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坨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的远景规划〉一文按语》
这是毛泽东1955年12月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的《黄安坨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的远景规划》一文写的按语。这篇文章是北京市农林局规划工作组1955年10月写的。文章介绍了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市人民政府农林局和京西矿区党委,在1954年秋天共同组织了一个山区生产规划小组,选择了具备着发展农林牧生产良好条件,并在京西山区有一定代表性的京西矿区黄塔乡的黄安坨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制订1955年至1967年的长远发展规划的情况。这个远景规划比较详尽,分为:(1)经济区划。
❶放牧区。
❷林区。
❸农业和果树区。(2)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
❶畜牧方面。
❷林业方面。1)造林。2)扦插造林。3)修理自然树。4)抚育间伐。5)山杏。6)胡桃。7)果树。
❸农业方面。
❹副业方面。(3)计划实现以后收益提高的情况。(4)改善社员生活的几项措施。
❶改变居民分散居住的情况。
❷改善交通。
❸成立供销社代销组。
❹改善文教卫生情况。经济规划稳定了群众的生产情绪,进一步了解了山区生产的发展方向,并且更合理地使用了土地,发挥了土地的生产潜力,推动了合作化的发展。毛泽东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在他写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104条按语中,就有10多条按语是专门提倡搞规划的。如《平顺县的全面规划》一文按语,《依靠合作化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完全可能的》一文按语,《红星集体农庄的远景规划》一文按语,《双城县11区的生产规划》一文按语,《一个做了3年生产规划的合作社》一文按语,《沂涛乡的全面规划》一文按语,《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简阳县解放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的生产计划》一文按语,《一个合作社的3年生产规划》一文按语,《臬兰县的3年发展计划》一文按语以及本篇《黄安坨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的远景规划》一文按语。毛泽东在本篇按语中指出:这种计划的用处,是有一个长远的目标,使人们的眼光不被限制在眼前走出的一步。在别的谈规划的有关按语中,毛泽东曾指出,全县规划和全面地叙述各方面情况的文章,我们希望每省都有几篇。“人类的发展有了几十万年,在中国这个地方,直到现在方才取得了按照计划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的条件。自从取得了这个条件,我国的面目就将一年一年地起变化。”一切合作社,均应做一个几年的生产规划,经过社员多次讨论,加以修改,然后付之实施。又说:1956年,全国各县、区、乡都要做一个全面性的计划,包括的项目,比这个计划还应当多一些,例如副业、商业、金融、绿化、卫生等。哪怕粗糙一点,不尽符合实际,总比没有好些。我们建议每个县都在国家和省(区)的计划所许可的范围以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个可行的全面的计划,送省(区)批准实行。毛泽东在本篇按语中还说:这种计划只是一个大的方向,还要用每一个五年计划和每一年的年度计划去加以具体化。由于几个年度计划的实行,远景计划会要一再加以修改的。按语全文约140字,载《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