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国志演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国志演义》《三国志演义》
明代长篇小说。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传》、《三国志传通俗演义》、《三国英雄志传》、《三国全传》,简称《三国演义》。著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据考据,一般认为,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早年曾致力反元的政治活动。后专心于小说创作。主要著作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等。《三国志演义》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三国志演义》以其恢宏的结构描写了三国时期诸军阀间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小说开篇写东汉末年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和由此造成的社会矛盾。酿成了以张角为首的农民大起义。起义被镇压以后,董卓专权,被诸侯所杀。曹操任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各个击破地方军阀,后进兵江南。孙权、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在三国不断的兼并战争中。魏国司马氏家族崛起。最终灭蜀、代魏、收吴,西晋遂统一天下。 《三国志演义》的创作倾向是“尊刘贬曹”。曹操、刘备是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在曹操身上具有军事指挥家的才智、封建暴君的残忍、统治者笼络人心的手段,和权术者狡猾奸诈的个性,以及横槊赋诗的文才。做为封建统治者曹操具有雄才大略,然而当他错杀无辜之后,“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道白,再现了他极端利己主义的本质。而蜀国君主刘备则是一个与曹操截然相反的形象。他讲义重德,恤民惜物。长坂坡大战之后,赵云将阿斗抱给他,他却把爱子摔在地上,因为重围之中负子杀敌,“几乎损失一员大将”。刘备身上体现了高尚美好的品德。但正如鲁迅所指出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诸葛亮是小说中备受作者推崇的人物。他是德才兼备的完人,智慧的化身。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大事。他呼风唤雨,巧布兵阵,为建立蜀国大业立下了卓绝的功勋。但由于作者过分的渲染,鲁迅称其为“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三国志演义》另一突出描写的是“义”,这在关羽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小说写他“身在曹营心在汉”虽曹操对其厚爱备至,并施以重金,但仍不为其所动。他对刘备忠心耿耿,直至兵败麦城而不谕。关羽成了历代“忠义”的楷模和化身。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赵云、黄忠、孙权、许褚、鲁肃、姜维等也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 《三国志演义》代表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虽采用文言创作,但语言浅近易懂、通晓流畅。雅俗共赏。小说结构宏伟,把近百年头绪纷繁、复杂多变的历史叙写得有条不紊,整饬严密。小说突出之处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整部书大大小小的数百次争斗写来各具特色、绝无雷同。如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合抗曹的“赤壁大战”等等。《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也极具特色。它描写人物“以貌取神”,而不单纯追求细节的逼真。如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仅仅通过“声如巨雷”的3次大喝,便将张飞威武勇猛的性格活灵活现。其他如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细节,都真切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此书在明、清之际曾被明令查禁。 《三国志演义》最早为明嘉靖元年(1522)本,清代毛宗岗百二十回增删评点本是目前最流行的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依据该本曾多次出版。 《三国志演义》三国志演义
明嘉靖元年(1522)刊本《三国志演义》正文书影 明万历余象斗刊本 《三国志演义》正文书影 明崇祯雄飞馆合刻《英雄谱》 本《三国志演义》正文书影 清康熙贯华堂刊毛宗岗评本 《三国志演义》正文书影 明嘉靖元年(1522)刊本《三国志演义》正文书影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三国志传评林》、《三国全传》、《三国赤帝余编》、《三国志史传》、《英雄三国志传》、《三国英雄志传》、《三国志》,总称为《三国演义》。各种版本卷数不一,有二十四卷、二十卷、十二卷、十卷、六卷、六十卷多种,大体分为二百四十回及一百二十回两类。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作者罗本,字贯中,元末明初太原人,一说东原(今山东东平)人、杭人。成书于明初,一说成书于元末。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嘉靖元年(1522)刊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藏上海图书馆;明万历十九年(1591)金陵万卷楼周日校刊本,十二卷二百四十回,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明万历二十年(1592)余氏双峰堂刊本,二十卷二百四十回,藏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明万历余象斗刊本,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熊清波刊本,藏日本德富苏峰成篑堂;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郑少垣联辉堂三垣馆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日本蓬佐文库;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杨闽斋刊本,二十卷二百四十回,藏日本内阁文库;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郑世容刊本,藏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明万历乔山堂刊本,藏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明夏振宇刊本,藏日本蓬佐文库;明郑以桢刊本;明杨美生刊本;明刊钟伯敬评本;明天启黄正甫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明崇祯雄飞馆合刻《英雄谱》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明吴观明刊李卓吾评本,一百二十回,藏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蓬佐文库;清初吴郡绿荫堂藏版李卓吾评本,藏首都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清遗香堂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两衡堂刊李笠翁评本,二十四卷一百二十回,藏首都图书馆;清康熙贯华堂刊毛宗岗评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藏上海辞书出版社;清康熙大魁堂刊毛宗岗评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清咸丰三年(1853)善成堂刊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清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明嘉靖元年刊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嘉靖元年刊本、金陵万卷楼周日校本、余象斗刊本、郑少垣联辉堂三垣馆刊本、杨闽斋刊本等,1985年中国书店影印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198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排印会评本,199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排印本,1991年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排印本,1991年齐鲁书社“明代四大小说”、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大魁堂藏板本,199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李渔全集》排印两衡堂刊本,1992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93年巴蜀书社排印吴郡绿荫堂藏版李卓吾评本。 东汉末年,朝廷失政,黄巾起义。汉室宗亲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投军征讨黄巾,屡建战功,因不行贿,仅授安喜县尉之职。又因张飞鞭打来县视察索贿的督邮,刘备挂印弃官而去。 汉灵帝崩,外戚与宦官争权,相互残杀。董卓带兵入都,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曹操行刺董卓失败,会同各镇诸侯举兵讨董卓。汜水关前,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下,刘、关、张三英战吕布。董卓兵败,火焚洛阳,迁都长安。孙坚入洛阳,得传国玺,托疾归江东。讨董盟军分裂,诸侯各自散去。袁绍使荆州刘表截击孙坚,未成。孙坚跨江击刘表,中伏身亡。 董卓入长安,专横跋扈。司徒王允巧设美人计,将歌伎貂蝉先许嫁吕布后献于董卓。吕布与董卓反目为仇,杀董卓。董卓部将犯长安,打败吕布,杀死王允。献帝诏命曹操入都护驾,曹操迁都许昌,自为大将军,把持朝政。 明万历十九年(1591)金陵万卷楼周日校刊本《三国志演义》插图书影 刘备得陶谦三让徐州,领徐州牧。吕布兵败投刘备,夜袭徐州,反使刘备屯小沛。袁术派纪灵攻刘备,吕布辕门射戟,迫使纪灵罢兵。张飞误抢吕布马匹,吕布攻小沛,刘备兵败投曹操。后曹操征张绣,击袁术,约会刘备同攻吕布,缢杀吕布于白门楼。 曹操班师还许都,献帝认刘备为皇叔。许田会猎,关羽见曹操僭越,怒欲杀之,为刘备劝阻。国舅董承受衣带诏,与刘备、马腾共谋诛杀曹操。刘备恐曹操见疑,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邀刘备过府煮酒论英雄,刘备假作惧雷声而失箸,使曹操误以为平庸之辈而放其出许都。衣带诏事发,曹操杀董承,攻刘备。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土山被围,约三事而降操。曹操厚待关羽,封侯赐金赠良马。袁绍攻曹操。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大败袁军,袁绍使刘备召关羽来归。关羽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与刘备、张飞、赵云相会于古城。 孙坚死后,长子孙策得周瑜、张昭辅佐,称霸江东。后孙策破黄祖遇刺身死,弟孙权继兄业,从周瑜所荐,召用鲁肃。鲁肃为孙权定鼎足三分,割据江东大计。 袁绍与曹操大战于官渡。谋士许攸得知曹军粮尽,劝袁绍分兵袭许昌。袁绍斥而不用其计。许攸愤而投曹操。曹操用其计,夜袭乌巢,烧尽袁绍粮草。袁绍令张郃、高览二将攻曹,二将战败归降曹操。曹军趁势攻击,袁绍大败。翌年,袁绍又败,吐血身亡。诸子相互残杀,为曹操各个击破。于是曹操统一北方,势力日盛。 刘备投荆州刘表,屯兵新野。刘表后妻嫉恨刘备,与弟蔡瑁设计谋害刘备。刘备马跃檀溪,逃回新野。又得徐庶相佐,打败曹兵,夺取了樊城。曹操拘徐庶之母,逼徐庶降曹以救母。徐庶辞别刘备,走马荐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诸葛亮隆中为刘备决策,出山辅助刘备争天下。刘备以师礼待之。 清康熙大魁堂刊毛宗岗评本《三国志演义》插图书影 建安十三年夏,曹操派兵夺荆州。博望坡诸葛亮初用兵,火烧曹军,众将诚服。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诸葛亮再用奇计,火烧新野,杀败曹兵,退守樊城。刘表死,次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曹操入襄阳,杀刘琮。刘备携百姓渡襄江南下江陵,至当阳长坂坡被曹军追上,军民大乱。赵云单骑血战曹兵,乱军中救出刘备之子阿斗。张飞横矛立马长坂桥头,吼声吓退曹兵。刘备败退江夏。曹操起八十三万大军进逼江东。 孙权知曹操欲夺江东,与群臣计议。一时文臣主和,武将主战,孙权迟疑不决。诸葛亮出使江东,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于是孙、刘联盟,共抗曹操。曹操谋士蒋干来江东说降周瑜。周瑜设群英会宴请蒋干,伪造信件诱使蒋干盗书献于曹操。曹操中计,错杀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失去水军都督。周瑜忌诸葛亮才高于己,令诸葛亮三日内造十万枝箭。诸葛亮趁大雾漫江,草船借箭,诱取曹军十万枝箭交差。周瑜、诸葛亮定计火攻曹营。东吴老将黄盖自献苦肉计诈降曹操。庞统又献连环计,诱使曹操将战船连锁成一片。破曹万事皆备,唯缺东风。诸葛亮南屏山设坛借东风,风起,诸葛亮回江北调兵出战。周瑜趁东风出兵攻曹,火烧赤壁曹军水旱大营。曹操兵败仓皇北逃,连遭赵云、张飞截杀。至华阳道,又有关羽阻拦。曹操无奈,上前哀告,关羽念及旧情,不忍见曹营兵将哭拜在地,义释曹操。 赤壁大战后,孙、刘争夺荆州。诸葛亮乘虚取南郡,一气周瑜。刘备丧妻,周瑜巧设美人计,骗刘备过江与孙权之妹成亲。诸葛亮以三条锦囊妙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二气周瑜。周瑜诈称代刘备取西川,阴谋袭取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陷周瑜于重围,三气周瑜。周瑜因气箭疮三裂而亡。诸葛亮过江吊唁,引庞统来投刘备,刘备拜庞统为副军师。 清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三国志演义》插图书影 益州牧刘璋请刘备入川敌汉中张鲁。孙权乘机派人骗孙夫人带阿斗回江东。赵云闻知,截江夺回阿斗。刘备进军雒城,蜀将张任在落风坡设伏,射杀庞统。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入川佐刘备,留关羽守荆州。张飞计取巴郡,义释守将严颜,直取雒城。诸葛亮设计擒斩张任。刘璋向张鲁借兵。张鲁令马超攻葭萌关。张飞夜战马超,不分胜负。诸葛亮用计招降马超,兵临成都。刘璋出降,刘备入主益州。 孙权闻刘备取西川,索取荆州,关羽不允。鲁肃宴请关羽,关羽单刀赴会,鲁肃用计不成。刘备割江夏三郡让孙权,令孙权攻曹操。孙权与曹将张辽大战逍遥津,曹操闻讯,起兵救合肥。东吴大将甘宁百骑劫曹营。两军大战,各有胜负,讲和罢兵。 刘备攻汉中,老将黄忠斩曹将夏侯渊于定军山。曹操提兵亲征,被诸葛亮杀败。刘备占汉中,进位汉中王。 曹操约孙权夹击荆州。关羽水淹七军,擒曹将于禁,斩庞德,威镇华夏。孙权使吕蒙、陆逊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中伏被擒。孙权杀关羽父子,献首级于曹操。曹操自此合眼便见关羽,惊惧成病,不治身亡。操子曹丕继位,废汉自立,国号魏。 刘备见曹丕自立,从诸葛亮及众臣所劝,即位称帝。为报关羽之仇,兴兵伐吴。张飞酒后为部将所杀。刘备攻吴连战连捷。孙权求和不成,拜陆逊为都督统兵抗刘。陆逊火烧刘备连营,大破蜀兵。刘备败走白帝城,托孤于孔明而崩,后主刘禅继位。 魏主曹丕用司马懿之计,五路进兵攻蜀。诸葛亮安居平五路,转危为安。蛮王孟获屡次犯境,诸葛亮挥师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孟获心服,永不反汉,南方遂定。 曹丕驾崩,曹睿继位。诸葛亮上《出师表》,出兵伐魏。一出祁山,智取三郡,收良将姜维。因误用马谡,失守街亭,以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退兵汉中,挥泪斩马谡。二出祁山,计斩魏将王双,粮尽退兵。三出祁山,奇袭阵仓,屡胜司马懿,却因发病,悄然退兵。诸葛亮四出祁山,气死魏都督曹真,斗阵打败司马懿。因后主刘禅听信谗言,宣召班师,北伐中途而废。五出祁山,屡战屡胜,却因都护李严谎报吴欲攻蜀而退兵自保,退兵时,设计射杀魏将张郃。三年后,诸葛亮六出祁山,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司马懿死中逃生,坚守不出。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姜维依遗命,以诸葛亮木像吓退司马懿追兵,退兵汉中,计斩反将魏延。 魏主曹睿卒,太子继位。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相继秉政。后主刘禅以姜维为将,九伐中原,无功而返。魏将钟会、邓艾攻蜀。邓艾偷渡阴平,直逼成都。后主刘禅出降。姜维为图复国,诈降钟会,事败自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魏主禅位,国号晋。晋兴兵伐吴,吴主孙皓降。于是三国归晋,海内一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