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反危机”措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反危机”措施

“反危机”措施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稳定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波动、防止危机爆发所采取的政策措施。20世纪30年代前,垄断资产阶级的政府都信奉萨伊法则,认为供给会创造充分需求,一般情况下不直接干预经济。1929—1933年的特大危机,使当时流行的各种庸俗经济理论破产。危机中美国开始实行罗斯福“新政”,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不同程度地干预经济。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新的货币、利息和就业理论。该理论本身虽不是危机理论,但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开出了一些解救危机的药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依据,大力推行各种“反危机”政策措施,使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空前加强。其主要内容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1) 财政政策。在出现危机征兆或已陷入危机时,政府对企业和私人实行减、免税办法或增加财政支出,使有效需求增长,从而防止或缓解危机; 在经济出现“高涨”时,政府对私人实行加税或压缩财政支出,使有效需求不至过度扩大,以遏制经济过度膨胀。通过反复使用这两种财政政策,以发挥财政对整个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作用。(2) 货币金融政策。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例、提高或降低贴现率或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等办法,操纵货币和资本市场,以达到扩张或收缩货币和信贷的目的。这些措施在减轻危机对生产破坏的程度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它不可能防止周期性危机的爆发。相反,这些措施经过较长时期推行后,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逐渐加剧。于70年代中期患上严重的停滞—膨胀并发症。

☚ 世界经济危机   国家采购 ☛
000096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41:23