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伯虎”铜簋
西周。古代盛食器。通高22.2厘米,口径21.9厘米。足径18厘米。传清代陕西省出土。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此簋口沿外折,无肩、平腹、圈足甚高,下侈如喇叭口,鸟形双耳。器身前后有棱戟各一道,通体饰云雷纹地变形饕餮纹。器内外颜色黝黑,内壁微有红锈,并有少量突起锈痕。内底铸有铭文11行,共103字。为西周时期著名贵族召伯虎所作器。召伯虎即召穆公,召公奭的后代。周厉王无道,他曾劝谏。国人起义,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厉王死后,拥立太子即位,即周宣王。他曾率军战胜淮夷,并奉命经营谢邑(今河南信阳),封为申伯。 “召伯虎”铜簋,或名“琱生簋”,传世共两器,器形相同,一为宣王五年,一为宣王六年。宣王五年器现存美国人穆尔处。此为后者。铭文所记史实,与《诗经》所记相同,为召伯虎战胜淮夷,归告成功,周王赏赐土邑,并予以册命,他为了报答王命,为烈祖召公铸此祭器,置于宗庙,子孙永用。这是现存的有关召伯虎的重要文物。另一“召伯虎”铜簋铭文,所述为上年受赏等事,可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