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与魏叔子(魏禧)论文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与魏叔子(魏禧)论文书》 《与魏叔子(魏禧)论文书》清邵长蘅(号青门)撰。本文从创作角度,提出了“先浚文之源,而后究文之法”的观点,强调作家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条件的改善。他主张作家应丰富自己的学识见解,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探索艺术创作的规律,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作者认为“浚文之源,”在于读书、养气。读书应渐及,“先于治经,……不必屑屑拘牵注疏,务融液其大指所在;然后纵贯诸史,以验其废兴治忽之由;旁及子集,以参其邪正得失之故。”养气应重品格修养而轻名利得失,“涵咏道德之途,甾畬六艺之圃”;“泊乎寡营,浩平自得”。至于究文之法,他认为重在理解和把握“不变”与“至变”的辨证关系。文类有定体,辞章有定格,内容有定理,“此法之不变者”;但是,创作主体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是各不相同的,作家应“各视工力之所及,巧拙不相师,后先不相袭,此法之至变者”。“吾得其所为不变者,不《左》、《史》,不班、范,不韩、柳、欧、苏,而不可骇其创也;吾得其所为至变者,即《左》、《史》,即班、范,即韩、柳、欧、苏,而不可訾其袭也。二者所以究文之法也”。他认为如果不一浚其源,不究其法而侈言文学的创作,想要创造出好的作品是不可能的。作者是清初散文大家宋荦的门客,当时与侯方域、魏禧齐名,他从自身创作实践的体会和经验来评论文学创作,因此颇中肯綮。他所阐述的读书之循序渐进、养气之修养品性、文法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等,在一定程度上,已具有了创作主体论与创作方法论的意义。他虽仍以复古明道为标榜,却不可以迂腐视之。 ☚ 宋子发文集序 方望溪先生全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