1923年10月20日创刊于上海,1924年春在这里编辑出版《中国青年》,旨在宣传马列主义,教育和团结广大青年投身革命。创办人与主编有张太雷、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任弼时等。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编辑部迁往武汉。同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编辑部又迁回上海。 ☚ 福州路文化街 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