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铜觥
西周。通高28.7厘米,长38厘米,腹深12.5厘米。重6.7公斤。1976年陕西省扶凤庄白村出土。陕西周原扶风文管所藏。觥,盛行商及西周初的酒器。此觥盖前端为一羊首,曲角鼓目,獠牙巨鼻。额上加小兽首。盖面有扉棱,前端有两个形态不同的伏龙,侧衬夔纹,后端为饕餮纹。口沿下饰顾首夔纹。兽形鋬,作成三种动物形象,上为兽首,中是鸷鸟欲飞,下为象鼻,安排甚为得体。器腹及圈足为方形,很似方彝,腹部饰饕餮纹,圈足饰顾首夔纹,并有七道扉棱。造型美观,纹饰精丽,是一件西周早期十分精美的艺术品。盖与器同铭,各40字,大意是周昭王十九年五月戊子,王在地,命令作册折去给相侯贶赠望上,赏赐给折青铜和奴隶,折便为父乙铸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